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政策解读 > 民生政策

工资上涨带来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动力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2010年07月15日01:24
  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劳动力不足将导致工资大幅上涨,这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及结构转型带来五方面正面影响:逐步提高居民消费率、促进自动化和产业链升级、促进服务业发展、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面临更大机遇及促进人民币汇率改革。

  当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显不足,普通劳动力正由“全面过剩”向“结构短缺”转变,劳动力不足导致工资大幅上涨,这标志着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笔者认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出现,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及结构转型有五方面的正面影响。

  第一,收入增长将逐步提高居民消费率。日本经验显示,经历了“刘易斯拐点”后,居民消费增长有所加速,消费所占GDP比重出现了实质性提高,当时居民消费率也进入了拐点。

  相比之下,我国一直是“高储蓄率、低消费”的国家,拐点的出现将为中国变“以投资出口推动经济”为“消费推动经济”提供了重要契机。因为,随着农民工工资的稳步提高,将带动居民收入的普遍增加,并刺激消费增长。通过对“城镇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与“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提高1%,将带动消费支出提高0.73个百分点。所以,未来劳动力报酬的提升,将有助于推动消费增长。由此可见,中国家庭消费预期将大幅增加,中国可能在五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居民消费国。

  第二,低端劳动力工资上升将促进自动化和产业链升级。“刘易斯拐点”出现后,劳动力成本将不断上升,企业会更加积极地推进机械替代劳动力或提高生产线自动化等进程,以此降低生产对劳动力的依赖。因此,劳动力成本上升将迫使企业寻求更有效率的生产手段,这将促进制造业升级。

  根据日本的经验来看,“刘易斯拐点”过后,日本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普遍提高,上世纪70年代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速达到了10%。并且,还出现了制造业内部的结构转型,低端制造业面临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型。例如,1970年至2000年的20年内,日本纺织业增加值所占制造业增加值比例由5.5%下降到1.3%。相反,随着新技术的应用,高端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同期电气机械业增加值所占制造业增加值由11%上升到16%。当然,二元经济国家在经历了“刘易斯拐点”后,也将有望实现制造业内部的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型。

  第三,劳动力工资上涨将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发展。“刘易斯拐点”出现后,由于劳动力报酬上升将带来消费和服务的需求增加,为消费和服务总需求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了动力。

  仍以日本的经验为例观察,从1970年代到2000年代,日本制造业所占GDP比重从36%迅速下降到23%,同期服务业所占GDP比重却由35%提升至42%。可以说,“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为制造业让位于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目前中国的工资上涨也存在着结构性失衡。“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将促进我国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导向型、由沿海向内陆、由制造业向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经济结构转变。这种转型将为大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机会,有望改变劳动力工资结构性失衡。另外,随着低附加值企业的利润缩减,将有利于促进其产品更新、促进产业链提升。

  第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面临更大机遇。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工资的大幅上涨,增加了企业在东部设厂成本,很多企业已经选择把工厂迁往内地,这将有助于平衡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区域结构转型。

  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总体上也还远未到制造业向国外转移阶段,当年日本、韩国等产业空心化、制造业大规模转移是出现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以后,而2009年我国人均GDP仅为3711美元,且东部人均GDP是西部地区人均GDP的2.7倍。由此可见,中西部地区还有很大的空间来接受产业转移。

  第五,促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劳动力工资上涨,将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但却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值压力;当劳动力工资上涨超过人民币名义汇率上涨时,这将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促进中国贸易顺差的减少。从这个角度分析,劳动力工资的快速上涨,加上美元对欧元走强等其他影响因素,显示出当前人民币没有被大幅低估,这也为更趋灵活性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创造了良好机遇。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田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