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香港理工大学开幕的中欧社会论坛第三届双年聚会上表示,发展低碳经济要“四管齐下”,即:发展不排放二氧化碳产业、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技术、利用二氧化碳、处理和封存二氧化碳;对于中国来说,则需要减少排二氧化碳的产业。他建议,我国要大力发展碳交易市场外,还要对要对火力发电等污染环境的企业进行征税。
四管齐下 利用二氧化碳的领域可以更广 成思危发表题为“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演讲中称,发展低碳经济要四管齐下。其一是发展不排放二氧化碳的产业。如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水能和核能,甚至包括一些洁净煤技术等)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金融业、现代信息业、现代物流业、现代会展业、现代咨询业、现代管理业等)。其二,发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他认为“这方面应该是大有可为”,中国现在每发一度电平均要用350克左右的煤,而最先进的上海高桥第二发电厂每度电只用283克煤,如能把每度电的煤耗降低,既可节约能源,又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成思危认为,其三,要利用二氧化碳。目前利用二氧化碳的范围还比较窄,只是应用在饮料等领域,“实际上化学工业还是可以研究的,如光盘用的聚碳酸酯,它目前的生产工艺多是用光气,实际上可用碳酸二甲酯来做,碳酸二甲酯做就是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最后是:处理和封存二氧化碳,现在国际上和中国也都在做同样的工作。
建议我国征收碳税 成思危认为,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是做到减少排二氧化碳。因为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要占到90%以上(其中,煤炭约占70%、石油和天然气约占20%),而非化石能源只占9%。我国已经拟定了计划,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要提高到15%,但化石能源依然占有很大的比重。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更多是要重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发达国家有硬性减排指标,而发展中国家没有,所以发达国家可以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减排指标。按照风能计算,我国1度电可取得约0.1元的补贴,“一吨碳我们卖出去是9欧元,但是在欧洲市场上是12到15欧元,因为我国没有自己的碳市场,我国的碳交易机构刚刚建立,没有有经验的交易中介,所以我们还是要进一步发展我们国家的碳市场,更好地进行碳的交易。
成思危还建议,要对火力发电等污染环境的企业进行征税。2005年,我国由于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的13.5%,而当年我国GDP只增长10.4%,“也就是说,我们把潜在的环境债务留给我们的子孙了,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开始计算环境成本,就要逐步推进碳税,要对一些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进行增税。这样可以拉近新能源和化石能源发电成本之间的差距。”
减排责任:发达国家陷入困境 “对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性大家恐怕都有一定的共识,但是真正对于如何发展绿色经济,可能还是有分歧,因为各国的情况不同,利益也不同。”成思危说,目前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如何贯彻精度所提的承担“有区别的责任”。
真对有国家认为,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的问题,成思危明确表示不同意。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人均GDP低于4千美元,属于中低收入国家之列。一些发达国家基本上走完了工业化的路程,已经是后工业化社会,而中国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从历史来看,中国历史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占世界的9%,“以前的排放都是现在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所排的,我国只占9%”。并且中国的人均排放量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
成思危认为,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大公司的生产中心,生产装置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算在中国的头上了。今年3月我在伦敦参加一个会议,据他们统计,中国近三年来新能源上的投资每年增长44.3%,去年中国是世界第一位。我们确定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坚定地实现我们自己的目标。
有一种声音认为:发达国家应该把先进的低碳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发展中国家是不是因为西方国家的迅速发展而成为了受害者,是不是要进行赔偿?法国前总理米歇尔。罗卡尔认为,这里有一些是事实,但并不尽然,“排碳也是以前造成的,我们要找出一个有效平等的解决系统,应该进行谈判,发达国家要做出一定的贡献。”
米歇尔。罗卡尔认为,发达国家现在陷入的困境比其他国家要更为严重,发达国家的预算处在一个很可怕的形势中,这种谈判并不容易,我们需要时间去对话,因为政府必须听取社会的意见,“如果只是评论这是谁的罪过,只会让世界陷入越来越糟糕的状况。”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