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下半年紧缩调控空间缩小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0年06月30日13:44

   重大调控政策近日密集出台。先是央行宣布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随后财政部、税务总局又发布对406种商品取消出口退税,不少分析认为这是各项调控政策逐渐回归常态的信号。从信贷政策、产业政策、房地产调控、地方融资平台治理,再到汇率政策、退税政策,预期中的“政策靴子”一个个落地,下半年继续实施紧缩调控的空间已经明显缩小,宏观政策导向将从外需转向内需,从投资转向消费。

  近期国内外经济运行给汇率政策和退税政策回归常态化提供了难得的时间窗口。第一,外贸形势已经企稳回升,基本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正常水平。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工业制成品、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回升迅速。5月份我国出口更是同比增长48.5%。而用工短缺和工资上升表明劳动力市场仍然是卖方市场,即使外贸政策调整也不会令就业受太大影响。

  第二,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时机已过。近期美元持续强势使人民币对欧元等其他货币被动升值。我国对其他国家的出口竞争力被削弱,没有必要盯住美元以保出口。

  第三,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从2008年6月开始我国连续七次上调出口退税率,这只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非常之举,“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大方向并未变化。

  在实际的操作措施上,温和可控的紧缩调控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逐步实施。在去年上半年信贷创出历史天量之后,下半年信贷政策开始发出收紧信号。去年8月国务院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产业调控也有序展开。今年年初以来,监管部门控制新增信贷,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在事实上收紧了货币政策。4月以来,房地产市场一系列调控政策、清理地方融资平台等将调控推向高峰,资本市场转而进入下行通道。近期重启汇改、取消出口退税,更彰显结构调整重回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目标的方向。

  去年下半年以来,从宏观到中观的紧缩政策得以密集释放,调控压力已明显缩小,今年下半年管理层再出紧缩政策的空间已不大。首先,紧缩政策也需考虑内外部环境。一方面,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风险还未完全释放,全球经济复苏具有不确定性。外需对出口的影响最早也要到下半年才能显现,出口能否持续回升仍存变数;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也面临“二次去库存”的风险,部分先行指标显示经济增速有回落势头。

  其次,政策应保持连续性。假如紧缩力度太大,有可能导致公共项目挤出私营部门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挤出制造业项目,虽然制造业产能过剩可能消失,但将为2011年控制通胀带来压力;同时或导致新建或在建项目被迫停工,引发不必要的银行坏账问题。基于此,下半年更严厉的楼市调控措施出台的可能性减小,加息预期也已经减弱。

  应该说,近期发布的调控政策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紧缩政策有相似之处,目的都是为了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由外需转向内需,由投资转向消费拉动,这也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部分。为对冲一系列政策的紧缩效应,政策导向将“由外向内”。符合转型期长期性、结构性的政策,如医疗卫生体系、社会保障制度等将继续完善,尤其是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有望数月内公布,这将对国内消费起到长远的带动作用。一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消费刺激政策可能将延长或新增,包括汽车、家电消费优惠等。另外,大城市地铁项目、高速铁路与公路网络、边疆口岸、农林水利及其它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也将成为拉动内需的热点。

(责任编辑:钟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