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民生杂谈

罢工需要正名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5月30日22:55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话的意思是说凡是都要先师出有名,然后才能名正言顺、言顺事成。但在实际操作当中,名正言顺这件事其实很是少见,往往落入说得做不得、做得说不得的尴尬境地。

  之所以先说这段话,是因为广州本田零部件厂 的“停工”事件。该厂的工人认为,自己目前的收入并不能让人满意,所以在统一了意见之后,采取了“停工”的措施,目的是要厂方答应涨工资,目标要求大概是每人每月涨500元左右。这个“停工”事件导致其他本田工厂也相继停工——这个倒是真的停工,因为没有配件了。在网上搜索图片可以看出,这些所谓“停工”的工人把守住了厂门,已经不能算是消极的停工。

  很多新闻机构提到这件事的时候,大致都用得是这“停工”两字,其实谁都知道那完全不是“停工”,根本就是“罢工”。就像报纸上现在说起“散步”,其实也就是游行而已。这么一个表面上的转折与委婉语,这个报道就很荣幸的面世了。直接要是说罢工或者是游行,估计与社会和谐有碍,很难得见天日。但这有什么区别么?说本田的工人是停工,难道就减弱了其争取自己权益的力度?说番禺市民去市政府散步,难道就改变了他们维护自己生存环境的决心?这种委婉语而道出真相的情况,或许可能在纸面上软化这些行为所代表的意义,实际上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

  但也不能说这种软化措施是完全没有效果的。在本田的罢工行动当中,因为担心受到报复,罢工的工人在罢工时都戴着口罩,也不肯推选谈判代表。但他们向记者展示厂方要求员工签字的“承诺书”。工人们说:“没有一个人在上面签字。”

  按说工人罢工抗议是再自然不过的权利,只要使用得宜,并不会造成社会真的混乱,倒是使得利益诉求有了一个发泄口、有了一片谈判的空间。但在这种刻意回避、刻意软化的状态下,罢工的权利反而成了一种暧昧难明的东西,最终竟然连罢工的诉求都没有办法达成协议——工人不肯推选谈判代表,这就无法使这种要求权利的行动走上正轨:双方通过谈判妥协,然后大家重新开始工作,接着创造社会财富。

  只有承认了工人罢工的权利,为其正了名之后,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要知道,强行压制或者弱化罢工事件本身只能得利于一时,只有制定了合适的流程与保证,才能使双方形成博弈与妥协,最终使得社会有一种动态的稳定。什么叫做与时俱进?稳定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因为社会基础在随时变化当中,稳定的条件也就在变化当中,而这个变化是要由博弈来完成的。

  在为罢工正名的同时,还要给工会正实——也就是让公会能够成为真正的工人组织。我们知道,工会在我们这里算是一级政府机关,国企的工会在车间一级就已经算是脱产的干部了,在三资企业或者外资企业,工会不是不完整就是资方一手操控,也失去了代表工人利益的职能。

  工会的组织与目的大概走过了几个过程。最早的时候组织工会确实是为了争取劳工权益,等到建国之后,一切都是国有、集体所有,工会本身存在的意义在理论上有所弱化,因为在当时的理论基础里,工人本身不可能与企业发生利益上的冲突,他们的利益与企业也是一致的,这其中还暗含着与国家利益统一的逻辑。

  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利益方日趋多元。不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当中,资方与劳方的利益有所分歧,就是国企当中,劳资双方也并非是利益共同体,依然有着巨大的利益差距。在这种状态下,显然原来的工会组织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架构上,都已经不适应新的利益分配的形成与维护。

  这个时候,重建新型工会组织已经是当务之急,如果不能建立适合时代发展的工会组织,使得代表工人利益这句话落到实处,工人自发的对抗活动依然会不断发生不说,因为没有了合适的组织与引导,被强制取缔固然容易一些,但变成燎原之势也有可能性存在。

  所以,为罢工正名、为工会正实已经是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视而不见的鸵鸟政策只能有效于一时,这个“一时”的甜头,最终会酿成大祸。
(责任编辑:田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