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基金高管离任审查出笼 董事和托管部高管被审查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0年07月13日17:26
  新快报讯 证券时报记者独家获悉,监管层日前向基金公司和托管行下发了《基金行业人员离任审计及审查报告内容指引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引》),指引对基金公司关键人员离任审查要点进行了详细规定,同时,基金公司董事包括独立董事、基金托管行托管部总经理、副总经 理也被要求接受离任审查。“拍屁股走人”将彻底成为历史,监管层已下决心对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等关键人员的离任审查要点进行规范。

  违规行为是监管重点

  早在2004年9月,监管层就要求高管和基金经理离职要进行离职审计或审查,但当时并未对审查的具体内容进行规定。一家基金公司的督察长透露,虽然目前各家基金公司对高管和基金经理都有离职程序,但是各家基金公司的审查深度和广度不尽相同,有的基金公司做得非常详细、深入,有的基金公司只是“蜻蜓点水”,监管层对此颇不满意。《指引》一旦实施,上述现象将彻底改变,离任审查有了统一规范。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指引对不同岗位提出了具体的离职审查要点,其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离职审查的“大而化之”,他说,“审查项目越细,责任就越清晰,在监管层有明确要求的情况下,基金公司的审查责任也越明确,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审查人员也会认真一些。”此外,越来越规范的离职程序的另一作用是,相关人员的执业轨迹越来越有证可查,任何“劣迹”或“瑕疵”都会留有痕迹,“换个地方就可以一笔勾销”已不可能。

  还有基金公司督察长表示,《指引》具体规定还可以对从业人员在职时起到约束力和威慑力,“基金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在其岗位上,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即使离职,未来仍然可以查你。”

  董事和托管部高管被单列审查

  此次指引的另一要点是对基金公司董事包括独立董事和托管行托管部高管接受离职审查提出了具体要求。

  据了解,基金公司不少董事是受股东委派到公司任职,但是其中有不少股东董事对金融行业缺乏了解和认识、对基金监管法律法规不熟悉,为此,董事对基金公司的经营起不到监督和制约作用,更有甚者,部分基金公司更是在偏离基金业正常发展的轨道上越走越远。很显然,监管层已经注意到基金公司董事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审查内容指引下,要求董事具备相应的履行董事的专业性知识。

  而对于基金公司独立董事,此次监管新规再次强调其“维护持有人利益”的作用,要求对独立董事“能否审慎、客观地发表独立意见、维护基金持有人的合法权益”出具审查报告。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督察长对此表示,监管层对董事、独董单列审查内容,是进一步明确董事和独董的权利和责任,发挥基金公司内部控制的相互制衡作用。 (正时)

  链接

  基金行业人员离任审计及审查报告内容指引征求意见稿

  第六条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离任审计报告,应当至少包括任职期间的以下内容:一、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情况;二、公司受到的行政处罚、行政监管措施、公司涉及的诉讼等情况,公司是否正接受监管机构调查或者正处于整改期间;三、公司接受现场检查的情况及个人对相关问题承担的责任;四、离任人员的基本职责、实际履行职责的情况;五、离任人员受到证券、银行、工商和税务等行政监督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和行政自律组织纪律处分的情况,以及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的情况;六、离任人员违反公司制度受到公司处分的情况;七、与离任人员履行职责相关的其他情况和问题。

  基金高管跳槽大增

  今年以来,基金经理变动更趋频繁。据统计,截至上周末,今年以来,110余只基金公布了基金经理变动情况(包含离职和调任),占所有基金的六分之一左右,而去年同期乃至2008年同期,变动基金经理的基金仅占当时所有基金的十分之一左右。

  而与之前基金经理频频跳槽不同的是,今年基金高管跳槽成为新趋势。据粗略统计,今年上半年有18家基金公司变更高管,占了60家基金公司的30%。从类型上看,基金公司高管变更涉及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投资总监等多个重要职位。

  违规行为是监管重点

  据了解,2004年9月,监管层已要求高管和基金经理要进行离职审计或审查,但当时并未对审查的具体内容进行规定。而日前,监管层下发了《基金行业人员离任审计及审查报告内容指引征求意见稿》,对基金公司关键人员离任审查要点进行了详细规定。

  此次指引对不同岗位提出了具体的离职审查要点,如董事长、总经理离任审计报告,应当至少包括任职期间的“公司受到的行政处罚、行政监管措施、公司涉及的诉讼等情况,公司是否正接受监管机构调查或者正处于整改期间”;“公司接受现场检查的情况及个人对相关问题承担的责任”等内容。

  另一要点则是对基金公司董事包括独立董事和托管行托管部总经理、副总经理接受离职审查提出了具体要求。

  分析人士认为,指引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离职审查的“大而化之”,此外,越来越规范的离职程序还可以对从业人员在职时起到约束力和威慑力,相关人员的执业轨迹越来越有证可查,任何“劣迹”或“瑕疵”都会留有痕迹,“换个地方就可以一笔勾销”已不可能。 离任审查能留住基金高管? 基金业人才的流动相信不仅被社会所关注,也被监管层“看在眼里”。只不过一纸《意见稿》下发,是否能减缓高管们离开的脚步呢?

  目前,基金高管们离开后的去向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从较小的基金公司进入规模更大的基金公司工作;从公募基金公司投奔私募基金公司;其三,从基金公司转投其他金融机构。而高管们离开的原因也有多样:寻求职位的突破,寻求薪水的突破,抑或是为了更广的职业发展前景。

  其实,如果老公司或者本身在任的职位能够提供给这些基金高管们足够的回报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基金公司能给高管们提供一个稳定而又充实的环境,相信大部分高管并不愿意离开。谁不想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和公司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呢?

  从记者的统计来看,越是基础薄弱的公司,人员的变动就愈加频繁。比如上海有数家排名靠后的中小基金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人员变动人数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数字。有的公司甚至所有的基金经理都轮换了一遍。动荡的环境让人看不到前景,不用说高管了,即使连“小兵”也急着跳槽。

  “《意见稿》的出台是好的,不过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未必奏效,监管层不如在监督基金公司完善管理机制上更下一点功夫。”业内一名资深分析师说。

  基金业遭遇空前人才荒 12年仅留住500位基金经理

  新快报讯 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但基金经理却是一个“萝卜”多个坑。随着新基金的不断发行,目前市场全部基金数目已突破600只,而据公开数据统计,目前基金经理总人数不到500人。业内人士称,这种客观上一位基金经理兼顾多只基金管理工作的现状,正在严厉考问着中国基金业人才储备机制。

  基金经理无法以一当百

  据晨星网统计,截至昨日两市的基金数目已超过600只。另有数据显示,基金数目从500只增长至600只,仅用了10个月时间。业界普遍认为,在基金业发展至第12个年头时,这样的产品规模可圈可点。

  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基金经理的从业人数明显跟不上。按照晨星网对每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统计相加,目前60家基金公司中基金经理的数目也不到500人。

  中国基金业成立12年,为何仅仅留住500位基金经理?对这一问题,基金公司的普遍解释是基金投资人才的短缺。但另一个解释是,这是基金公司在精简成本下做出的选择。不止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公司要招一个人很难,需要经过层层批准。“多一个人就要多分他一杯羹,我们不愿意招人,宁可自己多干点。”某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

  基金公司爱用“小孩子”

  近日,股评家沙黾农在其博客中戏言“基金经理们还只是一群孩子”。“他们在市场中追涨杀跌,早已沦为一个个大散户!在此轮七八百点的连续大跌中,他们大肆割肉仓皇出逃,在低位继续杀跌把仓位降得低得不能再低,也使基金净值跌得低得不能再低!"六一"也是基金经理们的节日,祝基金经理们儿童节快乐!”虽然这只是沙黾农的一家之言,但也从侧面展现了基金经理真实的从业现状。

  “优秀的基金经理往往不能接受公募基金的"清规戒律",到最后多半奔私或单干。基金公司也无意挽留,公司爱用听话的"小孩子"。”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基金公司培养新基金经理采取两种途径。一是提拔一位新人担任公司的指数基金经理,半年一年后可转主动型基金;二是采取老人带新人的策略,一年半载后可放新人“单飞”。不过,通过上述途径培养基金经理,很难说立刻担当大任。 (北京商报)

  500人打理2.67万亿市值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公募基金行业托管市值规模达到2.67万亿元,相关研究机构预测,到2014年,这个规模有望增至5.5万亿元至7.1万亿元之间。“市场容量远没有饱和,还需要大量的人才补充进来。”相关研究机构人士表示。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基金经理“一托多”的模式严重禁锢了基金的个性化发展。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坦言,“目前一些基金经理管理上百亿甚至几百亿资金,这对他们而言是很痛苦的,也直接决定了他们不会轻易更换基金重仓股。”

  公募“失血” 半年166人次基金经理变更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是公募基金投研团队的真实写照,而基金经理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了基金公司投研团队整体的“战斗力”。

  6月26日,华安、华宝兴业、万家和浦银安盛基金同一天发出公告,宣布了免去旗下基金经理职务的消息。这不仅涉及4家基金公司,更涉及了5位基金经理和7只基金产品。

  其中,华宝兴业宝康灵活配置基金的原基金经理胡戈游,华宝兴业现金宝基金和华宝兴业增强收益基金的原基金经理曾丽琼,都不再担任原职务。

  而原浦银安盛的基金经理段福印也因个人原因离职,同时涉及了两只基金,分别是浦银安盛优化收益基金和浦银安盛精致生活基金。

  上述四家基金公司的人员大调整只是整个基金行业基金人员大变动的一个缩影。

  从今年1月1日至6月30日,短短半年时间内,总共发生了166起基金经理变更事件。其中,有48起由新基金成立引起,而剩余的118起则是由原基金经理的离职造成的。

  今年上半年的166起基金经理变更,远远高于去年同期,据统计,去年全年共有199起基金经理变更,而去年上半年的这一数据为105起。

  值得注意的是,和离职率关注人事变动不同的是,留职率更能体现基金产品业绩的稳定性。

  中小基金的人才难题

  这些离职的数据看似惊人,但事实似乎并没有这么严重。从上半年基金经理整体留职率来看,反而略高于往年的比例。

  据晨星中国统计数据显示,从公募基金公司整体留职率来看,2010年上半年这个数据为87.85%,略高于往年百分之七八十左右的比例。

  基金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行情走势不佳,市场整体活跃度一般,这可能是留职率较往年上升的原因之一”。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员范惟表示,留职率是指每年年初各公司的公募基金经理,到统计截止时间,依然还在名单中的比例。换而言之,留职率,不仅仅要满足基金经理仍就职于同一家基金公司,还需满足他继续在进行公募基金的管理。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在总共60家基金公司中,所有年初以来从事公募管理的基金经理,在6月底仍留任的有25家,占比41.67%。

  另外,有两位以下基金经理未留职的公司有18家,占总数的三成;而有两位或者两位以上基金经理离开原职位的基金公司共有17家,比例为28.33%。

  “能不能留得住人,这不仅仅是在考核基金公司,也牵涉到整个公募基金行业的竞争力”,业内人士表示,这项数据实际上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基金公司内部企业管理的稳定性,这包括业绩考察、企业文化、高管的稳定性等具体因素;第二,公募基金行业对于金融人才的吸引力,这涉及到与包括私募、专户理财、年金、社保等在内的其他资产管理领域相比,公募基金行业特有的机制、激励制度等相对优劣势。

  在上半年留职率100%的25家基金公司中,不少都是投研团队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比如富国、广发、交银施罗德、鹏华、上投摩根和易方达这6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人数在10至13人之间。

  相关基金公司的人士表示,除了付出和收获要对等之外,能不能给基金经理一个自由的平台和平等交流的投资氛围,更为基金经理所看重。

  相比之下,留职率较低的情况,主要出现在中小基金中。

  晨星的统计数据显示,诺德基金、浦银安盛、天治基金和中海基金的基金经理留职率仅为50%。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就职于中小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数量不多,所以一有动静就会特别醒目,而且一些基金经理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考虑寻找更大的平台。

  而在大基金公司中,去年业绩斐然的银华基金也遭遇了人事动荡,其基金经理留职率仅为75%。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银华基金旗下多只基金的业绩排名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

  “基金经理的更换对于基金产品而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业内资深人士表示,“新老基金管理人的交接,也并非只是换一个人如此简单”。

  由于不能做到第一时间向外界披露信息,更换基金经理的正式公告往往晚于其递交辞呈,而在交接的3个月时间里,基金产品就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时期,往往基金净值就表现得不稳定。

  因此,基金经理的留职率对投资者而言,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公募基金经理年流失20%

  回顾历史,几乎每年都有20%-30%的公募基金经理流失,这已属正常现象。

  据统计,从2005年至2009年这五年间,基金行业整体年度留职率处在70%到80%左右的区间波动,这意味着每年每10个基金经理中,有2-3个年终会离开原有的公司或者不再从事公募基金管理的工作。

  此前行业普遍认为,当行情向上,市场活跃,有大量新发公募、私募基金时,由于资产管理行业人才的紧张、公募基金公司间互相挖角,以及相当一部分公募经理转投私募等因素,相应的留职率会受到影响而下降。

  但在2007年以后,这种现象已经不甚明显。数据显示,2007年后虽然新发的公募和私募基金数目都在迅速上升,但同期留职率并没有下降,反而是稳步攀升。

  统计显示,2007年至2009年,公募基金产品的新发行数目每年以约40只的增速递增,而私募基金产品也从2007年新发行了约80只产品增至2009年的180只。与此同时,公募基金年度基金经理留职率也以类匀速的增势稳步上升,从2007年度的60%左右上升至了2009年度的80%左右。

  业内人士认为,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当各公司公募产品发行增速时,对于单只基金产品的管理团队稳定性会带来挑战,但是从基金公司公募业务整体的留职率而言,可能反而是有益的。

  范惟表示,“当各公司产品线广度和深度加大时,对于基金公司,更利于他们将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配置到合适的产品上进行管理。一个萝卜一个坑,坑多了,不同的萝卜就更容易找到它们合适的坑了。”

  但是掩埋在留职率上升的数据中的是,2007年以来公募基金流失人才出现了“少而尖”的现象——也就是说基金经理中的“尖子生”屡屡转投私募。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正在管理私募的投资经理,约有20人有公募背景。其中不少人在管理公募基金时都是备受关注的明星基金经理,甚至是颇有市场地位的行业“大佬”:从博时到尚诚投资的肖华、从交银施罗德加盟重阳投资的李旭利、离开上投摩根开创从容投资的吕俊,而出身华夏基金的江晖、石波和张益驰,目前分别效力于星石投资、尚雅投资和远策投资,还有嘉实出身的王贵文则成立了隆圣投资。

  “那些尖子生转做私募,更能体现他们异于众人的价值”,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彭晓武告诉记者,大佬们往往都追求自我的投资个性,而只有在私募,才不会像公募界那样受到太多的限制、约束,也正是这个原因,那些公募大佬才会去转投私募。

  今年2月,华夏基金发布公告称,孙建冬因“个人原因”申请不再担任华夏复兴股票型基金、华夏红利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孙建冬作为“华夏三剑客”中最后一名“弃公投私”的大佬,日前也步了江晖和石波的后尘,创立了鸿元投资。

  而对于仍留在公募基金的大佬们,是否会转投私募,业内一直猜测不断。

  近日公募基金的一哥王亚伟,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处。日前,华夏基金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一条通知——王亚伟不再担任华夏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改由总经理范勇宏兼任。

  处在十字路口的公募大佬们,又将何去何从呢?由此,如何保持公墓队伍的稳定性,成为摆在整个行业面前的一个疑问。

  公募基金受挑战:人才暴走 业绩下滑

  虽然新基金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基金经理却越来越少。

  据Wind统计,去除正在发行的基金,目前公募基金业共有527位基金经理,其中担任基金经理年数(执业年限)在3年以下的有331位,占总人数62.81%;而担任基金经理不满1年的有149位,占总人数的28.27%。

  而2010年来,基金业人才的流失正在加剧。据天相投顾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共发生基金经理变动达到50人次。二季度开始至5月19日,已有近30家基金公司53起基金经理人事变动。

  随着基金经理们批量“公转私”,公募基金的整体业绩越来越差强人意。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优秀的私募基金在扣除业绩提成以后,为投资者赚钱的能力,仍然远高于公募基金和沪深300指数。即使以平均数而言,近2年以来,私募基金平均上涨14.74%,超过公募股票型基金5.13%的净值涨幅,以及沪深300指数29.43%的跌幅。

  同样的挑战来自风生水起的券商系理财产品。据上海财汇信息统计,今年4月初以前成立的72只非限定性集合理财产品(包括股票型、混合型、FOF型)在4月16日至5月21日期间,平均净值跌幅为8.7%,不仅远远小于大盘同期20%的跌幅,整体表现还跑赢了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的围城: 人才之殇 治理之惑 变法之途

  【编者按】12岁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开始了从孩童阶段进入青春期的过渡时期,他们即将面临进入形成独立价值观之前的一个充满迷惘的探索阶段。不过,对于同样只有12岁的公募基金这一快速发展的行业来说,这个艰难的迷惘期已经提前来到了。核心人才大量流失、创业激情消退、公司治理深化裹足不前、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式受到挑战、社会评价度降低、依托银行渠道的营销模式矛盾加深等等,这一系列根本性矛盾困扰着这个行业的每一个人。虽然从中国理财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公募基金12年来积累的生产力优势方面看,我们可以相信公募基金仍然是一个即将进入青春期的朝阳行业,但其目前面临着的主要问题不是来自外部环境而是来自公募基金自身发展动力下降这一内在的因素,这些问题都关乎这个年轻行业的未来走向和发展质量。公募基金面临的紧迫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突破瓶颈进入更加良性的发展周期?《基金周刊》从本期开始将推出系列文章“公募基金哪里去?”希望能从媒体的角度帮助其重新找到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公募基金良性发展,我们情之更切!

  “某基金经理也要离职了,已经递交了辞职手续,听说是做私募。”这是2008年基金圈里经常流传的小道消息;“某公司投资总监也要离职了,已经递交了辞职手续,听说是做私募。”这是2009年基金圈频率最高的内幕消息;到了2010年,“就要辞职了”的主角们已经换成了“某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当然这些小道消息最后都是在一段时间后,以基金公司正式公告的形式予以了证明。不过辞职的理由却是惊人的相同:“因为个人原因”或“因为身体原因”,然后用不了多久,这些公募基金长期培养的顶尖人才就会在私募基金或者其他金融结构高调复出。

  作为一个轻资产、高智力行业,人才是基金管理行业的基石,而公募基金的危机恰恰是从人才的大面积流失开始的。从明星基金经理流失,到最优秀的投资者总监转投私募,再到今年包括一些重量级基金公司CEO在内的基金公司高管陆续离职,这么多优秀人才离开这一承载着普通老百姓财富梦想的基金行业,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能否找出一条破解之途呢?

  人才之殇

  “您有信心在公司一直干下去吗?”当记者问起一位业内领先的基金公司总经理的个人规划时,他的回答显然是没有信心的:“这非常难说,来自于股东的变化,来自于基金行业的发展,来自于外界给我的机会”。

  如果说基金经理和投资总监的频繁变动是去年基金业发展的一个特点,那么今年这种变动已经“传染”到基金公司的高管们。根据相关公告统计,今年以来已有9家基金公司的13名高管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近期更有上海和深圳两家重量级基金公司CEO传出即将离职的消息。

  “与基金经理的跳槽相比,CEO的离职是最难的,除了股东变化的原因外,创业激情消退和对行业发展丧失信心是主要原因,因为他们跳槽的选择余地是很小的,所以做出决定也更难。”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如此分析。

  跳槽难的CEO们也开始行动了,就更不用说没有后顾之忧的基金经理了。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底起,离开公募基金的重量级“明星”基金经理超过20位,而其中多数为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对60余家基金公司而言,接近三分之一基金公司的核心投资力量发生过变动。Wind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共计有38家公募基金公司发生了98起高管变动,共有150只老基金变动基金经理。多数基金的现任基金经理管理基金的时间越来越短。部分基金公司甚至出现了核心基金经理成批出走的现象,投资总监也是新人不断,而绝大多数情况下,核心投资力量的变动对基金管理工作的影响是负面的。

  “你为什么离开公募?”在一家茶舍里,记者问一位离职不久的基金经理。

  “离开公募已经不是新闻了,现在人们问得多的是"你怎么还不出来?"” 他的回答并不让记者意外。

  多位转身私募的基金经理坦言,公募基金经理离开的原因不外乎私募基金模式的诱惑、公募基金投资和监管方式的制约、个人职业规划的变化、公募基金相对排名的考核压力、不适应媒体的关注、企业文化认同等等。当然公募基金监管日趋严厉,也使部分基金经理产生了全身而退的想法。但是总结起来最主要还是公募基金对他们的吸引力丧失。

  治理之惑

  公募人才流失其实只是公募基金吸引力下降的表象之一,同时我们也看到经历了2007年的辉煌之后,最近3年基金行业发展面临着裹足不前的状态,除了资本市场本身的原因之外,公募基金背后深层次的信任危机正在加深。

  在与记者交流中,一些基金公司资深人士指出,公募基金的发展目前已经到了必须通过制度变革才能重新凝聚活力、重建行业信心的阶段。

  一些基金公司的掌舵者坦言现有的基金公司治理结构和模式已经成为制约行业生产力进一步释放的瓶颈。

  “基金业是以人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基金公司没有庞大的不动产或者机器设备,在整个公司的架构中,是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员工努力创造了价值,尤其是处于业务核心部分的投资管理人员。但在基金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是看不到"人"这个重要因素的,但是这却是基金公司最不容忽视的"无形资产"。没有了优秀的人才,这个行业会成为沙滩上的楼阁,再漂亮也要坍塌的”。

  “就资产管理行业而言,投资知识和经验都积累在个人的身上,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需要很长时间,付出很大代价。既然拿散户的钱锻炼了基金经理,就应该把基金经理的知识和经验积累都留在公募基金,继续为散户服务。因此,就应该形成一个制度,让优秀的人才愿意长久做下去,把基金业当作自己一辈子的事业”。

  对基金公司而言,不仅管理层和员工对公司的发展缺乏实质性的决定权,作为财产委托人的基金持有人的话语权其实也难以有效发挥。一家基金公司的资本金通常为一个亿,但这一个亿往往决定一家基金公司命运,进而影响到千百万持有人的利益,因此股东的变化,实质上对公司的发展产生着主导作用。

  “是谁的公募基金?”对于公募基金的大佬们,这仍然是个疑问。在没有得到答案之前他们决定不了自己的行为,当然更阻挡不了年轻的基金经理们离开的步伐。

  变法之途

  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往往是从制度革新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金通过变法改善治理结果的呼声正在成为一种日益强大的潮流。

  “我认为我们的老总会坚持等到基金公司上市那一天。”这是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乐观的预期。

  对绝大部分业内人士来说,基金公司上市这一美好的未来还实在太过遥远,目前大家最迫切的指向是——“股权激励”。

  正是看着越来越多老同行的“出走”,今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谢卫的一纸提案再度将基金公司的股权激励话题推到舆论的中心。他提交的《关于探索基金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提案》,说出了行业大部分高管和基金经理的心声。

  “资产管理行业是个以"人"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我们必须尊重资产管理行业的这个特点,建立以人为核心而不是以股本为核心的治理结构,基金行业才能长久健康发展。”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对记者说。

  在制度层面,投资人最关心的是能否把管理人的利益和客户的利益绑在一起?当我们去建立一个治理结构,建立一个长期的和客户利益相关的治理结构的时候,我们所建立的治理结构是否真的和客户的利益相关?

  “作为轻资产的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股东会、董事会这样的治理方式是否是最好的?也就是说是否能够真正和客户的利益高度的连接在一起?资本可以是有限责任的方式,但是在人聚合的方式当中,应该是合伙制的方式。”这一观点代表了一些基金公司高管的声音。

  但授予基金管理人股权,首先可能遭遇到的就是关于公平方面的质疑:“公募基金属于特许经营的行业,你不可能既享受了牌照保护,又享受高额的股权收益,好事不能都让你占了。”这一质疑很有力量,在一个高度行政审批保护的行业施行股权激励有违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那么变法的途径在到底哪里呢?

  “基金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阶段了,应该放宽公募基金的准入门槛,应该给私募基金发放牌照,让公募和私募平等竞争,在市场化竞争的状态下,公募基金变法才能扫除障碍。”有业内人士如此建议。

  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黄湘平4月份曾在一次会议透露:国家立法机关和中国证监会正在积极推动《证券投资基金法》的修改,本次《基金法》的修改意义重大,将扩展基金行业发展的法律空间,为行业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促进行业创新发展的制度安排有望在本次修法中得以体现。

  近期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亦提出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这一政策也可能推动公募基金的市场化步伐。

  “市场的低潮期是推进制度变革的最佳机遇,如果新的基金法能够在上述领域取得进展,必将有助公募基金长期发展。”一位业界人士如此表述。 博时基金乱象: 肖风欲走还留 旗下基金集体沦陷

  近日,博时基金总裁肖风离职的消息已经在基金界引起了满城风雨。

  肖风无疑是基金界的元老。基金业发展12年来,老十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大多几经变化,而自始至终依旧坚守阵地的有且仅有两位总经理,华夏基金公司的范勇宏和博时基金公司的肖风。

  肖风欲走还留

  知情人士盛传博时基金的总裁肖风在公司董事会上提出要离职,但公司股东有意挽留。不过,基金公司的一把手离职不仅需要公司董事会同意,还需要经过证监会批准。而要经过监管层的同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从目前情况来看,短期内肖风还不会离开博时公司。

  就肖风离职一事,博时基金的内部工作人员回应:“肖总离开是没有的事情,肖风仍在正常工作。”而近日,肖风曾经代表博时基金登台露面参加金牛奖的颁奖典礼,这似乎也在昭示着自己的工作状态。

  不过,上述知情人士分析:“肖风弃公奔私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肖风离开似乎已成定局,就在等待最后监管层的一纸公文。肖风属于典型的强势硬汉做派,和大股东招商证券(600999)(20.79,-0.41,-1.93%)有些许的不愉快。而且博时近年来业绩平平,并不具备明显的大基金公司的做派,事实上,股东对其并不满意。”

  此言让人想到今年年初辞别公募基金的李全。李全和肖风在业内是一对黄金搭档,李全一直是肖风的左膀右臂。然而,去年李全参与了公开海选华安基金公司总经理。海选失意后,李全决绝地选择离开公募基金界,转投新华资产管理公司任总裁。

  博时屡失爱将

  一军之帅堪为将。公募基金中真正赴一线带兵打仗的就是基金经理,然而博时基金近年来却屡次痛失爱将。一位位投研经验丰富、业绩扎实的骨干人员纷纷出走,或奔赴私募,或转战其他公募公司。

  今年4月13日,博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数量组投资总监、基金裕泽(0.974,-0.01,-1.12%)和博时特许价值的基金经理陈亮辞任。不到半个月,博时基金再度发出公告,宣布博时超大ETF的基金经理张晓军离任,而博时超大盘成立于去年年底,张晓军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尚不足半年。

  在短短的半月之内,陈亮和张晓军辞去了5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博时基金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用人荒。

  回忆2006年年底,肖华、归江、高阳、詹凌蔚、刘纯亮等陆续离开,该公司上演了骨干人员离职潮,这些老将的离去无不使博时基金的投资实力有所削弱。肖华曾经带领博时价值增长一举夺冠,成为当年业绩最好的基金。归江成为国泰基金的投资总监后,国泰基金的整体业绩出现了提升。

  今年年初,博时基金在股东大会上同时提拔了5位副总裁,这些副总裁分管领域各不相同。

  对于博时基金的这一决定,业内人士分析,如果肖风辞别博时,那么这5位新上任的副总裁中很有可能会诞生肖风的接班人。

  旗下基金集体沦陷

  股市中真正的高手,牛市中领涨一飞冲天,熊市中抗跌暗蓄力量。而从博时基金的业绩可以看出,市场单边上涨之际业绩滞涨,而下跌之际则集体沦陷。

  去年市场走出了小牛行情,但是博时基金整体表现暗淡,实现净值翻倍的基金中并无博时的身影。博时基金阵营中,表现最好的为被动投资的指数型基金,实现了88.61%的净值收益率,而主动投资的偏股型基金中,没有一只收益在80%以上。

  今年以来,博时基金的业绩表现更是让市场人士大跌眼镜。截至6月2日,博时 旗下基金集体沦陷,而更有基金的净值跌幅在20%以上,指数型基金的跌幅则直逼30%。

  统计数据显示,成立于2005年年初的博时主题行业今年以来净值已经缩水了23.62%。去年年底成立的博时超大盘 ETF的净值更是急转直下近乎30%。

  博时旗下基金的集体沦陷和看错市场、踏错节拍不无关系。去年年底,博时基金一直“呼吁”风格转换,旗下纷纷加仓大盘蓝筹,然后一季度中小盘个股节节高升,博时基金大肆重仓的大盘蓝筹时运不济,直至红5月结束,金融股、汽车股、地产股一路下跌杀得博时基金措手不及。

  事实上,业绩的下降背后则折射出投研能力的欠缺。投研骨干纷纷出走,现任基金经理们整体呈现出年轻化,实战操盘经验不足。据业内人士透露,为博时旗下千亿资金“保驾护航”的研究队伍只有大约40人。而据记者了解,华夏基金的研究人员高达百人,和博时基金规模相当的南方基金的研究人员也有80多人。

  交银施罗德老总莫泰山离任 被传“公转私”

  基金公司高管的流动或从公募基金行业内部上升为“公转私”。近日有传闻称,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现任总经理莫泰山将加盟私募,被视为公募行业的重创。

  消息人士称,莫泰山的辞呈已获准,将于8月正式离开交银施罗德基金。一位在沪的券商人士向记者表示,莫泰山此番离职很可能加盟沪上一家著名私募基金公司任CEO一职。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作为有着证监会官员背景的总经理,莫泰山加盟私募可能预示着政府对私募将更加公开支持,接下来对私募将有更多优惠政策也说不定。 (来源:新快报)
(责任编辑:思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