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谈股论金

马方业:沽空股指 把楼市资金撵进实体经济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马方业
2010年05月14日16:41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请勿转载)

  如果说2009年上证指数从1600点到3300点的制度性溢价行情,主要是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那么今年沪深股市的上涨动力,将更多依靠实体经济恢复与增长的实际情况。

  有关炒楼热钱“移情”股市的言论,近日甚嚣尘上。笔者也来凑个热闹,谈谈对此的一些看法。

  本轮这波20%左右的股市“下楼梯行情”,直接导火索是地产新政。股指期货的“巧合”上市日以及投机高手们的顺手放空“牵羊”,至多也只是“帮凶”角色。为什么呢?很显然,更为严厉的地产调控政策下,地产股及其债主银行股自然成了“震源”,同时产业链上的钢铁股、建材股等同样受到重创——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既然楼市熄火降温,资金巨量出逃,流出的资金会跑到哪里去呢?进股市,就成了想当然的一种逻辑,其主要依据就是股市与楼市间的“跷跷板”效应。不可否认,二者之间确也出现过这种现象,但现象与规律还不能划等号。就本轮房产控股与股市大跌的实际情况看,二者之间更像是“一条船”的关系:新“国十条”一出,楼市观望气氛立马升温,楼价也开始出现跌势;对应股市里的上市公司们,股价更是惨不忍睹。虽然地产龙头万科A相对抗跌,但像北京城建这样的公司,其股价居然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从高点时的19.17元狂跌至最低时的11.35元,跌幅高达40%多——要知道,北京城建今年一季度业绩高达0.365元的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同时也是京城地产龙头之一。楼市股市同步下跌,更印证了二者之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式的“一条船”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楼市资金介入股市,应该也逃不过受损的结局。从这个角度上看,那些鼓吹楼市股市并非“跷跷板”关系的人——也就是说,那些鼓吹流出楼市的资金注入股市说法的人——的确有点不太负责!

  今年股市交易第1天(1月4日),笔者曾发文称,中国股市将在经济最复杂的一年接受新定位。继去年创业板推出后,今年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三项金融创新业务再入中国股市,证券市场的环境将更趋复杂。特别是股指期货推出后,“精英散户”实际上主导了期货市场, 4个合约被当成股票来炒作,投机之风浓厚,套保本色难以真正发挥。但股指期货的推出,方向无疑是对的,因为有了对冲工具,过去那种资金推动型的股市,明显将受到遏制。从这个意义讲,仅仅靠楼市流出的资金补足,或加大股市场内资金的上涨能量,估计至少目前情况下,是难以抵挡有杠杆的期货市场所起的沽空力量的。

  为什么“精英散户”们非要沽空呢?一言以蔽之,就是他们把准了决策层与管理的脉搏。

  自去年年底,国务院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行“通货膨胀预期管理”,这个词在传统的教课书内是找不到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本身就内含“通货膨胀”,对其进行管理,少不了对相关资产的管理,楼市与股市会自然不会放过。对房地产泡沫的压制,其国家战略意义在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于节能减排和绿色GDP的需要,也在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需要;对股票资产的管理,更多的是实现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从而在做大资本市场的基础上做强中国资本市场。融资融券及股指期货的适时推出,在自然压低估值的同时,将为国际板市场顺利开设、营造低价低估值的价值投资新环境、从而确立好上海蓝筹市场的最终定位,进而为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作铺垫。否则,A股市场普遍的高价发行与泡沫,和国际板上世界级的低估值大蓝筹又会形成一个巨大的价格剪刀差,也会添加一个新的结构性失衡,这明显不利于市场健康稳定长远发展。因此,正在形成中的市场新环境,无疑将进一步封堵了部分资金(比如楼市流出的资金)借道股市并吹起股票资产泡沫的可能性。

  既然股市已经对来自楼市的资金有了风险意识,那么,这些钱出路何在?实体经济就是一个很好的出口。

  目前的中国股市,正在由资金推动型向价值推动型艰难转变,这一转变必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与成长,必然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阵痛性转型的成功。如果说2009年上证指数从1600点到3300点的制度性溢价行情,主要是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那么今年沪深股市的上涨动力,将更多依靠实体经济恢复与增长的实际情况。

  巧合的是,就在“政策退出”的大背景下,5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新36条”,即《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民间投资“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其中所涉及的投资领域囊括了包括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政策性住房建设、医疗及教育等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商贸流通以及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等社会各个重大方面。看来,在政府投资拉动趋于常态后,民营资本开始全方位接棒了。“政策退出”的当下,楼市流出资金正好可以伴随民营资金大量流入到实体经济。从经济层面讲,这样做的好处是防止中国经济二次探底,巩固正在复苏向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刺激民营企业在证券市场上大规模的资产重组新预期。因此,中国股市今年向好的基本面,应该说进一步得到明确。

  (作者系《证券日报》副总编辑)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思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