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安徽农发行探索中长期贷款破解支农资金瓶颈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0年02月22日10:52
  由于贷款契合了当前各地统筹城乡,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方向,解决了政府建设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的普遍欢迎。

  农发行的中长期贷款不仅带动了新农村建设,还有效缓解了农村金融“失血”的问题,起到了引导城市资金回流农村,反哺新农村 建设的作用。

  目前在贷款的投放中,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政策进一步支持。

  农村公共事业欠账多,农业发展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弱,农业农村金融失血多,这是困扰“三农”问题解决的突出矛盾。农发行安徽省分行立足其“建设新农村的银行”定位,探索实施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通过与政府合作,给予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农村民生建设信贷支持,仅去年一年就投放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130亿,创农发行全国分行之最。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农业农村领域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而且为更多的社会资金回流农村起到了引导示范作用。

  一年净投130亿贷款体量创全国分行之最

  金任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安庆市大龙山镇小有名气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经营农作物种子、蔬菜、花卉为主。过去由于农作物基地位于偏远乡村、道路交通不畅,产品运输时间长,品质经常得不到保证,成了制约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一道“硬伤”。

  2009年,在农发行安徽省分行3亿元信贷资金的支持下,大龙山镇建成了新农村路网项目,土石道路变成了沥青通途,不仅企业产品的运输时间大大缩短,很快销售到市场,而且因为品质提升价格提高,农民拿到手中的“真金白银”也比过去增加了不少。

  像大龙山镇新农村路网这样获得农发行资金支持的农村公共事业近年来在安徽越来越多。从2007年开始,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在发展传统粮棉油信贷业务的同时,积极探索扩大支农领域。针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欠账太多,缺钱投入等问题,立足自身政策性银行的定位,探索面向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的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

  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长韩毅介绍,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是农发行着力拓展的非经营性项目贷款,实行“政府推荐项目、农发行独立审贷”的银政合作模式。以符合国家支农政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非经营性项目为业务发展重点,通过与市级政府融资平台合作,择优支持县级政府主导的项目,实现银政全面合作。

  在贷款项目选择上,向农村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等“民生项目”倾斜。一是向涉及农田水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业生态和农村饮水、农村路网电网信息网等大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倾斜。二是对农村公共事业等重大民生工程,如贫困农民保障住房、农村道路及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等项目进行优先支持。三是对全省“三治”类项目,即治水、治污、土地整治等政府重点关注、具有重大支农效果的非经营性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在贷款利率上,实行基准利率不上浮,并采取信用贷款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政府的利息负担。

  由于贷款契合了当前各地统筹城乡,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方向,解决了政府建设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的普遍欢迎。中长期贷款推出以来,需求强烈,投放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2009年,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体量发展较快,截至2009年末,中长期贷款余额达到180余亿元,比年初增加近130亿元,是前两几年中长期贷款总量的2倍多,增量居全国各省级分行之首。目前,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余额已经占到该行商业性贷款余额总量的七成以上。

  解农村“民生”之渴撬动统筹城乡金融支点

  “农发行作为定位为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性银行,支农惠农是农发行必须履行的职责,关键在于如何真正在农村落地生根,让支农资金真正惠及千家万户。”农发行安徽省?a href="https://q.stock.sohu.com/cn/601988/index.shtml" target=_blank>中行谐ぶ芰嘉叭衔剿魇凳┲┲谐て诖畋闶且恢钟幸娴某⑹浴?br>
  采访中,不少基层干部告诉记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滞后,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尽管近年来,国家相继提出建设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但地方财力有限,在建设这些项目时往往“力不从心”,普遍面临着财力不足的窘境。农发行适时推出的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已经成为撬动当前统筹城乡发展有力的金融支点。

  位于合肥城郊的肥东县,近年来城镇建设发展较快,农村发展却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居民点,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不仅点多面广、占地面积大,而且农村房屋结构差,基础设施不配套,一些村庄内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农民生产生活不方便。为此,该县从2009年开始结合农村土地整治实施“百村规划”新农村建设。众兴乡华光村便是纳入百村规划的示范点。

  通过实行集中居住,缩村让地,全村共增加耕地802亩,其中约700亩置换到县城用于弥补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不足,打通了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的通道。最终实际节约土地达100亩。在项目区建设中,通过引入农发行贷款支持,当地高标准规划了两处居民集中安置点,安置点内的居民楼房分别为具有徽派特色和传统农村风情的别墅式建筑,区内的购物中心、卫生院、敬老院以及生活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配套齐全,并实现了水、电、路、电信“四通”。

  周良伟认为,光华村是农发行中长期贷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例证。通过贷款投放的带动,有效地解决了工业化、城镇化“缺地”、新农村建设“缺钱”、耕地保护“缺动力”、城乡统筹“缺抓手”等一系列问题,对统筹城乡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据了解,2009年,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共支持包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改造项目、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农民集中住房改造等共计76个农村“民生”项目。通过农田水利项目改善土地灌溉面积500余万亩,增加蓄水84万立方米,解决了近105万农民的饮水问题。其中,土地整治项目共复垦土地面积1.57万亩,新增有效耕地面积1万余亩,安置农民超过1万户。

  值得一提的是,农发行的中长期贷款不仅带动了新农村建设,还有效缓解了农村金融“失血”的问题,起到了引导城市资金回流农村,反哺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据了解,去年农发行吸引来自其他商业银行的同业存款余额达100多亿元,较上年增加60亿元,占到了其中长期贷款投放的近一半。为更多社会资金回流农村起到了引导示范作用。

  持续发展面临困难尴尬亟待政策助力“走得更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针对2009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事业投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政策,农发行安徽省分行还将继续加大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投放的规模。但是,目前在这项贷款的投放中,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政策进一步支持。

  一是完善农发行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制还有待完善。周良伟表示,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拓展农发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用于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但是国家目前对农发行的货币和财税政策等,还没有完全体现出这类业务的政策属性,希望国家有关方面能从资金来源、税收优惠、利益补偿等多方面完善相关机制。

  此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典型的公益性、非竞争性项目,难以依靠自身经营收益实现资金平衡,宜继续采取政府主导、实体承贷、政策性银行信贷支持的运作模式,但在地方政府的风险化解机制方面也有待完善。

  据介绍,目前农发行支持的非经营性项目的信贷资金还款来源是地方财政补贴,因此,地方政府宜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根据自身可支配财力和区域发展情况,合理确定政府性投资项目推进速度和项目额度,在自身可承受范围内合理负债,确保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

  同时建议设立政府偿债基金,可以通过政府每年预算安排一部分,土地出让金拿一部分,国有资产运营中拿一部分的办法,筹措一笔资金建立偿债备用专户,通过建立这种风险化解机制,有效解决可能产生信贷风险,从而使这项惠及多方的银政合作模式走得更远。

  二是中长期贷款操作面临政策与现实冲突的尴尬。负责中长期信贷业务的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客户三处负责人谷锡生说,银监会发布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贷款数额超过500万元的,贷款受托支付方式为实贷实付。这一政策对确保信贷资金按规定用途支付使用并投向经济实体具有积极意义。但从目前农发行中长期贷款的发放看,操作起来很困难。由于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特殊性,放款与支付难以做到同步。

  一方面,大部分项目融资和用款不是一个主体,一般都是政府融资平台一次融资(贷款)然后汇划给项目建设单位使用;另一方面部分项目建设期在2-3年,而且资金支付大部分是零散和小额的工程款、农民拆迁补偿或材料款等,因此,很难采取集中委托支付方式,做到贷款与支付同步。这也使得农发行在贷款实际操作中面临着两难的尴尬:尊重现实则可能出现违规的风险;按规定办事,贷款几乎不可能发放。目前各级分行在操作中只能将贷款分解成500万元以下,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分量发放,但也面临着信贷计划安排和资金调度难以衔接的问题。

  为此,谷锡生建议国家有关方面能否针对农发行贷款对象的特殊情况,适当调整政策要求,对非经营性项目除了采购大型设备以外,采取自主支付的方式。
责任编辑:田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