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曾公开表示,“在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有了商业上的可操作模式,最终才能形成,光造电池或者光造车都不行,中间的社会运营环节用什么模式最重要,但这也恰恰是目前最缺的。中海油将介入电动汽车的社会化运营环节,有效地将汽车产业和动力电
池产业结合起来。”
傅成玉所说的“社会运营环节、汽车产业与动力电池产业的结合点”正是电能存储贸易体系,俗称电动汽车的“加油站”。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主营海上石油勘探的中海油,如此看重电动汽车“加油站”这一领域呢?
中海油的海上风电投资
得益于中海油的主业,其进军海上风电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2006年开始,中海油就将海上风电列为“未来30年中海油的重点投入”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中海油与山东威海市政府签订了总投资210亿元的海上风电开发协议;2007年底,中海油与福建省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合作协议》,由此开始了在福建省开展海上风电项目。
据媒体透露,中海油与威海市政府签订的协议中,中海油将独家开发威海近千公里海岸线的海上风电,整个项目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号称“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
而就新能源发电技术层面而言,风电也好,光伏也罢,其发电成本到现在都无法低于上网电价,这也就说明新能源发电还无法真正创造利润。中海油当然也清楚这一现状,此前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战略研究室主任单联文就曾透过媒体表示,“就算做牺牲品也要朝这个方向(海上风电)探索”的态度。
随着新能源产业被列为“十二五”期间的首要任务,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风力发电成本当然会逐步降低,中海油对海上发电领域的投资也会逐步收回。但眼下,在技术过关还需时日的前提下,中海油的确需要为海上风电寻找一个“下家”。
电能存储贸易体系与风电
这么一来,我们就可以言归正传,谈电动汽车的“加油站”了。
《证券日报》在对电动汽车的系列报道中就多次提到,微观层面:电动汽车领域,特别是电动汽车的电池及电能存储贸易体系,可以通过电池的储能,有效规避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存在的不稳定性(持续发电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目前还不能赚钱(发电成本远超上网电价)的新能源,通过电池的存储及贸易变成盈利的。宏观层面: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率先统一电动汽车电池及电能存储贸易体系的标准,将得到“低碳时代”最有分量的话语权,而这话语权说白了就是,任何进入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都必须遵循中国的电动汽车电池及电能存储贸易体系标准。
虽然记者没能得到中海油的官方答复,但结合上述观点,中海油完全可以通过电池对上游的海上风电进行储存,规避上网电价对发电成本束缚的同时,终创造不菲效益。
有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中海油与普天集团各出资50亿元成立的普天海油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正在加紧进行对电能存储贸易体系的研制,争取6月份可以拿出以“换电”为形式的电动汽车“加油站”样板,这将影响管理层对电动汽车电能存储贸易体系标准的制定。
中海油面临的竞争
结合上述情况,这个电能存储贸易体系在迎合国家利益的同时,为上游拥有“电”的企业创造了庞大的新市场和利益,而就目前来看,不光有电的,有销售网络基础的和有资本实力的企业都已经加入了竞争。与此同时,“上有电、中有钱、下有地”好像已经成为经营电能存储贸易体系的准入资格。
此前,《证券日报》就曾对
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与北京首科集团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北京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报道,该公司将主要利用中石化现有面积较大的加油、加气站改建成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
国家电网今年也开始在全国27个城市建设电动车充电站。前不久召开年度工作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表示,“国家电网2010年要密切跟踪电动车发展趋势,加快充电设施建设。”目前国家电网已经在上海、天津和西安等城市建设电动车充电站试点。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称,西安今年将开工建设4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和200个充电桩。
可以想象,中国石化旗下3万余家加油站、国家电网作为“电”的提供商,这些资源优势都是中海油所面临的巨大竞争压力。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