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银联VISA“恩仇录”:双方筹码决定博弈结果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0年06月11日14:00
  近日VISA和银联之间的对战闹得沸沸扬扬,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已成为大家的热议话题。毕竟,现在的城市居民,谁的手上没有一张信用卡?但是注意到信用卡开头数字,并了解其代表的含义,恐怕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然而,VISA的一纸公函,令很多人突然发现,即使是同 时印有银联和VISA字样的双币信用卡,只要是以“4”字开头就意味着选择了其交易将通过VISA的支付网络进行处理。如果在海外消费刷卡或是取现,消费者就要为此承担两次汇率波动的风险与兑换的费用(先将消费的港币金额换算成美元,再换算成人民币进行还款),还需要承担1.5%的货币兑换费用。据测算,国内将有超过5000万张信用卡将为此受到影响。

  而此前,只要持卡人声明走银联通道,银联就会根据当日的港币对人民币的牌价,在账户中直接扣除相应的人民币数目,无需兑换手续费用。很显然,这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是最为经济实惠的付款方式。

  一切的改变只源于,VISA国际组织近日向全球会员银行发函要求,从今年8月1日起,凡是在中国大陆境外受理带VISA标识的双币种信用卡时,不论是刷卡消费还是ATM取现,都不得走中国银联的清算通道,否则VISA将重罚收单银行,第一次将罚款5万美元。如果收单银行再犯,每月将罚款2.5万美元。

  消息一传出,立刻被视为全球银行卡大佬对全球最大市场银行卡大佬的一次挑战。VISA和银联也即刻被推上风口浪尖,一场公开博弈就此开始此情只待成追忆

  此刻,被看做是中国银行卡对手的VISA,可以说是中国银行卡业的“拓荒者”。

  早在在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之前很长一段时间,VISA实际上担负起了中国“银行卡教父”的角色。1993年,VISA组织在北京开设代表处时,中国银行卡行业还处于“蛮荒时代”。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VISA和万事达两大国际品牌一直是中国银行卡市场的领路人和培育者,包括建立中国第一家银行卡研究培训中心,投资数百万元设立VISA奖励基金,培训了数以千计的中国内地银行卡系统的员工。中国第一张银行卡就是中国银行于1985年发行的VISA卡。

  2002年3月,由80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银联。三个月后,银联加入VISA和万事达,成为其签约收单机构。此后VISA对银联的扶持又继续了很长时间。就连银联的规章制度,都是按VISA英文版翻译过来的。

  一个2005年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我国使用以4字开头的VISA标准和品牌的银行卡达2.8亿张,而以6字开头的中国银联卡当时仅为8600万张。

  “要做中国的VISA。“这是中国银联在成立大会上的誓师宣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银联正在一步一步实现曾经立下豪言壮志。2007年上半年,银联标准卡发卡量进入爆发性增长阶段,交易量持续激增。截至2009年底,银联境外发卡总量为700万张,境内发卡量则超过20亿张。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中国银联在VISA这位名师的带领下,开始逐渐成长壮大,在中国境内甚至包括港澳台,其风头更有盖过师傅之势。

  此时的银联,和VISA也早已由师生演变为对手。

  2003年下半年,银联提出希望借助VISA或万事达的全球网络,让8亿张人民币借记卡走出国门,却遭到了二者的反对,他们均以不符合国际标准和当初协议为由表示拒绝。

  银联被迫单干,隔阂也由此而生。中国银联认识到,曾经亲密的师生已经成为商战中的对手。如果不发展自己的品牌和标准,就注定只能成为区域化支付清算组织。2004年,银联开始国际化的艰难跋涉。

  而在寄望于通过入股中国唯一的支付清算组织——中国银联,获得内地银行卡共享网络资源的愿景破灭后,VISA选取了以合资组建公司作为落地中国市场的次优选择。在一张VISA卡上显示双币标识,也成为VISA在中国市场上的特例。

  直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双方的矛盾进一步升级。由于VISA是奥运唯一支付服务赞助商,银联标准卡被拒于奥运现场门外,而VISA单标识奥运卡同样在银联渠道遭遇“说不”,由于不能经银联渠道而只能经VISA渠道支付结算,商户被迫提高扣率,需多交15%-20%的手续费。

  2010年3月,美国三大信用卡公司———VISA公司、美国运通公司和万事达卡公司要求美国贸易官员采取行动,迫使中国开放信用卡市场,并声称会就信用卡准入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投诉,此事导致双方矛盾进一步尖锐化。近一两年,中国银联开始停发与VISA合作的双币信用卡,但与万事达仍保持合作发卡关系。

  此次,VISA公开叫板令双方矛盾公开化,曾经的亲密师生关系就此荡然无存,往事只能成为追忆。

  VISA公然叫板的背后

  中国有句老话: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这显然已成为VISA的难言之痛,身为全球银行卡组织的老大,在中国市场培育投入多年,但始终处在中国高达4.93万亿人民币(约合7227亿美元)的支付流程市场之外,尚未建立完整的发卡持续。

  眼看银联加速扩张版图,VISA似乎已经再难以容忍其日渐做大。

  据记者了解,VISA等国际卡组织并不能从双币卡境内业务中获得收益,因为国内人民币银行卡清算网络仍然维持银联独家运营状况;另一方面,双币卡的境外交易还面临着银联在海外的“通道”竞争。由于刷银联卡无需兑换费用,降低成本,中国出境游客基本都将银联卡作为首选支付工具,令VISA、万事达双币卡的海外收益大受威胁。 中国银联今年年初发布的一则数据显示,2009年境内银行卡跨行交易保持增势,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分别达到69.4亿笔和7.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7%和66.8%。

  “你不让我铺国内,我就不让你铺境外”!分析人士认为,利益之争是VISA封杀中国银联海外渠道,以逼迫中国开放国内银行卡渠道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中国银行卡清算渠道并不开放,几乎由中国银联垄断,VISA虽然在国内拥有较多用户,但始终无法在此地建立一套完整的发卡程序;另一方面,随着中国银联不断扩大境外市场,VISA在境外市场的业务也很难找到平衡点。万事达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

  近些年,银联网络铺进速度惊人,已延伸到境外90个国家和地区。

  记者感受深刻的是,2009年间,每星期甚至每隔几天,银联开通某国或某地区的新闻就会发至邮箱。最近,银联密集与美国夏威夷以及英国一家银行卡收单机构签订了协议,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网络已覆盖英国全境,扩张之速度不容小觑。

  与此同时,银联打出“境外刷卡消费,境内人民币还款”的旗号,为境内持卡人节省货币转换费,受到国内持卡人的支持。目前银联在90个国家和地区开通网络,基本实现了中国人走到哪里银联卡就刷到哪里。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银联境外受理商户、POS和ATM累计分别达到55.7万户、69.8万台和71.9万台,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8%、29%和23%。全年银联卡国际业务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为3436万笔和1083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3%和62%。

  银联在境外市场的壮大,恰是VISA不愿看到的。其此番高调向银联施压,正是出于对银联近年来快速扩张的担忧。

  “VISA真是很傻很天真。”钟伟这样为VISA的行为定位。

  他认为,VISA当初认为双币卡可形成“银联主(境)内VISA主(境)外”的赢利模式,但这一预期如今显然落空了,中国大陆的持卡人在境外消费时仍倾向选择手续费更低的银联通道而非VISA通道。不仅如此,中国银联在境外的扩展速度十分惊人,目前的结算网络已拓展至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VISA始料不及的,他们不愿意看到中国银联坐大。钟伟表示,深层次的原因在于,VISA想借此举打开中国境内市场。

  就在VISA公开叫板银联之际,全球卡组织排名仅次于VISA的万事达对此保持了出奇的沉默。记者就此事致电万事达,万事达表示对此不予置评。这或许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毕竟(VISA和银联)两个大佬相争,明确表态支持任何一方对其都不利。”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这样表示。

  另一大发卡机构、日本最大的信用卡发行者——JCB(日财卡)方面表示,这是银联和VISA之间的争端,JCB无权对此发表评论。不过,JCB目前暂时没有类似VISA改变清算通道的想法,现阶段还是建立在与中国银联合作的基础上开展业务。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3月底,双币种卡占信用卡发行总数52.6%。“银联、VISA”占卡片总数的27.4%;“银联、万事达”卡占卡片总数22.1%;“银联、运通”卡和“银联、JCB”卡则分别占卡片总数的1%和2.1%。可见,VISA市场份额明显高于万事达等其他外资卡组织。

  双方筹码决定博弈结果

  在VISA公开叫阵之后,银联声称VISA无权单独对“银联、VISA”双标识卡持卡人选择境外支付通道做出限制,标识双方均有责任和义务为持卡人提供境外受理服务。任何一方都无权单独对持卡人选择境外支付通道做出限制,持卡人拥有选择境外支付通道的权利。

  此后,VISA和银联双方均再无声息。

  公开对阵一周之后,中国银联与VISA的僵持似乎出现了一些缓和的迹象。VISA组织中国区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由于中国香港、澳门均属于中国领土范围,因此在港澳刷卡并不算海外交易,仍可走银联通道。

  彼时的银联和VISA双方各自拥有谈判的筹码。作为中国银行卡唯一的卡组织中国银联拥有国内银行卡清算渠道,但从全球市场份额占比看,VISA约占60%,万事达约占30%,其他组织仅占10%。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任何一家想靠自己的力量,最后可能都不能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他坦言:“银联在国内虽然是老大,但要想靠自己在国外大规模建设结算通道,既要花大投资又要花大力气。而同样对VISA,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威胁银联,也未必就能达到目的。”

  他分析认为,这种封杀只会导致两败俱伤,最终结果是客户利益受损、中国银联海外渠道收入下降。而客户利益受损会带来VISA国际组织的持卡人流失,最终使得其利益也受到损失。造成VISA、银联、消费者三输的结局。VISA应该与中国银联特别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通过磋商来达到目的,而不是利用其国际信用卡渠道的强势地位,拿起“大棒”,动辄封杀来威逼中国。同时,必须明白,中国银联发展很快,网络已经延伸到境外90个国家和地区,很难封杀得住。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目前信用卡推广力度很大,客户选择余地非常多,此次VISA封堵银联的海外网络,银联自己发展的商户和走MASTER渠道的商户并不受到影响,而目前走MASTER渠道的持卡人非常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银联一边大力发展国际业务,拓展国际市场,另一边国内卡清算渠道又不开放情况下,走向海外能够走多远是一个问号。长久下去受到诸如VISA封堵是意料之中的。毕竟开放是双方、双向的,让利只能是一时而不能是一世。

  事至于此,各方均在猜测势态将如何发展。比较盛行的说法是,中国银联将用自主研发的金融IC卡PBOC2.0芯片卡,借此封杀VISA。一位接近银联的人士对记者称:“这纯属媒体猜测。银联要想封杀,现在就可以,何须借用IC芯片卡。”

  “目前双方还没有新的进展,但最后可定要坐下来谈。”该人士对记者表示:“双方对决肯定是两败俱伤,毕竟VISA想彻底打进中国市场,银联也需要走出去,双方都有各自的优势和诉求。不过,现在很难预知最后谈判的结果,毕竟这涉及到各自很大一块利益。不否认有撕破脸的可能。”(记者 徐思佳)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思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