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感一现的创意到变成在CES上获奖的产品,需要经过哪些关口?
□ 记者 冯禹丁
“基本上把大奖都拿完了”
在去拉斯维加斯之前,联想集团副总裁、创新设计中心总经理姚映佳的心情紧张而兴奋。“不亚于设计奥运会火炬那一次。”这位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设计指导和他的上司贺志强都预感到,带去2010年美国CES消费电子展的联想“移动三剑客”——智能本Skylight、混合本IdeaPad U1和智能手机“乐Phone”,应该会得奖,但还是没想到在1月7日开幕的CES上,U1居然一口气获得了Laptop杂志颁发的“最佳笔记本电脑”,Popular Science杂志颁发的CES未来产品大奖,以及Popular Mechanics杂志颁发的“编辑选择奖 ”,而联想智能本Skylight也获得了Laptop杂志颁发的“最佳MID/智能本”。
“U1基本上把所有的大奖都拿完了,很多我们都不知道的奖。”一周之后回国的贺志强还沉浸在“拿奖拿到手软”的兴奋中。贺是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CTO和联想研究院院长,也是这次联想“移动三剑客”研发的最高技术负责人,他相信如果不是没赶上报名时间,乐Phone还会拿更多奖项。而令姚映佳更感自豪的是,除了Skylight主要是由联想日本团队和设计大师理查德·萨帕来负责设计的,在CES上最火的U1和乐Phone都是中国团队负责的作品。
这的确是足以令联想研发团队成员扬眉吐气的一刻。2008年1月,联想宣布以1亿美元将联想移动出售给以弘毅投资为首的投资者之后,业界都在看联想如何错过移动互联网浪潮的笑话。那之后的两年中,PC毛利率如温水煮蛙般持续而缓慢的走低,另一方面上网本、iPhone却如日中天,联想的竞争对手纷纷进军手机业务,宏干脆宣称自己是一家“移动产品商”,苹果、RIM更是凭借无敌的“终端+应用方案”独享着令人艳羡的高毛利。
直到2009年末联想集团以2亿美元回购联想移动,以及随后董事长柳传志宣称联想将在移动领域“有大动作出来”,人们终于等到联想在移动产品领域出招了。果然,联想精心的把这场重要“亮相”选择在了CES这个绝佳的舞台。
但多数人没想到的是,这三个产品在联想内部已经由500多人的团队秘密研发了那么久,甚至两年里联想移动公司的股权变更对它们都丝毫没有影响。联想集团公关部人士解释到:“卖出联想移动的决定是前任CEO(阿梅里奥)根据当时的市场形势力主做出的,但研究院在移动方面的研发一直没停过。”
“如果追溯到源头,联想在移动领域的技术积累是从2002年收购厦华手机开始的。”贺志强说,那一年他刚就任联想研究院院长,CEO杨元庆和他都认为移动互联网是传统电脑的未来。贺志强回忆,当时联想认为有两件事必须要做,一个是笔记本,另一个是手机。理由有二,一是从PC的发展趋势来看,联想研究院认为计算会从台式电脑转到笔记本电脑,然后到手持设备,2005年时他们判断5年后手持设备的性能会跟2004、2005年的PC性能一样;二是研究院认为在3G时代,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体验会很不同,因为传统互联网主要是基于Win-tel架构的浏览器体验模式,但是移动互联网是无主导型的行业,需要大家慢慢地找出最好的产品和体验。
这两个趋势判断,决定了联想下决心要做移动产品。
“三剑客”的“爸爸”
乐Phone的预研工作最早可以溯源到5年前,那时候联想手机做到了国内品牌在国内市场第一名,联想研究院开始思考下一代移动设备的走向。“互联网下一步肯定向移动设备上转移,传统计算机上的计算功能也会移动上网,于是联想开始在研究院研发智能手机。”联想集团软件设计中心副总经理田日辉说,他是乐Phone研发项目的负责人。
当时智能手机刚刚兴起,所有的硬件平台、服务平台都还不成熟。联想认为业界那些平台都无法满足需求,只能自己做。第一代“原型产品”在2006年被开发出来,那是一个操作系统基于Linux、所有软件程序都由联想团队“自己写出来的”封闭系统。联想没有向《商务周刊》展示那一代“原型”产品,但田日辉坦承,它“比较粗糙”,可实现Wi-Fi上网,有浏览器和Office处理功能。
从这款最初的原型到今天的乐Phone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技术原型验证,基本上就从2005年到2007年花了三年,所谓技术验证就是“把各个方面的关键技术都跑通”,才能确定“这个事情能做”;从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是在做Beacon,即做到从功能角度达到理想状态,但在用户体验上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第三阶段就是做乐Phone及其优化,主要是2009年。
让我们一步步来还原“原型”如何变为今天在CES上获奖的“好东西”。
2006年,加拿大黑莓手机(Blackberry)的Push mail技术得到市场追捧,杨元庆在2005年底专门提醒贺志强要关注Blackberry。联想认为自己也可以把Push mail技术作为一个突破点,因为联想内部的邮件系统就是自己开发的,其次Blackberry的方案似乎并不适合中国用户——它要求用户所有的邮件都要经过远在加拿大和英国伦敦的运营中心。
2007年,Google发布了Android开放源代码操作系统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和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合作伙伴更好的兼容。而那时候Linux在手持设备上的应用还很少,而且没有统一的平台,新应用需从头开发。于是联想弃用了之前自己写的Linux平台,转而采用Android作为基础平台。
2008年,联想开发出了一款“功能和质量达到产品级”的Beacon,如今在乐Phone上的功能和应用,Beacon都已可以实现,唯一的问题是Beacon“没有达到用户体验的级别”。《商务周刊》看到,Beacon是一款黑色的折叠机型,有两个屏幕,其厚度和重量均为乐Phone的近两倍。
这款Beacon因为这个缺陷而最终没有上市,但它上了一趟珠峰,在联想赞助的北京奥运会和珠峰火炬传递仪式上露了一小脸。在姚映佳眼中,Beacon是一个里程碑似的研发成果,“它是我们在移动技术产品方面能力的重要载体,实际上我们通过Beacon实现了很多技术验证和技术储备,才有了后面的U1、乐Phone”。这些技术储备包括操作系统、硬件架构设计、用户体验设计、软件和产品背后的服务支持等。
攻克难关
究竟为什么Beacon会那么厚而沉,田日辉介绍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的ARM硬件平台还不够强大,而Beacon负载计算功能又很多,所以只能往厚了做;二是与Beacon采用的“双模式”有关,Beacon折叠起来是一个小屏幕手机,打开后是一个大屏幕、全键盘的手持设备。联想研究院一直在探索通信工具、手持设备和PC通过何种形式才能最好的结合。“打电话要小而轻,但大计算量的操作又要求输入方便,这是平衡和融合计算与通信功能时一对根本矛盾,其实也是我们这么多年一直在尝试解决的最关键问题。”田日辉说,为此,联想尝试了双屏设计,打电话时用小屏,读写邮件时用大屏,因此就造成厚度太厚,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之后联想又尝试了至少七八个模式,包括类似于HTC G1手机的滑盖设计,但还是觉得这些设计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用不用那些东西,你都得随时带着”。经过无数次的头脑风暴后,最终决定采用现在乐Phone的Hybrid Switch(混合架构)可拆解模式:需要大量输入操作时加载一个带键盘、电池和音响的底座,仅需移动功能时使用触摸屏输入。
可拆解的混合架构模式正是本次U1在CES上被赞誉为“革命性”的创新之处,它的灵感竟然来自笔记本电脑里基于ARM的3G卡。“当时我想笔记本所有的电断掉后,只单独给ARM供电让它做些事,比如说永远在线,可以把邮件Push过来,这就是最早的创意。”贺志强说。2006年贺志强提出来这个创意后,到深圳和同事进行“头脑风暴”,“我说ARM在后台,为什么不可以站在前台呢?”于是又提出了在两个系统可以任意自动切换的混合系统架构的概念。
但在讨论拆解模式时,开发团队内部的反对声音非常大。因为这种分离式设计在插拔之间要平滑过渡,硬件、软件和结构各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实际上是在做三个系统”。最大技术难点是无缝的系统切换,然后是如何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上下两个系统的配重。另一个担心是,田日辉说,“IT业变化速度非常快,我们真的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不是能够量产,做一个原型容易,真正量产还要解决很多问题”。
但最终联想坚持了这一方向,并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由日本、美国、中国团队合作的攻关小组,用了两年多时间终于攻克了ARM+Intel混合架构难题。联想管这项技术叫支持双系统平滑切换的Hybrid核心技术,它不仅使得乐Phone的使用模式难题迎刃而解,而且有了Beacon的另一个“儿子”——Skylight的诞生。
“从Beacon开始,我们走了两条路线,一个是做一个大Beacon,就出了一个Skylight,它的心脏都是移动的,又解决了移动产品键盘小、屏幕小、输入不方便的问题;再把Beacon做小,就出了乐Phone。”田日辉介绍,目前AT&T已经和联想就Skylight产品签约,供其先锋用户使用,最后Skylight的形态如何,还要看这些用户和联想的互动。
而U1则将Hybrid Switch的创新性彻底发扬光大,其“以人为核心的架构创新”给了用户极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它可以支持用户拔出轻便的Tablet(平板电脑)去床上看电影,又可以把Tablet插入底座成为一台功能强大的笔记本电脑。当时研发U1的项目在联想内部叫“喜马拉雅”,而项目组提出的概念就是U1的产品开发代号face-off,就是可以拿下来的意思。“在去CES时我就知道能够拿大奖,它绝对是革命性的。”贺志强说。
“俘获”老板
从2008年起,ARM平台的计算能力飞速提升,改变了以前计算能力跟不上功能的“小马拉大车”局面。单屏的乐Phone因而得以越做越薄,从17毫米厚做到了13毫米。此时体验设计师希望它能更薄到11毫米(比iPhone的12毫米还薄),但结构工程师和电子工程师说不可能了,再也薄不了了。于是大家再一个一个部件、一种一种材料的试验,最后决定使用更薄的全不锈钢后盖,但又必须解决天线干扰问题。最终,联想成功地把乐Phone做到了12毫米厚。当有记者无意中提到,“乐Phone看着和iPhone很像”时,田日辉立即回应:“我们研究乐Phone的时候,iPhone还没上市呢。”
由于硬件平台的性能提升,联想还在很多技术引擎上做了创新。比如在Beacon上加入Push平台,解决用户在移动互联过程中的最大麻烦——信号不好或移动网速慢。通过Push,信息可以“永不掉线”(always ready)。但使用Push平台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它对系统的电源要求非常高。打个比方说,服务端要随时“告诉”终端一件事情的前提是终端得永远“醒着”,但终端不能老醒着,那样会很耗电,这就需要一种机制能够在终端“睡着”的时候通过服务端把它叫醒,接收后台推送(Push)来的信息。为解决这一矛盾,开发人员反复验证了各种环境下的各种方案,包括地铁里和厕所里。“我们最常去的地方是厕所,因为那里一般信号都不好。”田日辉说。
最后一年多时间里,乐Phone的开发团队实际是在针对每一个应用,根据联想集团几百名内部试用者提出的反馈意见,不断进行端到端的应用优化。贺志强总结乐Phone超出同类产品的三个特点,一是以人为中心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整合,二是Push引擎加Widget模式,三是极致的用户体验。
乐Phone里的应用琳琅满目,关键应用包括QQ、新浪、凤凰、CCTV、百度、人人、开心网、支付宝等,“中国互联网顶级的服务这里都提供”。乐Phone的开发团队和这些应用的提供商,一共几十家合作伙伴一起通过一种网络应用软件Widget技术,为乐Phone“量身定制”上述应用。这些工作是庞大而琐碎的。为了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贺志强会经常为很小的事情亲自去游说合作伙伴。他曾经找到大众点评网的老板张涛,“忽悠”了他一个小时,就为了给乐Phone上的“大众点评”调出最佳体验的字体。
当然,与合作伙伴朝夕相处,“安保”工作是绝对要保证的。除了封闭开发、签保密协议这些常规制度外,还有种种严密的措施。比如内部开发时,整个ID包括界面都不能外泄,所以开发人员做了很多“硬件伪装(IDT设计)”,把手机做成一片“落叶”状,或者“原始森林的一块石头”。“一直到产品发布之前,合作伙伴都没有人看到这个机器的真面目,只是在主机体板上调试。”田日辉说。
“特殊项目特殊管理”,也是重要的安保方式。在乐Phone和U1项目中,除了CTO贺志强和总裁室,同一个部门的同事都不清楚对方具体在做什么工作,而负责U1项目的“U1之父”李向阳有权不向姚映佳汇报U1项目的进展情况,姚也不能就此过问李向阳。
贺志强认为,联想做移动终端有优势,“联想与苹果和HTC一样,是以对电脑和互联网的体验理解来做高端智能手机的”。而且,高端手机在传统手机渠道里卖不好的最大原因是它需要体验式营销,恰好PC渠道就是体验式营销的典型。10年前贺志强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用户研究部门,并从斯坦福请来一名博士做负责人。如今他自信联想的用户体验已经做得很好,一个他乐于提及的例子是,他的老板杨元庆以前从来不在手机上听歌,现在却成了名每天都要从网上“荡”新歌到乐Phone上的“音乐发烧友”。
接下来联想要做的,就是在产品上市前的几个月中继续优化它们,然后等待市场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