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经济数据昨日如期出炉,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CPI同比上涨2.6%。仍处于3%的警戒线以下。这样的一份答卷让之前担忧经济下行风险的人们松了一口气。而不少研究机构和学者都表示: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已被基本排除。
“二次探底”可能基本排除 近日,有关中国经济可能二次探底的忧虑甚嚣尘上,不过这一看法被刚刚公布的经济“半年报”击碎了。上半年GDP同比增11.1%的速度,说明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十分强劲。
“从主要经济数据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已基本实现正常化。”申银万国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此前中国经济出现减速迹象是政策主动调整的结果,目前来看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原因主要有三:其一,由于信贷均衡投放,下半年信贷将比去年下半年明显宽松;其二,保障性住房投资的加快将稳定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其三,民间投资增速的加快将降低国有投资增速放慢对投资增长的不利影响。由此,他预计全年GDP将增长10.2%。
此外,他还指出,二季度“加速政策退出,促进经济正常化”这一宏观调控目标已基本实现,政策再紧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都不大。由于经济增长尚处于较快水平,因此放松的可能也不大,保持稳定将是未来3-6个月宏观调控政策的最优选择。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也表示,二季度GDP增长了10.3%,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1.1%,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依旧强劲。“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基本被排除,我们维持中国经济今年增长10.1%的预测。”刘利刚认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出现“转向”或者“放松”的可能性较小。国家统计局在昨日的官方表态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下半年仍有可能加息 6月CPI同比上涨2.9%,上半年CPI上涨2.6%,从单月数字来看,只有5月份CPI数字3.1%,超出3%的通胀警戒线,其他月份都在警戒线以下,这使得通胀压力有所减轻,但负利率现象依然存在。因此,专家认为,通胀压力仍不可忽视,所以下半年并不能排除加息可能。
李慧勇表示,“伴随着经济的正常化,加息的必要性和概率确实已大大降低。但仍不能排除加息可能。”主要原因在于负利率的格局会导致居民储蓄分流,影响银行正常的资金来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非对称加息,可以稳定居民储蓄。
澳新银行研究团队也认为,下半年出现利率调整的可能性仍然较大。上半年“数量紧缩”收缩流动性虽然明显,但却无法抑制强劲的需求,很难在根本上消除通胀风险。由于实际负利率的存在,储户将被迫将资产投入房地产等高收益的投资工具,这将造成一定泡沫风险。
“由于下半年央票到期量减少,央行在数量调控中的腾挪空间也将受到一定限制。货币政策操作方式也应调整。”刘利刚表示,央行应使用利率工具来调整和解决负利率问题,解决由于投资利差导致的投资错配,从根本上给房地产市场降温。(刘薇)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