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2010年信贷投放将面临六个问题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樊志刚 何崇阳
2010年02月24日09:20

  一、资本充足压力紧绷,常规资本补充手段受阻,将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持续发展能力

  首先,伴随着超常规信贷投放,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呈现快速下降态势。2009年第1季度末,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从年初的12%和9.9%下降至11.3%和9.

2%。2009年6月末,国有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数据反映其资本充足水平依然处在下降通道。当前阶段,商业银行提升资本充足率的渠道和手段有限而信贷资产转让渠道缺乏,商业银行的天量信贷资金供给难以持续,这不仅会在2010年影响信贷需求的满足程度,甚至从长远来看,将降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2009年银监会出台相关监管办法,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和补充附属资本做出新的规定,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进行刚性要求,具体包括:将资本充足率达到10%作为审批商业银行新业务、新机构准入及提升监管评级时的硬性指标要求;对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充足率的行为有所限制;对银行间交叉持有的次级债计入附属资本进行更严格的限定,在将次级债计入该银行附属资本过程中,将2009年7月1日定为标准时点按照“新老有别”的原则将银行交叉持有的新发行次级债从附属资本中扣除等。上述监管新规,将进一步加深商业银行受到资本充足率硬性约束限制的程度,并将影响其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商业银行各类贷款风险集聚,将考验其信贷风险防控水平

  首先,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行业和客户集中度风险突出。一是从客户贷款规模结构看,大部分贷款进入大企业,授信相对集中,这会导致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得不到资金,急需资金的领域如新农村建设、中小企业等融资难,而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政府型企业却得到了超额配置,资金有可能违规流入资本市场或房地产市场等高风险领域;二是从贷款的产业结构看,过度集中于少数几个产业也加剧了风险的积聚。资源行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仍然是信贷投放的重点,也是较易产生波动的特定行业,而对“三农”、民生、消费等领域的忽视,加大了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失衡的风险,并可能危及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

  其次,房地产贷款风险也不容忽视。2009年以来信贷资金大量进入房地产市场,从已披露的国内上市银行2009年半年报的数据来看,房地产行业的信贷投放在信贷中占据近三成的比重,并且月度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一直保持上涨趋势,在新增贷款中的比重也持续扩大。但是,随着商业银行贷款在房地产业集中度的增加,特别是银行不审慎行为和冲动放贷,会导致其中蕴含的金融风险逐渐凸显。房价逐渐攀升产生房地产泡沫,商业银行放贷产生的不良贷款率将可能同步上升,集聚的风险不容忽视。

  再次,个人信贷风险仍应予以关注。2009年以来个人贷款和信用卡业务都实现了迅猛的增长。随着个人贷款和信用卡业务量的增加以及外部环境的改变,该类贷款的不良贷款也出现了一定的上升压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信用卡贷款风险,2009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到57.73亿元,同比增长131.3%,这是国内信用卡产业6年发展历史上从未出现的情况,个人贷款和信用卡风险仍需要高度关注并及时化解。

  最后,融资平台的政府背景在客观上加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尤其是不规范的融资平台,由于缺乏相关法规对平台资金运作和担保行为等做出限定,资产负债比例普遍较高,政府隐性负债负担过重,信息透明度不高,都可能影响政府的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加大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三、银行存款活期化和贷款中长期化趋势明显,资金流期限错配愈加严重,亟须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2009年9月份,M1同比增长29.51%,较M2同比增速高出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08年5月份以来M1、M2剪刀差逐月收窄,并实现M1增速首次超过M2,银行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并且,在通胀预期的背景下,2010年预计居民和企业降低存款规模和存款活期化的意愿更加强烈。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从2008年第4季度信贷巨量增长以来,中长期贷款更是出现爆发式增长,2009年第1季度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就达到40%左右的高位;时至7月份新增票据融资规模出现绝对下降,新增中长期贷款规模更是达到了当月新增贷款规模1.5倍左右的水平,新增贷款长期化趋势非常明显。但在20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为支持宏观经济持续回升,银行新增中长期贷款的规模必须得以保证,因此商业银行将面临较为严重的资金流错配风险。

  四、中长期利率市场化趋势不改,商业银行利差水平将逐渐收窄

  近年来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持续推进,中长期利率市场化趋势没有改变。国内外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将大大收窄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目前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大体在5%左右,由于非信贷资产的收益率要显著低于信贷资产,银行业总体的净利息收益率(NIM)在3%左右。从国外主要市场的利差情况看,完成利率市场化的发达国家或地区NIM一般在2%左右(欧洲为1.9%,香港地区为2.1%),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一般高于4%(拉美市场高达7.5%)。我国当前NIM处于上述两者之间。综合来看,利率管制放松后,优质大型企业的贷款利率将领先下行,进而带动商业银行整体贷款利率的下行和存贷利差的收窄。由于优质企业贷款在总贷款中占比较高,因此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将受到较大影响。

  五、国家十大产业规划为商业银行指明信贷投向,要着力压缩产能过剩行业信贷投放比重,优化确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行业格局

  首先,截至2009年3月,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全部获得国务院审议通过。其中钢铁产业规划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汽车业将支持发展自主品牌,纺织工业规划将促进企业由大到强,装备制造业规划将推动骨干企业联合重组,船舶工业规划将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电子信息产业规划将集中实施六大工程,轻工业规划将惠及45个细分行业,石化业规划将控制总量布局产业,有色金属产业规划将着力解除企业库存高企困境,物流业规划将着力减轻金融危机冲击。上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为商业银行优化信贷投放行业格局确立了指导方向。

  其次,商业银行要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行业贷款。这一轮信贷巨量增长带来了固定投资的超高速增长,在此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改善出现了可喜变化,但重复建设、产能过剩问题仍很突出,有的甚至还在加剧。不仅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明显的重复建设倾向。考虑到中国出口增长难以在短期内明显恢复以及未来大规模政府投资的逐步退出,产能过剩既是目前也将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困扰中国经济的一大难题,也是商业银行优化信贷投放行业格局的基础性关键工作。

  在秉承上述两条基本的信贷行业投放导向的基础上,结合央行关于商业银行要做好“三农”、就业、助学、灾后重建等改善民生类信贷支持工作,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努力发展消费信贷的指导精神,商业银行要下大力气调整信贷行业投放结构,优化确立信贷投放的行业新格局。

  六、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将为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形成新的支撑点,优化确立信贷投放的区域格局

  为抵御金融危机的短期冲击,同时也出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长远考虑,国务院在2009年前后出台的系列区域发展战略也为中西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也为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形成新的支撑点。譬如,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方案、珠三角地区发展纲要、长三角地区发展意见、江苏沿海经济区以及环渤海地区发展规划等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将促进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全国综合经济实力最强、金融资源十分丰富的传统优势区域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商业银行要抢抓上述核心区域城市一体化进程带来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融资机遇,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业务,积极实施产品服务创新以及经营结构转型。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

责任编辑:李乔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