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社会舆论关于央企退出房地产的时间表问题,国资委近日召开中央企业会议,明确要求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15个工作日内制定有序退出的方案。
在上周北京土地市场出让的6幅地块中,有3幅以高地价创造纪录,三家“制造者”皆是央企背景。于是,“央企与调控对着干”的批评声音瞬时升温。为此,国资委旋即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要求处于调整阶段的中央企业集团下属控股或参股的房地产公司,要加快调整步伐,在完成阶段性任务后有序退出。不过当时并未给出具体的退出时间表。
面对外界关于国资委要求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业“诚意”的质疑,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19日的会议上也首次明确要求,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要在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15个工作日内制定有序退出的方案。
“央企退出房地产运作很复杂,不是一刀切的问题, 15天只是上交方案,究竟怎么退出后续的问题还很多。”在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看来,国资委要求退出房地产行业的78家央企各有各的情况,有自有土地,有的已经拿了很多地,有的项目已经在建了,一下子叫停非常困难。他同时也担忧,过去国资委也强调过央企要做强做大主业,但100多家央企却大多数都涉足了房地产业。因此他希望国资委此次应不单单只要求央企递交一个时间表,而要有更具体的后续执行措施,让该条例真正落实到位。
而21世纪不动产高级分析师孟奇也指出,78家央企递交退出房地产业务的时间表,并不意味着房价从此应声而落,因为推动房价上涨的主导因素并非央企勇敢拍地,而主要是两大因素:一是整个经济领域的资金充沛,包括信贷天量资金进入楼市、社会资金涌入楼市寻找机会和外资赌人民币升值等;二是土地招拍挂制度的不健全,因此78家央企此番的退出,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恐怕心理影响要大于实际影响。“而且从以往的拿地情况看,16家主业为房地产的央企才是高价地块的有力竞争者,未来他们很有可能成为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