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国家相关法规要求风电必须全部并网;另一方面,地方“化整为零”大规模建设风电场,规模远超预期,电网的并网设施跟不上实际变化,国家电网风电并网陷入“两难”的境地。
上周在吉林长春召开的风电发展工作座谈会上,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当前风电建设同质化的问题非常严重,对于风电的认识还是非常简单,地方政府要求全额上网,然而却忽视了风电技术的进步。
近年来,中国在风电开发方面成就显著,超过预期和计划目标,尤其是在“十一五”规划期间(2006~2010年),风电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原本预计2020年才能达到3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结果到2009年底已达2412万千瓦,政府不得不将2020年的规划调整到1亿千瓦。
2009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三,而市场增长速度之快使其有望在未来几年跃居世界第一。
不过,这种快速发展也一直伴随着争议前行。在风电发展工作座谈会上,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就抱怨,有很多地方审批的4.99万千瓦的风电场建设,国家电网并不清楚,无法进行配套建设。
目前中国风电建设项目的审批规定是,5万千瓦及以上规模,需要国家发改委审批;而5万千瓦以下项目,则由地方政府自行审批。
舒印彪说,在规划建设方面,存在部分省(区)风电发展规划不确定、经常调整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无所适从,风电场与电网建设不协调。
“现在缺乏强制性的风电并网国家标准,并网检测和风电场风功率预测等基本没有开展,最主要的是支持风电发展的配套政策需进一步完善。”舒印彪称。
大规模的风电发展并没有因为规划和政策的变化而放缓速度,吉林省常务副省长竺延风在上述会议上称,吉林今年规划是400万千瓦,2015年达到100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2000万千瓦,吉林也在考虑外送,变成供方市场。
“对一些可成片开发的风电项目,将规模化大为小,化整为零,降低了风能资源的有效利用性以及项目的规模效益,个别地方甚至存在未核准就开工现象。”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民浩称。
王民浩说,风电规划考虑资源和工程建设条件较多,对电网研究相对欠缺,现有的电源结构、电网输配能力与风电发展规划难以适应,加之一些地方不考虑电网建设周期,风电发展不按规划执行,电网建设进度难以满足项目的总体建设要求。
另外,国内关于风电对电网的影响研究依旧薄弱,对风电的调度和运行缺乏有效的对策和措施,王民浩也承认,部分地区存在弃风现象。
王民浩同时提出,中国风电目前依然存在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接网难等问题,需要国家在投资、税收和技术研究等方面予以支持。
国家能源局近期宣布,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工作正式展开,这意味着国家即将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现在业界担心的是,中国风电机组制造业还存在核心技术缺失、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风电产业资金多集中在低水平的风电场项目建设和设备制造商,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王民浩说,在风电场招标、建设施工、竣工验收、安全运行、风电机组设备制造和检测认证等方面仍缺乏相关的配套技术规范和标准,特别是目前国家正在准备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海上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和建设施工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亟须制定。
在吉林风电工作座谈会上,国家电网拟全面实施对风电上网的严格准入,并且正在将其行业标准推动上升为国家标准。
“就算这个标准国家最后不采纳,现有的问题必然促使国家会在短期内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来约束当前的发展状况。”一位参会的电力公司高层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亦如此表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