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电子支付下的金融新危机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余晨
2010年06月22日12:11

  金融危机的尘埃仍未散尽,美国《新闻周刊》撰文认为,互联网对此次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为“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次灾难”;最近,在中国,美国电子商务网站eBay旗下PayPal与中国银联的合作,又引发了“可能导致中国未来战略资产流失的潜在后果”的讨论。

  互联网会否真的给中国金融业带来危机?这本身是一个伪命题,互联网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它之于应用,依然是把双刃剑。

  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互联网对于经济的作用毋庸赘言。从门户网站到网络游戏、从搜索到电子商务、从机票到在线保险、从撮合交易到电子支付,互联网的功能性应用无处不在。目前,我们看到,互联网的应用,已经完全浸入了个人生活、政府服务、商业企业和其他行业。

  然而,仅在这个层面上讨论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最深度的应用,应当在于在线交易以及由此产生的信息和由交易信息体现出来的商业逻辑,之后是经济规则和走势,而这些,事关经济安全,至关重要。

  以PayPal与中国银联合作的案例来看,它为何会引发人们的担忧?人们的讨论依据是,如果PayPal控制中国互联网对外支付平台,那么其将可以准确地掌握用户的个人信息、消费习惯、消费能力,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社会网络,占据电子商务的制高点。互联网是一个高效工具,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以让企业以全球的战略眼光和手法来配置全球资源,互联网同时也能反映商业逻辑和金融逻辑乃至经济趋势,通过整合应用让人们洞察过往和未来。

  这并不抽象。举例来说,金融服务业如何控制个人信贷风险?国外金融服务机构的工作模式是,把简单的服务界面留给个人消费者,而把复杂的后端平台留给自己,通过技术手段、逻辑手段解决问题,规避风险;在发展中国家的小额信贷市场,已经开始有创新者通过监控个人的消费支出和动态来规避信贷风险;在电子支付领域,则可以通过企业的商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往来判定其信用等级和偿贷能力。

  尽管互联网上拥有海量信息,却缺乏有效的整合。这是美国《新闻周刊》的观点,在他们看来,避免下一次危机的方法之一就是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整合信息的能力。“互联网一定是把双刃剑,助长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也一定能够成为解决该危机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要在技术手段帮助下让金融市场更加安全。”这对于中国互联网和中国经济同样适用。

(责任编辑:何华)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