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金融评论

风险管理的工具何以不能为大众所用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黄湘源
2010年03月19日07:59

  股指期货的本质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可是,按照中金所总经理朱玉辰的说法,它的市场定位却是“小众市场”。一个风险管理的工具,缘何不能为大众所用而只为小众服务呢?

  事实上,正是因为我国新兴加转轨的股票市场长期处于单边运行,交易手段单一,缺乏对冲平衡机制,各类投资者只能通过高抛低吸、追涨杀跌来盈利,才格外需要具有对冲市场风险和平抑股价波动功能的股指期货。不过,需要对冲平衡工具的,不仅是正在越来越散户化的机构,更是赢利正变得越来越困难的散户。股指期货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只能成为机构的专利,而不能为中小投资者所用,这从根本上就有违市场看重并选择股指期货的本意。

  不错,股指期货是一种运用保证金交易的杠杆工具,由于保证金交易在放大利润的同时也具有放大风险的特点,股指期货一般不适合资金量过小和风险承受能力过低的中小投资者参与,这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这不是人为设置隔离墙似的高门槛的充分和必要理由。高门槛对于被迫无缘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中小投资者,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保护,其实不然。因为在以标的指数成份股的现货交易作为对赌对象的情况下,高门槛非但隔离不了标的指数成份股现货的“被做空”风险,一旦“城门失火”,就是其他的股票也会备受“池鱼之殃”。

  中国的国情和美国有着很大的不同。美国的机构投资者与散户的比例大约是8:2甚至9:1,而中国却恰恰相反。因此,在美国股指期货即使为机构投资者量身定做,在某种意义上也同为大众服务具有相当高的同一性,依然不失为大众化的风险管理工具。

  美国的这种情况,从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的状况来说,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理应创造条件引领市场尽早进入成熟的机构时代。但是,这对于新兴+转型时期的中国股市来说,显然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还没有真正进入机构时代之前,无论是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的引进,还是一种投资性工具的创新,都不应该甩掉占市场最大比例的广大中小投资者。

  中国资本市场之所以需要股指期货,不仅因为股指期货可以满足投资者对风险管理工具的需要,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市场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创新。从国际经验来看,股指期货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把市场交给市场自己去管理。市场定位的大众化,也是股指期货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和导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的“两房”债券之类过度杠杆化的衍生品的重要区别所在。

  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市场定位的不恰当而导致创新失败或失效的教训有很多。其中最典型的,一个是B股,另一个就是权证。B股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市场定位的小众化。而权证,由于无中生有的创设权证的出现,将一个好端端的市场化创新变成了对券商的利益输送。所以说,市场定位决定利益机制,是决定金融创新成败的关键。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实践无不说明,基于特殊利益机制的小众化市场定位,既不切合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阶段性的现实,也有违“三公”的市场原则。

  股指期货市场定位上的矛盾也并非不可解的矛盾,在笔者看来,只需要将它作为风险管理的功能还原为大众工具就行了。事实上,可以为中小投资者创造各种适合他们学习和运用风险管理工具的条件,比如小型指数合约,或股权品种的推出,以及通过投资基金间接分享股指期货的好处等。(作者系资深市场观察人士)

  

责任编辑:何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