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下下策
□ 谢国忠 | 文
有时,隐忍不发比针锋相对更需要勇气。中美之间的对峙来得比我预想的更快。在我看来,中国最好的回应,就是将此案提交世贸组织裁决。尽管这样解决起来会相当费时,而且对当前的局势也并无助益,但这仍是中国所能采取的最佳对策。
中国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必须尽一切可能保卫全球贸易体系。虽然予以反击更具诱惑,但打响贸易战对中国是最不利的情形。况且,在出口疲软的这段时期,中国还有其他的部门支持经济。
下下策就是以贸易战来转移人们对中国内部问题的注意。如今,中国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是经济增长能有多快,而是如何分享经济成长的成果。首先,高房价相当于对中产阶级征收了不公平的赋税,在多数情况下,它只会让有权势者更富。经济增长更快一点根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其次,在通货膨胀时期的低利率,也相当于向储蓄者征税,而受益的是那些借贷的国有企业和投机商。这又相当于主要面对中产阶级收税。
美国大麻烦
美国找中国的茬儿,是因为它无法在内部解决自己的问题。由于金融危机,900万美国家庭由于无力或不愿偿还按揭贷款而失去了家园。还有1000万家庭也呈房地产的负资产,他们很可能会被迫或自愿放弃自己的家园。美国的失业率一直徘徊在10%左右。财政赤字超过了GDP的10%。
一个经济体怎么会同时面对这么多的大麻烦呢?直接原因是信贷和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资产泡沫有着很多方面。大多数人知道它的价格就像是过山车。中国A股市场指数从2005年的1000点飙升到2007年的6100点,而2008年又跌至1600点,三年就跑了个来回。如在每个轮回中,谁都不作为,那泡沫也不会有什么害处。但是,在泡沫中间,有三股动力把泡沫变得危害极大。
其一,大多数泡沫都会被少数人利用——他们知道如何对那些无知的人下手抢劫。在一个大的泡沫破灭之后,这种“再分配”能够困扰一个经济体许多年。例如,次级抵押贷款经纪人大多知道,他们应向具有偿付能力的人发放贷款。华尔街的交易员从经纪人的手中买进抵押贷款,再将其投入资产池或者以债务抵押债券(CDOs)形式出售。他们很清楚经纪人卖给他们的“商品”质量好不到哪去,但他们并不在乎,因为他们靠把“商品”卖给别人获得了奖金。那些购买了CDOs的基金经理们大概知道他们总有一天要完蛋,但是,只要能够再撑一年,他们也能得到奖金。而那些受到了伤害的人——存钱于养老金、买保险产品、或投资债券基金,根本不知道他们会被伤害。
其二,泡沫往往造成资金错误或过度配置。经济学家将此过程中的第一步称为资源配置不当。第二步,很多人花掉了那些自己认为有、但实际根本没有的钱,一旦泡沫破裂,债权人就会上门追债。这两者会形成经济中的漏洞,需要通过收缩支出或增加出口来弥补。但这都不容易,削减开支当然令人不快,扩大出口需要货币贬值。
其三,金融系统内的资本倾覆,是另一个泡沫破灭后将拖累经济多年的因素。危机期间,美国金融系统报出超过1万亿美元的损失。资金短缺将在许多年内限制信贷扩张。
美国政府迄今采取的行动,表明它无法在内部解决问题。泡沫时期,美国人多消费了大约3万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20%。而“紧缩”策略需要他们接受生活水平的大幅下降,将消费量降低到长期可持续水平以下,以“返还”以往的过度消费。当贸易赤字缩小至得以维持的较低水平时,也就达到了所谓的“长期可持续的水平”。尽管美国已经削减了一半的贸易赤字,但恐怕仍高于长期的可持续水平。此外,中国的出口订单也预示,二季度美国商品零售额开始迅速回升。短期来看这是好事,但也反映出,美国家庭能否改变其超支习惯还具有不确定性。
如果所有在泡沫期间赚的“不义之财”都还回去,将对经济复苏颇有助益,但至今美国行动迟缓。美国政府的行动看起来很像是为了掩盖其在泡沫期间犯下的过失。问题是,犯了错的那批人,仍然掌管着原职。
奥巴马扩张出路
奥巴马政府在医改一事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通过了近40年来最大的医改方案。该方案将为3200万现在缺保的人提供医疗保险。在未来的十年间,此项花费将达到1万亿美元。这项改革带来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社会公平方面,而非效率方面。最大的问题是,美国的经济将面临医疗费用暴涨的挑战。而立法对此无能为力。尽管奥巴马政府既想削减成本,又想扩大保险覆盖面,但政治角力将迫使它放弃前一目标。这再次证明,美国的制度无力通过一味的“削减”来解决问题。
用扩张政策解决问题在政治上可行,没有人会受损,而且所有问题都可因此掩盖。实现这个目标惟一的办法是扩大出口。这就是为什么奥巴马政府提出“五年出口翻番”目标。由于欧洲和日本经济仍然低迷,美国很难对他们扩大出口。中国的经济规模也太小,不足以吸收这么多出口。当然,如果中国能像日本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后一样,将货币升值两三倍,中国的经济将足够容纳这些。但是,以中国的立场,能接受吗?我很怀疑。1985年的日本已经是发达经济体了,而中国现在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发达经济中,另外三分之二仍处于发展阶段。
通过医疗法案,民主党可能会失去大量的选票,而将美国的经济问题归咎于中国,能够帮民主党赢得11月的中期选举。在11月之前,对中国施加的升值压力将不断垒高。但是,只要中国要求保持冷静,压力就会随着时间消失。在过去的数月中,美国一直有选择地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未来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对所有中国产品征收大规模“一刀切”关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大多是由美国的大企业设计、拥有和销售。像iPhone、耐克运动鞋和惠普电脑就是很好的例子。大规模的关税将削减他们的利润,引发股市崩盘。这将导致美国经济下滑,引起“二次探底”。由于担心经济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美国政府没有勇气去起诉那些制造泡沫、拖累经济的人,它更没有胆量去尝试那些必然会打击经济的事情。
美国能做的就是向那些国内也在生产的中国产品征收关税。化工和金属制品都属于这一类。但即使这些中国产品的出口之路被完全封堵,其影响也是有限的。
解决内部问题
中国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依赖出口了。劳动力“短缺”是中国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由于劳动力过剩造成的低工资抑制了中国的消费。现在,劳动力市场正向有利于工人的方向倾斜。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未来中国的工资上涨可能比GDP增长更为迅速。这对于日益增长的国内需求来说是最大的喜讯。
跨国公司是中国消费市场上的大玩家,他们的利润将越来越依赖于中国市场。这将使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议价能力逐渐增强。全球股市也将越来越依赖于中国经济的表现。
全球经济已经企稳,并呈现出复苏的迹象。但是还不很稳定。在全球信贷泡沫破灭后,支持着全球经济的美国国债市场和中国土地市场,泡沫越来越大。中国应当以攻为守。让房地产泡沫逐渐冷却,会让中国经济更不易受到像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这样的冲击。最佳的政策就是尽快提高利率。
已经有大量的热钱涌入中国,它们追逐的并非利息,而是泡沫。如果中国提高利率,热钱可能会因担心泡沫破裂而离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反而可以减轻,而非加重。
中国房地产泡沫巨大。未来几年,泡沫可能会蔓延到农业用地,使今后的局面更加复杂。尽管人们普遍承认现在的确存在泡沫,但是仍没有采取果断的措施去应对,这说明泡沫背后的利益是多么强大。泡沫使中国更易受到冲击。如果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持续下去,热钱或将因担心经济下滑而抽离。这样一来,崩溃真就自我实现了。中国要想在与美国的对峙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抑制房地产泡沫。
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会成为头条新闻,吸引决策者的注意。但是,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还在国内。如何分好经济发展这块“蛋糕”,对于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许多人认为增长是万灵药,但我不这么想。中国的资产泡沫更多是向中产阶级征税,这会阻碍增长。只要中国的中产阶层不断壮大,健康成长,任何外部的挑战都不能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问题的答案就在国内,而非外部冲突。
作者为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查看 财新网(https://www.ca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