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基金经理“私奔”成潮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冰心
2010年03月25日10:06

  近来,多家新基金公司筹备进入尾声,且“老基金”年终奖纷纷落实,“跳槽”成为近期基金业关键词之一。3月伊始,基金业再次迎来高管流动高峰,有关基金人才培养及激励机制的话题再次引起业界热议。

  新基金公司开闸在即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筹备中的纽银梅隆基金公司一位高层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此前,另外一家筹建中的新基金公司老总的表述与他如出一辙。自2008年民生加银基金获准开业以来,新基金公司已经出现近16个月的断档期。平安大华、纽银梅隆、国金通用、浙商基金等新基金公司均已于去年通过了现场检查环节,只等最后专家评审。

  “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静等证监会的批复,现在两会也告一段落了,乐观的希望是上半年应该会有结果。”这位高管表示,由于现场检查的不仅是公司硬件设备,更要考察从高管到核心业务人员比如基金经理等人力资源配备,所以公司的人员基本上已全部到位。对于公司投研团队如何组建,他坦陈,“新公司还谈不上自己的培养机制,主要是从已有的机构中寻觅,延揽优秀、成熟的投研人才。”

  有消息称,中国证监会可能会在今年上半年批量批准一批新基金公司,前述4家基金公司或将成为自2008年10月以来第一批新基金公司。而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目前国内有10多家新基金公司正积极筹备候批,多数公司筹备已有一年多时间,有的筹备已近三年。随着多家新基金公司的出现,人员招募成为公司的主要任务,而这些基金公司选择的目标人群首先是基金从业人员,挖角将不可避免。“虽然监管层没有批准,但是新基金公司挖人的速度并没受到影响。”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包括富安达基金在内的几家新筹备的公司招聘工作已基本结束,他本人也被猎头多次“骚扰过”。

  面对新基金公司的大量挖角,“老”基金公司人才招聘的步伐也有所加快。3月初,汇添富、友邦华泰、万家等多家基金公司密集发布招聘启事,招聘涉及研究总监、基金经理、渠道经理等多个岗位的专业人才。市场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基金经理“私奔”成潮和新基金的不断成立,基金公司的人才缺口或在加大。

  基金业遭遇人才荒

  3月15日,融通基金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孟立坤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同时,该会议上还同意吕秋梅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并决定由公司副总经理秦玮代为履行公司总经理职务;在此之前,景顺长城基金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表决通过,同意宋宜农先生辞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相关离任材料已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证券监管局备案。据悉,宋宜农就是被一家筹建中的新基金公司挖角,并有望担任总经理职务。

  此外,业界还传出博时基金副总经理李全离职转任新华资产总经理,原景顺长城基金公司董事长徐英出任新华资产管理公司副董事长的消息;另有消息称,上海基金圈明星基金经理张惟闵也辞去了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之职……公开信息显示,目前的各家基金公司多少都出现了基金经理供需失衡的情况,同时,还有多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或分管投资副总长期“空缺”,基金业的人才荒日益彰现。

  “每年春天过后的一段时间是各行业的人才流动高峰期,基金业也不例外。”好买基金研究总监乐嘉庆表示,拿到年终奖后再跳槽几乎是惯例,而且去年以来市场形势向好,新基金公司获批有所松动,新基金发行也不断提速,再加上专户理财、一对多等产品的进一步放开,的确需要很多投资管理人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投资人才的紧缺程度。

  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4日,今年以来,已有52只公募基金调整基金经理。其中,有8只基金增加基金经理,44只基金更换基金经理。在这些更换的基金经理中,不乏一些元老级别的优秀基金经理,如:华夏基金的孙建东和张龙、南方基金的苏彦祝、冯皓和谢伟鸿、东方基金明星基金经理付勇等。另据统计,2010年以来,上任的58名公募基金经理中,有一半是初次管理基金的新手,另有近三成是老基金经理“一拖多”。首次任职公募基金经理的新人中,有5人同时掌管两只基金。

  “一方面公司内部一些年轻的投研人士被火速提拔到一线,另一方面各大基金公司也纷纷加大了对外的招聘力度,”乐嘉庆指出,基金业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流动的频率和行业的高速发展是相关的,“关键是度的问题,只进不出和只出不进都是有问题的。”

  人才培养机制待完善

  近几年来,肖华、江晖、王贵文、吕俊、李旭利、石波、孙建东……多位在公募基金行业耕耘多年的优秀基金经理,最终选择了离开,转投私募战场。明星基金经理不断“出走”,成为中国基金业难掩的伤口。

  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谢卫认为,基金业快速发展至今,最关键的人才问题没有有效解决,基金高管的频繁流动只是一个表象。作为基金行业唯一的政协委员,谢卫在两会上递交了《关于探索基金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提案》,他在提案中写道,“通过建立有效的股权激励机制,可以使其人力资本价值在公司股权结构中得到体现,增强基金公司核心人员的稳定性,摆脱目前基金公司核心人员流动频繁的困境,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本的核心作用。”

  然而,基金业内一直呼声不断的股权激励机制,目前仍处于调研阶段。出身于公募的某私募基金投资总监陈先生则认为,股权激励机制推出时机和力度都是未知数,基金公司寄望股权激励留住核心人才“不现实”。

  公募基金为何频遭离弃

  众所周知,公募基金经理出走的原因不外乎两点—制约和报酬。转做私募的基金经理能够在更加自由的环境下充分发挥,如果业绩优秀,其提取的报酬将数倍于公募行业的薪资水平。

  基金行业的高薪是众所周知的,但高到什么程度,外界只是猜测。可以肯定的是,公募基金的管理费不会因为业绩好而多收,所以牛市里公募基金经理的收入跟私募基金经理与业绩挂钩的收入是无法比较的。我国《证券法》规定,证券从业人员不得直接或者化名,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这是悬在所有证券从业人员头上的利剑。尽管这一规定防范“老鼠仓”等违规行为的初衷是好的,但也正是“一刀切”行为的部分因素导致了潜规则的盛行—上百万证券从业人员从法律上丧失了使用这一现代理财工具的权利。作为一个终日与钱打交道的人,他们对创造财富的渴望可能比常人更强烈一些。当个人的财富增值及投资偏好无从体现,个别人可能“铤而走险”开设“老鼠仓”,大多数人则选择了投奔私募—无论是从追求更加自由的工作环境角度,还是具有实现更高收益的可能,私募都为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对于基金经理们来说,股权激励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2007年业内一度认为基金公司股权激励的试点能够推行。据悉,当时南方、博时、嘉实和易方达等几家“试点种子”公司已经上报了相关方案。然而,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随之而来的是国内外对于金融机构高层薪酬过高的一片质疑之声,而市场的节节下挫更加剧了这一矛盾,国内基金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就此搁浅。

  

责任编辑:侯力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