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深度阅读

积极财政政策: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助推器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庞东梅
2010年07月22日10:47

  今年上半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政策保持延续的同时,增强了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注重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在科学调控政策的引导下,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向上的发展势头。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1.1%。我国宏观经济在发展势头良好的同时,继续在协调发展的道路上前进。

  发展势头良好 财政政策功在背后

  今年上半年以来,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下,我国经济在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结构调整也获得了进展。

  今年政府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严格审查,并在二季度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使今年上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季回落,但是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更加协调前行。同时,公共投资的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支持了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等关乎百姓生活的民生领域。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累计,全国财政支出33811.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908.8亿元,增长17%。全国财政支出的主要项目大多倾向于民生,及时增加对交通运输、科学技术方面的支出,也给百姓增加了更多的福祉。对一些公共项目的投资,主要用于项目续建和收尾,避免“半拉子工程”,严格控制新上项目,防止重复建设。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采取的结构性减税政策继续延续,刺激居民的消费增长。以汽车购置税为例,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暂减按7.5%征收车辆购置税,今年的政策虽然比去年优惠程度减半,但是仍然继续带动了小排量汽车销售的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汽车销售超过900万辆,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售462.55万辆,占据了半壁江山。这表明,虽然购置税优惠力度减弱带来小排量汽车销售有所回落,但仍是拉动汽车消费的一大主力。此外,增值税转型以及成品油税费改革成果的巩固,继续发挥了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的作用。

  去年,我国实施的一些刺激消费政策在今年上半年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以外,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也是今年上半年汽车销量保持旺盛的重要政策性因素。此外,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力度,同时今年继续在小麦、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有利于粮价的稳定,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低收入群体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意愿增强,其收入的增加带动了消费的增长。世界经济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不仅会影响我国经济运行,也可能通过外资保险公司在华分支机构,以及国内保险公司的对外投资,对保险承保和投资业务形成一定冲击。

  政策取向基于现实稳中灵活

  下一步,我国宏观调控的走向如何呢?“在政策的取向上,还是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7月15日在“201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维稳的同时增加灵活性、针对性,无疑将助推我国经济走上更加协调稳定的发展之路。

  虽然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良好,通胀压力趋于缓和,但是我国经济今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从国内来看,专家预计三四季度我国经济有可能继续回落。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告诉记者:“2010年下半年GDP增速可能逐季回落,但二次探底可能性很小。”从二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我国工业生产速度有所回落,投资虽然仍在高位运行但是也在回落,消费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同时,我国国内产能过剩的情况依然存在,通胀压力虽然趋于缓和,但是近期粮食价格的上涨以及影响物价上涨的其他不确定性因素犹存。这些因素都不容忽视。

  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形势存在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持续,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虽然目前尚未显现,但是对此我们不能轻视。为应对债务危机,欧洲国家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将会对其本国消费带来影响,从而将影响到我国出口。

  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是我国制定宏观调控政策考虑的重要因素。

  结构调整财政政策的“重头戏”

  唐建伟建议:“财政政策方面,刺激消费和推动消费升级仍是政策的关注目标。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刺激汽车、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应该继续维持并适时扩大范围和力度。同时应通过减税或提高个税起征点等方式提高中高收入人群可支配收入、通过补贴来改善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等措施来进一步刺激消费增长。”下半年,刺激消费将是财政政策的关注点。

  在“有增有减”的结构性减税方面,则更加突出结构调整。6月1日起,在新疆率先进行资源税改革,无疑将会促进我国能源的节约利用。从7月15日开始,取消包括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建材等在内的406个税号的产品出口退税,不仅一步到位地取消了“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更是将范围扩大到农产品、医药和化工产品等。这是我国自2008年下半年针对外需回落重启上调出口退税政策以来,首次对这一政策进行反向调整。无论是调低还是取消出口退税,目的在于促进结构调整,有助于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强化税收促进资源节约、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作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是税收政策调整的大方向。

  虽然专家预计今年投资增速会回落,但是将继续向民生领域倾斜,投资结构的优化仍将是财政政策一大重点。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