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Wind统计,今年初至3月18日,共有25只基金发行,其中已结束募集的10只基金发行合计197.77亿份,平均规模仅为19.78亿元。分析人士指出,股市的震荡让基金募集变得困难起来,此外,最近获批基金较多,进一步分散了市场的注意力。
发行难避“大势所趋”
今年初基金的平均募集规模不但低于去年同期新基金的平均募集规模22.68亿元,也低于去年的全年31.55亿元的平均募集规模。10只结束募集的基金中半数募集金额低于5亿元,最低的宝盈中证100基金份额仅为2.81亿份,逼近历史最低值。
“现在基金审批变得相对比较容易,监管层的态度很明确,支持基金公司的市场化竞争,说白了就是比业绩而不重规模。但是,现在行情不好,募集挺困难。”某基金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证监会自2010年1月1日起进一步放宽对基金产品的审批,每家基金公司最多可以同时上报5只新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基金公司产品设计和发行的自主权,缓解了之前新发基金困难的矛盾。
长城证券基金分析师张新文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盘震荡行情下,监管层加快了新发基金审批的速度和频率,几大因素造成了新发基金的募集规模萎缩。”
忙碌的不仅仅只有基金公司内部的产品设计人员,相关的渠道人员也相当忙碌。“新基金的数量和频率的增加,造成了不少撞车,有的时候相同类型的基金比较多,我们会选择等等再发。”北京某基金公司的渠道人员表示。
市场化竞争业绩为王
面对市场上基金产品种类的日益丰富,投资者也变得更加理性。多位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现在的投资者在理性投资方面比起2007年前后有了很大改善。
广州证券基金分析师王丽萍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低迷的时候,投资者的热情不高。同时,投资者理性投资理念不断增强,会更加注重基金的实质问题,比如基金经理、团队及以往业绩。管理层减少基金审批限制缩短审批时间等措施,个人认为影响不大,小基金公司也并不是没有机会,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业绩。”
有分析师表示,今年初首发募集冠军中银蓝筹精选(发行份额61.84亿份)的成功就显示了投资者在震荡市中规避风险的意愿,蓝筹股相对于一般股票具有抗跌优势。
与公募基金发行遇冷相对的是私募基金的发行数量的增加,今年1月及2月分别有29只和22只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成立,如淡水泉、尚雅、朱雀、新价值、重阳、凯石、远策、景林、混沌等均有产品成立。国信证券分析师彭怡萍指出,银行、信托、券商、私募各方积极发行TOT(信托中的信托)产品,预计未来TOT 产品发行将愈来愈成气候。近期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部发布的阳光私募理财产品的募集金额更是达到了20亿元。
有分析师指出,虽然私募基金的表现在2009年强于公募基金,但是,由于其门槛较高且相关法律法规还待规范,所以对公募基金还难以形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