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又见“天量”回笼 央行春节后5周狂吸6330亿

来源:东方网
2010年03月26日13:11
  东方网3月26日消息:3月25日,央行公告显示,继两天前发行780亿元一年期央票并开展正回购后,当日央行又发行了1600亿元的三月期央票,同时开展了规模为500亿元的91天期正回购操作。继上周在公开市场大力回笼资金2130亿元后,本周央行再度净回笼资金2180亿元,规模之大 创出两年来新高。

  至此,春节后央行连续第五周实现净回笼,5周时间共“吸金”6330亿元。这一数字相当于此前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资金回笼量之和。

  而就在春节前,央行还曾连续4周向市场净投放资金6820亿元。这种规模上的“大放大收”的特征表明,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当前当局流动性调控的最优工具。

  目前来看,我国经济并没有进入过热区间。相反,最近出现的用电量增速放缓以及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调等一系列月度经济数据,暴露出经济依然面临较为复杂的局面。

  “考虑到这些因素,短期内央行仍将利用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等工具进行调控,而会尽量缓用加息工具。”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

  “一般来说,信贷投放过快引起的流动性过剩始终是推升我国通胀压力的基础性因素。在去年9.6万亿元信贷投放下,年内加息已是大概率事件。”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熊鹏指出。

  近期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为应对不断攀升的通胀水平而纷纷采取加息措施。国家发改委官员日前表示,3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比2月略有下降,一季度CPI平均涨幅预计介于2%-2.5%之间。如果3月份CPI增速减缓,将在一定程度减轻加息的压力。此外,由于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和通胀率的持续走低,美联储“较长时期内维持低利率环境”的口风一直未变。美联储加息时间节点的抉择,也将影响我国的加息决策。

  金融小贴士

  在央行货币调控工具箱中,作为数量型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信贷调控更具针对性,使用方式也更为灵活。作为价格型工具,加息更多是针对经济过热进行调控,加息工具的使用(就我国而言),一是要考虑企业对信贷成本上升的承受力,二是要考虑因中美利差加大等因素导致的热钱流入。(国际金融报) (来源:东方网综合)
责任编辑:李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