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能源·电力 > 石油

开工率不足三成 山东地炼被央企“收编”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2010年03月21日14:48
  “油源解决不了,我们只有被收编的份。”3月17日,一位不愿具名的山东地方炼油企业(下简称“地炼企业”)老总对《华夏时报》记者无奈地说,油源短缺已经导致山东地炼企业将近80%的产能处于停工状态。

  就在这天,来自国内的数十家地炼企业代表聚集石油之城——山东 省东营市,商讨处于十字路口处的发展对策。

  地炼企业生存现状调查

  “炼油厂必须维持在最低生产状态,不到万不得已不敢停产。因为一旦停产,系统重启的高昂成本无法承受。”山东炼油化工协会会长刘爱英说,但是,轻易不敢停产的山东地炼企业现在几乎都在停产检修,部分企业3月底开工,另一部分企业何时开工仍然是个未知数。

  金银岛网交所对山东地炼企业装置统计显示,3月10日山东地炼常减压装置平均开工率在22.9%左右,也就是说目前77.1%的产能处于停工状态。其中,11家企业开工率为零,开工率超过50%的只有潍坊弘润、石大胜华和中海沥青3家。

  “没油可炼,确切地说,炼了亏损。”一家地炼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目前,地炼企业加工原料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国家计划内的配额原油,仅能满足相当于其总体加工能力的1/5;二是自亚洲、俄罗斯等地区进口的燃料油;三是回收分散于主要油田核心区之外的“散井”的原油。

  “商务部每年向民企派发的"非国营贸易进口原油配额"少得就像从垄断企业牙缝中流下来的。”上述人士对记者说,山东是地炼企业最为集中的省份,2006年至2009年,山东地炼有1300万-14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投产,目前山东地方炼油行业21家炼厂总的一次加工能力高达4500万吨/年。对于地炼企业而言,从大石油集团手里争油,成为最残酷的竞争。

  “地炼企业的油源之所以紧张,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产能大幅提升。近年来,山东地炼企业加紧扩产。”有业内人士分析。

  在国内炼油产能明显过剩的情况下,地炼企业仍在上新项目,这在外界看来难以理解。但这是地炼企业的无奈之举。业内人士介绍,不扩更没有出路,国家明确规定,到2011年淘汰100万吨及以下低效低质落后炼油装置。

  事实上,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思路早已酝酿多年。作为应对,山东地炼也一直在扩能增产。以东明石化为例,其起家的第一套15万吨装置还保留在厂区内,而其现今的炼油能力已达到近1000万吨/年。

  这引发了更大的担扰。业内人士表示:“大量炼油产能集中在山东,省内油品的生产和需求已经严重错位。随着新增产能的陆续建成投产,油品销售不畅、开工率低等问题将更困扰炼油企业。

  在上述地炼企业老总看来,地炼企业的命运甚至不如“小煤窑”:地炼企业假若不被“巨头”收编,接下来的只能是死路一条。

  央企加码圈地

  走投无路的地炼企业只能寄希望于被大型国企收购。

  “公司目前处于停产状态,正在积极地寻找出路。”山东聊城市莘县华祥石化公司销售科长黄庭华说,“如果大型国企有收购意向就好了。”

  但大多数企业显然不愿意被兼并。“如果被中国海油收购,肯定能获得原油、资金、码头的支持。但从内心讲,别人不合并的话我们也愿意独立发展。但现在我们没有原料来源,也没有进口原油配额,不像那些垄断企业。”一位未被收编的地炼企业老总说。

  除了油源问题,地炼企业还面临着“政策门槛”。

  早在2009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规定,拟采取资本金注入、融资信贷等方式支持中央企业实施兼并重组。

  据记者了解,最早在山东展开收购的中国化工集团,截至目前已经在山东省整体收购、重组或控股的有济南石化集团、济南长城炼油厂(即蓝星石化)、正和集团、华星石化、昌邑石化、青岛安邦石化和山东日升等7家地炼企业。

  去年9月3日,中国海油与山东潍坊国资委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无偿受让后者拥有的山东海化集团51%股权。此前,中海油已“吃下”山东利华益集团,利华益拥有山东最大的炼油厂——加工能力达500万吨/年的利津石化厂。

  去年的11月28日,中石油山东输油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同时中石油和山东东明石化合资兴建的日照-东明原油管道工程也正式开工。

  各路化工巨头抢滩黄三角,自有他们的全盘考虑。

  “我们进行合作,首先是考虑自己的原油供给能力,是否可以满足收购后企业的发展需要;其次,要求对方产权明晰、具有一定炼油规模、拥有较好的成品油销售网络;第三,还要考虑集团内部的产业衔接程度,以及国内成品油市场发展现状。”一位中海油总部官员说。

  地炼企业的“国进民退”让一些业内人士感到不安。

  “我国现在有大量的民营加油站,其油源基本由地炼企业提供。如果地炼企业全部被大集团收购,民营加油站的生存能力堪忧。”一位业内人士忧心忡忡,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将制约我国石油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来源: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李乔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