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丰田召回门事件 日本再陷美国式狙击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2010年03月25日15:06
20多年前,一纸广场协议,日本经济陷入了20年的衰退,至今没有恢复元气,而广场协议的主导者美国,借助金融工具和高科技,成功拉开步步紧逼的日本数个身位。25年后,日本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也是成功超越通用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的丰田陷入召回门。据媒体统计,因踏板问题,丰田目前的召回数量已超过其去年718万辆的全球销量,为此将付出约135亿人民币的代价。
丰田召回门事件是否是一场广场协议似的狙击战呢?丰田是否就一蹶不振?谁又会是受益者呢?
丰田的确应该为它的产品质量问题付出代价,但本文的目的是探讨丰田召回事件背后真正的故事。
大家在看热闹的时候,用脑袋想想这几个问题:丰田召回事件公众关注度为什么陡然上升?美国车召回真的比日本少吗?为什么美国媒体不穷追猛打福特呢?福特召回的次数和数量比丰田只多不少。
潜伏
带着上面3个问题,很多事件一深挖,道理就自然明白了。
为什么美国媒体穷追猛打丰田呢?因为dimitriosp.biller这个丰田美国的前雇员,源源不断地向媒体提供独家猛料。这个人成了福特扭转时局的关键。而这个局,前面是一场悄无声息的“潜伏战”,后面又是一场招招毙命的“狙击战”。
潜伏战的第一步,物色人物。比勒他在高等法院帮福特汽车辩护了几个大案,于是很快得到福特汽车赏识,邀请他参加“下一代诉讼律师训练计划”,而这是福特的“黄埔军校”,每年在全美国范围内只物色大概16名青年律师。
第二步,全面培养。福特专门给他安排了三个月时间在福特全球总部的法务部,专门研究汽车相关的法律乃至工程的各种问题。而他把1995年到1997年福特所有的官司都研究了一遍,告诉福特在集团诉讼里什么特征的原告你容易挑出毛病,什么样的你最好要避开。
第三步,准备潜伏。福特更是老谋深算,这么聪明的律师,福特竟然最后不给他留在自己的法务部里,而是培养好了之后呢,让他回到自己的律师所,遇到案子时才委托给他。所以丰田看到的是什么呢?这个人帮福特打官司是一打一个准,而且对各种各样的汽车事故啊都了解得不能再清楚了。所以,2003年礼聘比勒律师加盟丰田。
第四步,打入内部,窃取机密。表面上来看,他算是相当尽职尽责,三年里代理丰田应战12官司,每战必胜。实际上呢?比勒后来在其公开说明中承认,“在为丰田时,便着手开始搜集,发现300起翻车事故的相关数据,在获得丰田美国公司认可的情况下已被销毁”。
而他掌握到了足够的证据,至少会让丰田过去十年里的官司可能都要翻案。可是,他却不急于借此要挟丰田,恰恰相反,他给丰田什么印象呢?他没什么核心机密,而且已经被我们丰田用370万美元的遣散费封口了。
上网从搜狗开始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