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在此次会议上,他要求落实冻猪肉收储计划,加快猪肉收储进度,适时启动对国家确定的生猪调出大县养殖户(场)能繁母猪的临时饲养补贴。
2007年,因疫情、饲养量减少等原因
,中国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引起通胀。此后,中央政府紧急出台补贴政策鼓励养猪,甚至吸引了美国高盛、网易CEO丁磊等进入养猪业。这不可避免的产生过剩,据农业部统计,截至3月底,全国生猪存栏为4.41亿头,超出正常存栏2100万头。此外,一些政绩导向的地方政府制订了庞大的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如果各省均按照公布的规划实施政策,根据推算,到2012年全国生猪出栏量至少是88154万头,比目前的生猪供给高出30-40%。不难看出,一些政策的客观效果是猪肉价格周期性波动。
通常,经济学上用“蛛网现象”来解释猪肉价格周期性波动。即市场上的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价格很高,交易量却很小,而在下一个时期,交易量剧增而价格暴跌,呈现周期性波动。蛛网现象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这种商品从生产到上市都需要较长的生产周期,而且生产规模一旦确定,中途不能改变,因此本期的产量取决于上一期的价格,本期的价格决定下一期的产量,导致周期性的变化。
自1985年放开肉类市场后,中国生猪市场开始呈现周期性波动,并经历了三个完整的波动周期,目前正处在第四个周期的波谷阶段。如此大幅震荡在其他国家较为罕见。主要是中国猪肉需求与供给的长期不稳定所致。在需求端,经济持续增长改变着国民膳食结构,并且猪肉消费存在传统的季节波动,再加上农民工(食堂)是猪肉消费大客户,价格也会受宏观调控政策的一定影响。而且中国也缺乏一个能够较为准确发现市场需求的行业机构。
在供给端,中国规模化养猪比重仅有40%,“机动性较强”的散养方式、无门槛的猪肉贩运等决定了市场具有羊群效应,投机性引起大起大落。中国目前存在明显的资本过剩现象,但规模性养猪的资本很少,主要由中国猪肉价格的不稳定性导致的,这种不稳定性除了周期因素外,还由中国处在一个发展中的市场决定。
在这一阶段,中国粮食燃油价格具有不稳定性,导致饲料成本与贩运成本波动较大,由于中国正处于要素重估特定时期,各种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如果成本提高而遭遇供应过剩,不可避免出现亏损和倒闭。对于生产周期较长的养猪业而言,减少规模化风险的前提就是需求稳定,市场需求的不可测阻碍了规模化发展。
以美国为例,自上世纪1980年代后期开始,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和大的猪肉加工企业之间用市场合同进行交易的方式被普遍接受,替代了先前的公开市场交易。以合同的方式规定了生产者交货的数量、交货的地点和时间,价格随行就市,消除了蛛网现象。美国能解除周期波动威胁,主要是美国市场猪肉需求进入一个长期稳定的状态,上下游可以预测一个合理的均衡数量。 中国市场足够大、区域差异明显、需求弹性大,没有机构对中国市场做出较为准确的预计,因此,只能靠通过价格引导,造成周期性波动。因此,实现供求平衡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政府应该制定长远的产业规划,促进一个成熟市场的形成。首先是要培育市场行业组织,让其能够发现和提供全国市场真实的供需信息,通过市场自我调节。在这一过程首先要打破区域市场的行政分割以及允许一个有地区性和全国性民间行业协会群体的存在。
其次,政府应该扶持大型养殖企业,尤其是通过政府补贴提供生产保险,来减少大型企业的风险,逐步过渡到市场的规模化供给,消除非理性的散户羊群效应冲击供给。目前,在中国只有一些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对上游生猪生产进行纵向整合,比如双汇、雨润、金锣等猪肉制品企业,因为,这既可以保障原料生猪的稳定供应,又能减少生猪价格波动对利润的影响。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粮食生产、养殖等农业领域仍然是小农状态;
农产品价格通过CPI对货币政策也会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工商业的发展。因此,中国应该制定一项庞大的农业现代化方案,改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率,确保国家农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