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其GDP同比增速高达11.9%,创近两年来的单季增速新高。对此,专家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企稳向好逐步走向稳健复苏,但经济回暖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和稳固。因此,刺激政策完全退出的可能性不大,但应考虑政策逐步退出。
经济增速全年或前高后低
中国经济能否延续去年的增长势头,是一季度数据需要观察的重点。昨日发布的数据没有让人失望,一季度我国仍是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4%,而反映国内需情况的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则同比增长18.0%,高于1—2月份的17.9%,显示国内消费继续稳健复苏。
初步测算,一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52%,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7.9%,拉动GDP增长6.9个百分点。进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9%,拉动GDP-1.2%。
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一季度数据符合预期,经济回升继续稳固,通胀压力显现化。鲁政委分析说,一般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速在9.5%—10.5%为正常区间,超过这个范围被视为过热。一季度GDP增速达到11.9%,从静态数值看,好像有过热的风险,但是,必须考虑基数的干扰因素,11.9%的增速是在去年较低的基数上计算出来的。考虑到基数的未来会不断上升,GDP增速全年会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国内物价水平也开始向上趋稳,自去年2月份起连续9个月负增长后,国内CPI自去年11月起首度转正;至今年2月份,国内CPI同比增速升至2.7%的15个月新高。而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CPI同比增速大幅回落至2.4%,远低于经济学家平均预期的2.6%,再度拉开了与政府设定全年增长3%的“红线”之间的距离。
刺激政策应逐步退出
在一季度经济继续昂扬上行和CPI涨势回落的背景下,人们更加关心,刺激政策退出的时机是否已经出现。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指出,一季度 GDP增速达到11.9%在预料当中,因为从2009年第四季度GDP的增速就在加快。在宏观调控的政策方面,我国政府应该把逐步退出提到议程上来,否则的话,由于经济本身热度的增加,推动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危险就会加大。
用汇率手段化解矛盾,这种观点以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为代表。他表示,近期出现的外贸逆差是经济过热的一个标志,同时他认为,目前不大可能采取加息这类太严格的紧缩政策,人民币目前有升值的必要性,但升值的过程适宜走渐进式的发展道路。他认为,未来经济政策的重点还将是放在调结构和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等方面,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手段还是从扩大供给和利用税收手段对一些高端房炒作行为加以抑制,而也不会通过加息的方式。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则表示,今年还会有多次准备金率的调整,人民币也会重启升值。目前来看,4月份加息可能性减小了一些,但她依然认为从二季度开始会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