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艰巨
解振华透露今年将强化问责加大资金支持推动资源产品价格改革
10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光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就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在谈到“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的实现情况时,解振华表示,截止到2009年底,“十一五”的前四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4.38%,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下降了9.6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了13.14%,提前完成了减排的目标。
关于今年的工作,解振华说,今年是“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最后一年,任务艰巨。为完成目标,今年主要采取九项措施:一是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开展对各省2009年和今年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考核,实行问责制;二是严格控制“两高”项目,今年计划关停小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淘汰落后的炼铁产能2500万吨,炼钢产能600万吨,水泥产能5000万吨;三是加大资金支持的力度,支持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今年要实现节能1.5亿吨标准煤的能力,新增5000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的烟气脱硫装置,要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500万吨,垃圾日处理能力6万多吨;四是切实抓好重点领域,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流通服务业、农村和农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五是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的推广,继续实施节能产品的惠民工程;六是完善经济政策,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和环保的收费改革,积极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增强企业节能减排的主动性;七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使循环经济在我国形成较大的规模;八是健全法规,严格执法;九是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关于“十二五”的减排工作,张力军表示有四个方面的初步考虑:第一,在污染减排指标领域上,进一步延伸和扩展。主要是要根据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结果,适当地增加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种类,同时要把农业污染包含在内。第二,减排的具体措施上,要更加注重结构减排。通过环境保护,通过污染减排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三,在政策措施上,要进一步地加强和完善市场机制和长效机制。第四,进一步坚持和强化污染减排的责任制和问责制。
有外国记者提问气候变化到底是人类行为所致还是自然的表现,对此,汪光焘表示,科学家做了很多研究,结论是人类通过碳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主要因素,但同时也有科学家认为,采集的数字还不够充分不够宽泛。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讨论应立足于减少碳排放这个事实。从任何一个角度讲,减少碳排放本身是合理的。
关于老百姓关心的节能惠民工程,解振华表示,现在全国白炽灯的在用量约14亿只,2008年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节能灯6200万只,2009年是1.5亿只,加起来一共是2.1亿只。今年准备再推广至少1.5亿只节能灯,争取在几年内把全国所有的白炽灯更换为节能灯。我们的政策是,普通老百姓购买节能灯政府给补助50%,对单位大宗用户补助30%。如果把全国的白炽灯全部更换下来,我们一年可以节电480多亿度,节能潜力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