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漫天索要,合同期限越来越短,交货方式由卖方决定,这就是摆在中国钢铁企业面前的今年的铁矿石进口形势。接受还是不接受?对中国企业来说,都是一杯难以下咽的苦酒。
如果乖乖就范的话,不仅短期内成本翻番、无利可图,而且今后将逐步被人在脖子上套上绳索,
成为矿商的加工者,其脚色就像鱼翁手里的鱼鹰一样只吐不进;拒绝的话更不可想象:以中国钢铁工业如此之大的产能,每年近6亿吨的粗钢产能,如果不进口,六成高炉就要停产,这是不敢想象的。中国钢铁产能增长之快,显然出乎决策者意料之外,否则怎么会有今天如此的被动局面,如果早知道有这么大的胃口,早就应该像首钢那样海外买矿。如今大家都抢着出国买矿,已经晚了。矿石那么贵,矿山能便宜卖给你吗?
如何摆脱困局?代表国有大型企业的中国钢铁协会首先想到的是清理门户,要么减少有贸易资格的厂商数目,实现所谓的一致对外,要么大鱼吃小鱼,厂家之间兼并重组形成大企业集团。但这样做,往往伤害中小厂家的利益。为什么日照钢铁的杜双华要贿赂力托拓的销售人员?因为杜双华的日照钢铁是私营企业,国家不管它。宝钢就不会这样,因为他就是谈判代表。
所以,铁矿石进口困局根源不在于多头对外,关键是货源供应少,而我们的需求量大。以前总认为中国作为最大买家,能够享受优惠,现在已经明白不是这么回事了。怎么办?只能采取釜底抽薪之计,一是压缩产能、尤其是压缩落后产能;其次是钢材停止出口,只供内需。
大炼钢铁大量烧煤,弄的乌烟瘴气不说,而挖煤要用人命换,煤矿隔三岔五就要死人,最好能少炼就少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