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士康如能将重庆工厂的管理模式延伸到全国其他厂区,业内认为这是代工企业放弃土地红利,进行真正调整的一个开始。这将让其提升核心技术实力,或从产业链暴利的上游寻求利益平衡,从而让产业链更加健康 ]
遭遇“跳楼门”的富士康,眼下仍是各地方政府争相拉拢的对象。昨天,在尚未正式签订协议之前,河南及天津均传出富士康即将在当地建厂及扩建的消息。如此密集的建厂消息加上近来深圳工厂招工渐稀、富士康外地工厂紧急招募的动作,看起来富士康正在打一套组合拳:一是借迁移摆脱布局过度集中于华南的危机;二是转嫁运营成本。
协议未签先招人?
河南省鹤壁市政府网站的招工信息表示,鸿海集团旗下富士康将在河南建厂,预计招募30万人,近期将需要10万人到富士康培训实习,以等待该省工厂建设完成返回当地工作。鹤壁富士康项目招工负责人昨天还向一家网媒表示,当地的工厂6个月内就要投入使用,园区面积将达50平方公里。不过《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就此求证时,对方表态谨慎。昨天,鹤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部人士对本报先说有招人计划,接着又说当地“也可能不建厂,很多都还不确定”。
随后,就招工以及设厂一事,河南省发改委一位人士对本报表示,目前一切都在协商中,并没达成明确协议。当记者询问富士康如不在河南建厂或只建小厂,招来的数万人如何安置时,对方则称不知情。
不仅河南,天津也传出富士康要大规模扩建原有工厂的消息。外电称,富士康准备将一部分苹果产品代工装置生产线从深圳转移到华北和华中。富士康还向苹果提议了两个生产地点:一是华北的天津,该公司在那里已有一家工厂;二是华中的河南省,这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地方政府正出台各种招商激励措施。
业内人士认为,富士康此举跟成本上升有关。此前在发生一系列工人跳楼事件后,富士康的大部分员工获得了加薪承诺。而为遏制成本上升,富士康曾向苹果要求转嫁部分被提高的劳动力成本,未能得到积极响应。据接近两家公司就明年订单举行年度谈判的富士康高管表示:“苹果现在更愿意使用一些新的地点。”
然而,富士康北迁工厂之事并没有得到富士康的确认,富士康(天津)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昨天向本报表示不知情。外电则引用鸿海集团发言人的话称,富士康已在河南设有小规模产量的工厂,未听闻有大规模迁厂到河南的计划。
不仅如此,网友也对富士康北迁工厂提出了质疑,有网友对富士康北迁能否真正降低工资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表示怀疑,称北迁会带来物流成本、工业配套成本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
事实上,此次河南鹤壁市招工信息上开出的工资待遇跟目前富士康深圳工厂的待遇基本相同,招工信息称:入职基本工资不低于1200元/月,月平均综合收入在1600~2300元;入职进行三个月考核,考核合格者标准工资不低于2000元/月,月平均收入在2500~3000元。既然工资上并没有减少,北迁如何能降低成本?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富士康在河南设厂,河南可能给出优厚的招商引资待遇,这才是吸引富士康的真正原因。
目前,富士康在深圳雇有45万名员工,占集团在大陆员工总人数的一半,鸿海董事长郭台铭曾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要管理如此庞大的员工很不容易。
寻找健康成长空间?
富士康大陆运营中心为深圳,当地电视、手机及消费电子为核心的制造业集群为它提供了良好的配套。但深圳属沿海一线城市,十多年前布局时,面对大开发的特区它尽可享受土地、人力及其他各种税收优惠,加上适应了产业发展趋势,富士康很快成为全球电子代工业的“老大”。而眼下的深圳与1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早在2008年年初,深圳便传出将“组织”、“鼓励”制造类企业向西、向北迁移,甚至还有不少补助。而外迁不是富士康一家面临的现状。早在2006年,苏州已有类似苗头。当年全球主板巨头华硕试图壮大代工制造,但苏州工业园很难满足它几千亩土地的要求,只能补充250亩左右的土地。因此华硕频频与当时的上海南汇区(目前已并入浦东新区)谈判,最后落地南汇。此举曾让苏州难堪又无奈。
因此,即使员工悲剧与加薪没有出现,富士康的迁移似乎也在预期之中,只不过两大话题加速了它的到来。
北迁确实能为富士康带来成长空间。比如河南鹤壁早就建起工业园区,一直在招商。而河南人口众多,原本就是富士康工厂主力军,据说占其员工的十多万。如果迁去,大致能填补二次加薪后的利润损失。
不过,业内认为,即便河南、天津两地工厂建设完毕,富士康也不可能在6个月内完成迁移,因为产业配套不够完善。
另外,富士康北迁后可能的新动作是,效仿重庆工厂让厂区与宿舍区分离。这种管理模式上的变革,首先可最大限度消除代工企业的运营封闭性,增强商业伦理观念,让员工融入社区,多接近家庭,释放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当然,这也能减轻富士康部分运营成本。其次还可使其商业地产开发效应大增。过去十多年,众多大型台企均是以工业项目投资捆绑隐形住宅、商业地产运作(隐形的住宅、商业地产指工厂内占据厂区大部分面积的宿舍及其他非生产环节的活动场所),许多工厂落地多年,仍有大片土地没有开发,且已增值不少,已开发部分则以商品房名头兜售给员工,部分厂区甚至租赁给合作伙伴来经营。
富士康如能将重庆工厂的管理模式延伸到全国其他厂区,业内认为这是代工企业放弃土地红利,进行真正调整的一个开始。这将让其提升核心技术实力,或从产业链暴利的上游寻求利益平衡,从而让产业链更加健康。
不过,一位对富士康研究多年的业内人士说,富士康目前北迁的动作或许在延续过去的策略,即不断释放消息,让地方政府为招商互斗,从而坐收渔利。而大招工则不排除假借投资建厂旗号,应付产能需求。此外,即使在上述两地落户,它也会继续寻求成本缩减之道,富士康有的是商业手腕。
(责任编辑:黄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