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中国与世界

央企海外并购热退烧 对外并购自查结果月底上报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陶盈舟
2010年06月05日11:21

  对掌握着中国大部分经济命脉的中央企业而言,在经济危机未完全解除的情况下,怎样为国家经济做贡献呢?最好的办法或许是不要再盲目向海外撒钱搞并购了吧。

  之前几年,央企“你追我赶”的海外并购终于引起了国资委的重视。

  自5月10日国资委下达《关于开展中

央企业对外并购事项专项检查的通知》至6月4日已近1个月,《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在2004-2009年有过海外并购的央企,目前正按照要求对并购项目进行自查,且自查结果将于6月底上报国资委。根据上述通知,7月份国资委监事会将选取重要并购项目深入检查,8月份监事会将组织若干专项检查,且重点抽查部分央企。

  这一举动对2009年开始就一直积极鼓励和倡导央企做强做大,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扩张的国资委而言似乎预示着,央企大把花钱将人民币投到海外市场不计回报的时代已经接近尾声。

  国资委开查央企对外并购

  事实上,对央企的并购重组,国资委向来都非常支持。

  5月25日,鞍钢集团和攀钢集团宣布双方的重组已经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的通过,重组后的“新鞍钢”成为全国钢铁行业的老大,位居全球钢铁企业第二位。

  此前几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也被外电传出已经收购荷兰皇家壳牌有限公司旗下叙利亚子公司——壳牌叙利亚油气开发公司35%的股份。据悉,这家公司拥有的三个生产许可证可以帮助中石油获得40个油田,也就是相当于壳牌2009年每天2.3万桶的产油量。

  几乎同时,中国中化集团也达成了一笔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海外并购,消息人士透露,中化国际的母公司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已经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达成了协议,计划以30.7亿美元的对价购买该公司位于巴西海上的Peregrino油田40%的股权,收购所支付对价的估价基准日按照2010年1月1日计算,但最终价格还将按照并购的惯例进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专项检查中,由国务院国资委主导的央企之间并购、无偿划转、企业对外非控股投资以及内部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都被排除在外,这也意味着,检查的方向并不包括鞍钢攀钢这种央企间成功的重组。

  实际上,早在国资委明确提出要努力培育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这一方向后,众多央企就纷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并积极通过海外并购谋求境外扩张的机会。表面上看起来,在政策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包括央企在内的中国企业近年来并购的数量的确值得称赞,来自清科集团的统计数据表明,在2009年中国并购市场完成的十大交易中,仅央企就占据了八席。

  但问题是,这些由央企主导的诸多重大海外并购事项中,尽管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但在市场资金流动性降低和加息预期的背景下,央企的并购资金却大多有着充分的保障——与吉利汽车27亿美元并购沃尔沃尚需拼命借助国内外各种渠道融资不同的是,中铝集团为了高达200亿美元的并购,一早就从建行工行、农行等主要国内商业银行获得了接近1000亿人民币的综合授信。而当资金链吃紧时,国开行又成为其坚实后盾,为其牵头融资,明显“不差钱”。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是否有充裕的资金,将直接关系到企业海外并购活动的数量和规模。”清科集团的研究人员如是说,但并购后企业的发展情况谁也无法保证,或许这也是国资委下决心加强央企海外并购风险的原因之一——随着2010年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以及海外资源性公司财务状况的改观,央企出海的并购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花了大价钱却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恐怕是国资委不愿看到的。

  《华夏时报》记者发现,在这份国资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中央企业对外并购事项专项检查的通知》中,国资委要求其下属企业,统计调查从2004年-2009年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对外并购情况,并根据提交上的各项指标来判断并购实施的效果,从而推动企业进一步规范并购行为,加强风险管控,健全完善管理制度。这就意味着,一味赶潮海外投资的央企们或许再次斥巨资并购前需要更多考虑风险和盈利的问题。

  国资委这一举动与海外并购环境的变化不无关联,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央企抓住海外资源价格下跌抄底的机会频频出手并购跨国公司。

  投机性并购列入核查内容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专项检查是专门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国资委成立以来中央企业对外并购情况而开展的,也就是说这是国资委首次对央企的并购事件进行统一检查,包括央企在对外并购的战略方向、决策程序合规性、资产评估的规范性和收购价格的合理性、并购后的运营情况、风险乃至并购的成效都被列为考察的主要内容。为此,国资委给出了4个月的时间,包括企业自查和国资委的核查。

  “国资委这样的专项检查并不排除只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作为监管部门,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管理作用并非只是空架子。”安邦集团分析师徐斌向记者如是说。

  事实上,无论是刚刚开始的全国县级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还是此次央企对外并购事项的专项检查,甚至前不久78家非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勒令退出,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彰显了国资委这位家长管教无方而又无可奈何的态度。

  早在2009年7月,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全球智库峰会”上就曾意气风发地指出,国资委将努力营造环境,支持中央企业的跨国并购。此时也正是央企大踏步出海的时候。根据清科集团的数据,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并购市场与2008年同期相比,跨国并购事件的数量下降了40.9%,但并购总额却增长了178.5%。“这主要是由于二季度中国石油、中国五矿等企业在海外的巨额收购提升了跨国并购的平均金额所致。”清科集团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但并购事件和数字的增加却没能掩饰其存在的问题,“其实央企的海外并购看起来得到了很多,但实际上我们往往付出的更多”,徐斌表示,之所以这样与其国企的背景密不可分,当并购资金有国家保障时,这些企业在对外扩张时更多考虑的是成功与否,而并非并购后的盈利与运营情况,“因为并购成功与否往往意味着企业是否得到政策更多的支持甚至管理层的升迁”,同时,“央企的特殊性也使得其在国内的企业并购占据先机,因此他们在应对风险能力方面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

  而国资委似乎也已经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并将企业是否存在投机性对外并购事项等内容一一列入了检查内容,甚至还包括企业是否开展详尽的尽职调查;是否存在违规操作行为;是否有胜任的专业管理团队实施对外并购过程及实现并购后的有效整合,是否实现了提高收益率、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追求稳定发展、获取核心资源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等并购目的等等。

  

(责任编辑:黄珂)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