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前,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的近万名教师终于盼到了一个最大“喜讯”:从2010年开始,原本由政府财政出资的教师津、补贴,终于可以提高至国家政策规定的每人1.8万元/年标准。
常德,是地处湘西北的一个地级市,经济上不算贫穷落后地区,但也称不上富裕。2009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1.16亿元,在获得近百亿元的上级转移支付后,年度财政收支才得以平衡。
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教授安体富说,现在不少地方政府的财政就是吃饭财政,地方预算基本就是吃饭预算。而常德,算得上是典型的“吃饭”财政,甚至拮据到了教师的津、补贴都难以足额发放。
尽管财力紧张,财政预算基本就只能维持部门的正常运转,但当地政府爱花钱的习惯丝毫没有改变。在去年应对金融危机鼓励投资的大背景下,该市政府融资平台融资额度超过100亿元,大搞项目建设。
靠转移支付维持收支平衡
常德市的财政状况,用常德市财政局长今年1月19日在常德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报告财政预算情况时的讲说就是,“财政资金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预算平衡的难度和防范财政风险的压力不断增加”。
根据当地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快报数据显示,全年常德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1.16亿元,加上一般预算转移性收入91.39亿元,减去专项转移支付、调出资金等转移性支出后,可用财力为138.59亿元;全市一般预算支出为130.46亿元,结转下年支出7.98亿元,当年结余0.15亿元。
据接近该市财政部门的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常德市编制财政预算,人头因素是考虑的重点,因为全市需要财政拨款的人员经费支出、以及各机关部门的行政管理费用,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占比非常之高。据悉,常德下辖的武陵区,吃财政饭的就有5000~6000人,而最大的县级区划鼎城区,光教师队伍就近万人。
“仅基本工资加上津、补贴,每人每年需要财政支出3~4万元。”上述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据悉,常德全市公务员加上教师,人数接近10万。这样算下来,全市一年的财政收入,仅仅只够发工资。
当地财政的拮据显而易见。鼎城区一位小学校长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按政策规定,老师的津、补贴是1.8万元,但以往地方财政都只拨付1.5万元,“2010年开始才增加到1.8万元”。
而历年能够维持住财政收支平衡的原因,更多是依靠上级的转移支付。数据显示,2009和2008年,一般预算转移性收入分别为91.39亿元和74亿元,在当地财政支出的占比均接近70%。
民生投入不足二成
尽管财政拮据,但有些转移支付是专项的,在民生支出方面,常德市可谓竭尽全力。
据财政部门提请人大会议审议的报告显示,2009年常德市各级财政部门投入到民生领域的支出,大约在24亿元左右,其中包括建设廉租房6651套,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级补助标准,支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等等。
“最大的一笔民生支出,来自对当地17万职工发放基本养老金,总共支出了18.4亿元。”上述接近财政部门的人士表示。
该人士称,24亿元的民生支出,放在财政预算的篮子里,也仅仅只有二成,如果加上政府主导的各种融资建设,这个比例简直就不值一提。
他认为,“厘清政府花钱,并不是一味反对,而是应该花在当花的地方。像常德市这种用于民生的支出,就应当花,并且是花得不够。像解决410.75万农民的基本医疗问题,政府财政投入是3286万元,解决61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问题,政府投入是411万元,人均都不到10元。”
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教授安体富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在得知常德的这种财政收支结构后也表示,地方财政应该是解决基本公共服务,而不仅仅是保基本运转。
举债也要上项目
相比民生投入,政府上项目搞建设的热情明显更高;即使没钱,举债也要上项目。
在常德,政府搭建了三大政府性融资平台——市城建投、市经建投和市财鑫投。据财政预算执行报告称,2009年,全市抢抓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抓紧融资争资,全年市本级融资到位105.83亿元,其中向金融机构融资72.97亿元、BT项目融资(一种新兴起的投融资模式,政府将项目的融资和建设特许权转让投资方,项目建成竣工后,政府或政府下属的公司按约定分期偿还投资方的融资和建设费用)32.86亿元,为2008年融资到位额的11.7倍。
2009年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额,几乎快赶上包括上级转移支付在内的全年财政收入了。
2009年是常德市明确的项目建设年,而这些政府融资正是花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园区、工业项目的投入上。由于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城建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相继竣工、开工和即将启动建设,该市财政局长卢武福明言,“2010年也将是常德建市以来投入最大的一年”。
建设是好事,但完全由政府一手来主导花钱,未免存在隐患。据悉,湖南省银监局去年11月就曾经发出通知,叫停辖内各金融机构向政府融资平台发放贷款,但银行、地方政府均没有太当回事。当地一位商业银行的负责人甚至告诉记者,今年这些贷款肯定还是要放的。
信贷资金大量堆积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如果银行把监管意见完全当耳旁风,不能排除监管部门对此类融资痛下狠手。但一个最重要的难题是,难道政府先前花的这些钱就全让它变成胡子工程、变成烂尾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