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随着在伦敦交易所上市的澳大利亚Altona Energy公司的一纸公告,中海油与其合资的30亿美元煤制油项目公布于天下。
公告显示,估值为30亿美元的南澳Arckaringa煤制油合资项目,由中海油子公司中海油新能源国际(澳大利亚)公司与Altona Energy公司共同投资
,中海油将持有该项目的51%股权,目前项目已获得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批准。
“中海油肯定是要走出去的,哪里有资源就到哪里去,这是我们近年的发展战略。”6月3日,中海油一高层人士回避了记者关于利润回报率的问题,仅表示海外投资制油项目是中海油海外战略的点睛之笔。
下注煤制油,且是投资于此前在此领域未有建树的澳大利亚,值得疑问的是,中海油这一次豪掷能赢回牌面几何?除了南非外,此前没有哪个国家在煤制油市场推广中获得成功。
“煤制油的盈亏平衡点是原油价格在每桶45-50美元之间,今天原油期货价格已达到75美元/桶,纵使经济二次探底,也很难达到50美元/桶以下,所以煤制油具有成本竞争优势。”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对此表示乐观。
但国际煤炭贸易专家黄腾则对项目的成功与否持有疑虑,“几十年来,国际油价大幅度波动,煤制油项目几起几落,美国、日本和德国煤制油项目还没有真正投入商业运行,只有南非Sasol(沙索)公司间接液化技术投入了工业运营,中海油能够成功吗?”
30亿美元押注澳大利亚
据记者了解,该项目是中海油首次在海外涉足陆上新能源项目,项目总体包括每年1000万桶煤制油(140万吨)、发电能力达到56万千瓦的联产项目,该项目的建设、投资和技术领域将由中海油负责。
“发展新能源是中海油近年整个发展的总体设想,风能、生物质能发电及各种制油项目是其中的重要组成,主要是通过其旗下的新能源公司运作,而海外业务的开拓近些年中海油十分积极。”广东油气商会副会长饶孝柱向记者证实,饶此前曾任中海油石油炼化立沙油品储运项目高级顾问。
据悉,南澳Arckaringa煤制油项目于2008年便已启动,当年中海油与Altona Energy已签署备忘录;2009年11月20日,双方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开发该项目。
姚达明分析,除却成本优势外,中海油启动澳州煤制油项目主要基于两大因素考量:国内煤制油项目政策袋子两年前已收紧;中海油上岸后需要扩充油源。
2008年,鉴于国内煤制油项目的疯狂上马局面,国家发改委紧急三次下文,叫停全国煤制油项目,仅有神华煤制油项目获得最终批准;2009年12月30日,发改委产业司副司长李宁宁表态,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产业今后三年也不再安排新的试点项目。
在国内空间收窄之前,2007年5月,中海油正式上岸,成立自己的加油站进军成品油零售市场。“中海油只有惠州中海壳牌一个炼化厂,无论从资源,还是从网络拓展及销售层面,都不具备太大优势,而在国内煤制油项目紧急刹车的前提下,进军国际市场是上佳选择。”姚达明说。
前述中海油人士表示,新能源公司是中国海油类似煤制油等新能源战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归口管理中国海油新能源业务,同时也是中国海油新能源产业的孵化器”。
煤制油争议尚存
对于中海油控股参与30亿美元投资南澳Arckaringa煤制油,业内不乏争议,而这种争议的背面则是煤制油的历史与赢利前景。
作为反对派,黄腾称:“1吨煤制油需要消耗8-12吨的水,还伴随着巨大的污染。”惟一一个煤制油成功国家南非,是因为种族隔离遭遇国际制裁得以发展煤制油,其间伴以政府补贴“救济”,方得以发展到今天规模,“但是看看现在南非煤制油出口多少呢,而世界上除了南非,又有哪个国家的煤制油项目获得成功”。
除去南非,世界煤制油项目主要集中在中国和美国。其中,中国已经有6个项目投产或即将投产;美国有十多个项目仍在规划讨论中。印度、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仅处在考虑阶段,尚未进入规划盘子菜单。
事实上,以目前神华集团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境内的项目为例,其世界第一套108万吨煤直接液化合成油装置于2008年12月31日投入试生产,但随后于第二年7月才再次开车试运行,今年一季度煤基合成油产量仅为1.5万吨。
李宁宁坦言,神华100万吨煤制油项目,虽然做了十多年,但2009年也仅出了几万吨汽柴油,“要达产还需要很长时间”。
作为中国煤制油行业津津乐道的成功范例,沙索中国公司副总裁徐海龙在这样的光环下却格外慎重,“与煤制气项目比,煤制油投资更大,如沙索宁夏间接液化项目总投资就将达560亿元。而且,煤制油还具有高技术、资源占用量大等特点”,应该谨慎对待煤制油行业的发展。 与国际上企业的低调相比,国内企业除却在国内运作已有的煤制油项目外,在国外亦多有布局。神华一负责人在4月13日表示,神华已经在俄罗斯建成世界首条投入商业化运营的煤炭直接液化生产线,目前年产108万吨,实际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副院长杜铭华相信,不能立足于现今看待煤制油的市场前景,“从长期来看,如果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捕集成本,煤制油的毛利率将至少保持在30%以上。如果国际油价保持100美元/桶,煤制油的毛利率将超过50%,这对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会产生很大冲击。”
但黄腾、东方证券等一干人士则坚持了对煤制油前景的悲观预测。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神华的煤制油成本是50美元/桶,再加上运输及渠道销售成本,“与普通油品相比,显现不出多少竞争力”。
“俄罗斯、澳大利亚石油价格都比较低,运回国内又有一个运距的劣势;国际油价起起落落,煤制油数十年来都没有形成有效的价格竞争力。”黄腾对此苦笑。
在姚达明看来,原油进口已占国内市场一半以上,故此需要煤制油作为调节补充,“不占主流”。中海油的南澳Arckaringa煤制油一旦投产,或部分在澳大利亚销售,更大部分投向国际市场,“成品油从长远来看,蛋糕是供过于求的,这时候则主要看成本,中海油需要解决两块成本:挖煤的成本与煤油的成本”。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