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诚350亿美元豪赌友邦存变数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10年03月08日11:24
亚洲保险业大佬友邦的命运轨迹,正在因为英国保险巨头保诚的雄心再次变向。后者于日前宣布的高达355亿美元的收购计划,或许让这家历史近80年的寿险公司彻底易帜。
由于涉及到金额庞大的资金和可以预见的整合难度,这项收购计划备受关注。尽管双方已对交易达成意向,但种种迹象表明,保诚希望通过收购友邦壮大自身的战略仍存在不少变数。
对于有报道称中国、新加坡两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和淡马锡将参与筹集资金的说法,中投公司内部人士对此不予置评,“中投做的是金融投资组合,但如果投资能带来长期回报,未必不会去考虑。”不过,该人士并不愿对保诚股票的长期价值评价表态。
保诚雄心
3月1日,英国保诚集团宣布与美国国际集团(AIG)达成协议,将以250亿美元加105亿美元股票(其中包括优先股、期权和认股权证)收购AIG旗下的友邦保险。
成立于1848年的英国保诚集团,主攻人寿保险业务,是英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目前市值约230亿美元。
这起收购计划被英国国内舆论称为“神来之笔”。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友邦的存在,逐渐将亚洲作为业务重心的保诚,始终无法获得这片新兴市场的霸主地位。但随着交易方案的进展,英国保险巨头越来越可能重新书写亚洲保险业务的格局。
友邦保险是亚洲地区最大的外资保险公司,在13个国家拥有2000万的保险客户,保险代理人也超过25万,年总营业利润约为20亿美元。一直被视为AIG亚洲业务“皇冠上的明珠”。
至今仍深陷在金融危机的AIG在2008年被国有化后,一直寻求将包括友邦在内的亚洲寿险板块出手的机会。首先是出售友邦少数股权未果,其后AIG随即着手准备友邦单独上市,以获得还债的资金。
去年12月份,筹备近一年的友邦正式向香港联交所申请IPO,规模在150亿到200亿美元之间。但很快,AIG的这个计划被保诚集团CEO迪德简·蒂亚姆(TidjaneThiam)提出的收购方案打断。
迪德简·蒂亚姆此前在面对投资者时,通过对友邦保险所在国家GDP增速和寿险业务普及程度的分析,来说服人们相信该收购将带来的机会:这些国家有着诱人的经济迅速增长、高储蓄率和低水平竞争。
据统计,保诚集团在亚洲的销售额现已占其全球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利润则占到一半。如果顺利将友邦纳入囊中,则将使保诚业务规模至少翻番,亚洲从此成为其业务核心区域。
中国参与收购?
以230亿身家收购35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保诚自然需要通过一轮大规模的融资。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保诚需要从股权投资者那里融得的200亿美元承销任务,已被分配给了30家银行。其中的主要机构包括瑞信、汇丰和摩根大通。
而中国、新加坡两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和淡马锡将参与筹集资金的说法,也已在业界风传。
据本报了解,新加坡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持有保诚集团0.5%的股份。而中国国家外管局则拥有保诚1%的股份。
按照上述中投人士的说法,中投投资方向包括全球公开市场股票、PE股权,固定收益和另类投资等。投资区域涵盖发达国家市场和新兴国家市场。在风险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稳健和有效的资产配置,以被动投资、财务投资为主,追求长期的、稳定的和可持续的风险调整后回报。
尽管对此传闻,中投没有表态,但该中投人士也直言,如果不是中投对外发布的消息,就不足说明对保险感兴趣。很多时候,中投被充当了“托”的角色,比如,由国际投行推荐某个项目,并引荐至中投,于是便有传闻称中投有意该项目。
“正常的前期项目接触,并不意味中投就会投资该项目。”该人士说。
但有迹可循的是,2008年底,曾传闻“中投携手高盛谋求控股AIG旗下保险公司”,相关媒体曾报道,中投感兴趣的是AIG下属寿险公司美国人寿在日本的业务AlicoJapan,它将面临来自法国安盛集团、英国保诚集团、美国大都会人寿等知名保险集团的挑战。
而高盛一直是AIG公司的主要商业伙伴。在2008年9月中旬拯救AIG的决定性会议上,高盛亦参与决策。而AIG在12月10日一份公告则暗示,高盛还可能是该公司的主要债主之一。
与此同时,高盛与中投的合作也甚为广泛,堪称中投的重要商业伙伴。一位中投人士坦言,与国际投行接触是其工作内容的一部分,事实上,中投的大多数直投项目信息正来源于这些国际投行们。因此,不排除高盛再次携手中投“卷土重来”。
一位接近中投的人士认为,理论上中投应该不会再参与其中,因为其金融投资占比已经非常高,处于资金安全要求的考虑,这时候不应投资该项交易。
目前,中投与保险资产有关的项目是:其子公司中央汇金公司分别持有中再保险集团和新华保险85.5%和38.8%的股份。
而保诚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也不禁令人对这一收购计划担忧。自收购消息被宣布的前一交易日2月26日至3月4日收盘,保诚的股价下跌近15%。
1+1效应
除了收购资金上的压力,保诚的计划在二级市场上并不为投资者看好,或许在于人们对这桩交易是否能真正获得成功仍持怀疑态度。
按照估算,保诚方面宣布的355亿美元收购价,是截至2009年11月底友邦保险公司内含价值的1.69倍,或是其同期新业务价值的25.4倍。
保诚收购友邦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在一些国家存在的双牌照。比如在中国,保监会不允许“两个以上的保险公司受同一机构控制或者相互之间存在控制关系的,不得经营存在利益冲突或者竞争关系的同类保险业务”。而保诚与中信集团合资、双方各占50%股权的信诚保险,同友邦一样专注寿险。
类似的问题,也在印度存在。当地政府只允许外国公司在印度拥有一家保险商的股权,此前,保诚在印度已经与ICICIBank组建了一家合资险企。
不过,也有消息称中信也在此次保诚配股的过程中受到了邀请。如果中信集团参与其中,那么友邦和信诚的整合问题或迎刃而解。
另外一个整合的门槛在于,外资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并非能像迪德简·蒂亚姆所描述的那样,能轻易实现基于GDP的业务增长。这些年来,外资保险的增长与本土险企的相形见绌。
曾经的亚洲外资保险老大友邦自金融危机母公司变故后,业务一直不见起色。其中国区业务曾在2008年中出现了负增长。2009年12个月的数据显示,友邦占据了中国寿险市场不到1%的份额。而在华经营了十年的信诚保险,业务则仅为这一数字的一半。
另外,渠道的尴尬也是友邦在这个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上的难题。曾令友邦引以为荣的代理人渠道的突破变得困难重重。自2007年以后,友邦无法在中国开设新的分支机构,现有的分支机构也难以通过分改子实现中国区并表。
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友邦中国掌门人的频繁更替上。自2003年友邦首设中国区总裁一职开始,6年里,先后有3名外国人、1名香港人和1名大陆人就任此职,平均执掌友邦的时间为1年零4个月。
或许唯一可以让人对整合持乐观态度的因素是,保诚的现任高管与友邦颇有渊源。一位友邦内部人士介绍,保诚集团执行董事兼保诚亚洲业务首席执行长的斯图(BarryStowe)曾在AIG香港部门工作长达11年,而保诚保险业务首席执行长汤尔祺(TonyWilky)曾任友邦副总裁,于2006年方转投保诚。
作者:陈哲欧阳晓红 (来源:经济观察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