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预算改革破题 > 预算改革各方评论

政府部门预算期待更公开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04月01日06:33

  中央部委的部门预算公开已正式起步。3月30日,国土资源部率先公布其部门预算,随后,财政部和科技部也于昨日相继公布2010年部门收支预算总表和部门2010年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这是在全国人大强力推进预算公开之后,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已经启动预算公开作出示范之后,部分中央政府部门实施的明确举措。这也意味着,中央部委的部门预算公开之门已经打开。

  预算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收支安排的预测、计划。它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在日常生活乃至国家行政管理中被广泛采用。显然,政府的预算资金是公共资金,既取之于民,须用之于民。在本质上,政府财政预算反映了公共需求和公共商品供给的计划。

  毫无疑问,国土资源部等中央部委的公开部门预算之举,是政府财政透明化与民主化建设的重要成就。政府代表的是公众利益,财政预算理当依法向公众公开。这不仅有利于政府的清正廉洁,也有利于预算效率的提高。也正因此,当数个中央部委的预算公开之举甫一推出,即获得一片赞许声。这种赞许的态度,与去年10月广州尝试在网上公开114个政府部门财务预算后的情形,十分相似。

  回看历史,本部门预算一度被视为“国家机密”,原本应该向纳税人公开的政府“账本”,被人为地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预算应该遵循一个起码的原则:公开是一般的、必需的、正常的,不公开是例外的、特殊的。从“国家机密”到公开账目,这期间走过的是一段迂回的路。

  故此,无论是从历史进步的角度,还是从财政透明及民主政治建设的角度观察,部分中央部委及少数地方政府的预算公开,迈出的看似只有一小步,其实却是标志着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的一大步。

  不过,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高强(高强新闻)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说过的一句话,至今让我们感到印象深刻。他在谈及全国人大力推中央政府部门预算公开时如此表态:“我也可以坦率地告诉大家,今年即便公开了,也达不到大家要求的那么细。”

  高强说出了一个确实值得思考的问题。从去年广州的尝试,抑或从目前几个中央部门的预算公开情况看,数字过于粗疏,项目所列不详细,级次过少,内容过粗——这表明,很多事物的进步,是点点滴滴的,方向虽然正确,但与一个透明政府所必需的要求相比,差距仍然明显。

  说到底,政府信息公开,包括预算公开都还只是手段,不是目标。目标是透明,是政府预算真正“晒”在阳光之下。公开固然是好事,但公开不等于透明。如果对于社会公众来说,相关部门的预算公开之举未能让人感受到政府信息的真正透明,则这样的公开在意义层面还会被打上折扣。因此,从形式进步走向更具有意义的实质进步,这或是未来更值得期待的。

  必须认识到,政府部门公开预算,不是可为可不为之举,而是有制度约束的。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明确规定,财政预算、决算报告属于需要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也就是说,一个公民须知晓按法律规定应该尽哪些纳税人的义务,也应该知道,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筹集的资金用于哪些方面。

  在这样的意义上,政府部门的预算公开,应该心怀诚意,按制度办事,不能选择性地公开,也不能交差式地公开。政府部门预算可以更公开,其意不仅是指公开内容更具全面性,也是指公开内容更细致、更准确、更符合实情。另外,去年个别地方公布了地方政府部门的预算情况后,很多民众一个共同的反应是“看不懂”。诚然,预算报告的制作带有专业性,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看懂,但政府部门尽量将其通俗化,让尽量多的公民能够理解、知晓政府的财政行为,这是一个应当追求的目标。

  如此,中央部委的部门预算公开正式起步,这是好事,但也只是一个开始。从公开信息的粗疏走向全面、细致与准确,也正是一个政府不断透明化的过程。政府部门预算可以更公开,一个透明的政府也更值得期许。

责任编辑:田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