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央行再放松香港人民币业务限制 各机构抢推产品

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2010年07月26日06:52

  央行再度放松香港人民币业务限制 各大机构抢推产品

  香港:人民币的“两步半”

  《清算协议》修订着眼于市场机制的建设,大大催生了人民币投资产品,但人民币可回流仍受限制

  □ 本刊特派香港记者 王端 记者 刘卫 | 文

  一夜之间,香港人民币存款、人

民币保单等投资产品纷至沓来,在港金融机构正式打响了人民币产品争夺战。

  这一切缘于7月19日人民银行与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中国银行(香港)(下称中银香港)之间签署新修订的《清算协议》。

  《清算协议》,全称《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是人民银行与中银香港之间于2003年年底签订,为2004年香港正式启动人民币业务铺平道路。不过,“政府方面最初对此的态度很小心,比如规定只有香港居民才能有人民币存款”,时任香港金管局总裁的任志刚早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任志刚坦言,香港人民币业务这么多年发展比较慢的一个原因,就是《清算协议》的突破不足。也因此,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认为,此次在多个方面均放宽限制的修订,将令香港人民币业务平台进入新阶段。

  与以往重视解决产品不足相比,此次修订,更多着眼于市场机制建设。一位接近人行高管的人士对本刊记者评价道。“《清算协议》的修订,为开展人民币结算、发展人民币产品奠定了很重要的制度基础。”

  而用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的话描述,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要完成的“走出去、离岸流通、可回流”三小步中,此次修订已经走到了“两步半”。

  机制放松

  中信银行国际副总裁陈镜沐用“甚有惊喜”来形容这次《清算协定》修订。陈镜沐指出,协议的放松度较预期为高,不论是企业贷款、人民币投资及人民币结算,均大大放松限制。

  在开户方面,修订消除开设人民币企业账户的行业限制,不再限于与贸易或服务相关行业。证券行、保险、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可以在香港银行开立人民币户口,这为金融机构开发人民币定价的保险、股票、债券及基金等金融产品,扫清了重要障碍。

  在兑换方面,个人账户兑换仍保持每天2万元人民币的限制,而企业兑换人民币没有设定上限。

  这意味着,银行可根据企业客户的具体情况以及银行人民币头寸的管理情况,评估兑换金额。

  在转账层面,香港的个人和企业相互之间将可以通过银行进行人民币资金的自由支付和转账。

  一位不愿具名的香港银行界资深人士对本刊记者表示,在过去,香港市场比较关注人民币产品不足问题,但“其实,产品对金融机构其实很容易做,几天之间就可以开发出来。”更重要的还是在市场机制上的限制。这次修订的亮点,即是在市场机制上的调整。

  接近人行高管的人士亦指出,原有《清算协议》根据个人业务制定,但在跨境贸易结算出现之后,很多规定都已不再适合,因此做出修改。“现在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在香港开设人民币账户,当香港有充足的人民币投资产品,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后,便有较大动力以人民币形式保留资金,并留存在香港。”

  此前,人民币存量一直是困扰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自2009年以来,人民币存款在香港增速可观,但是存款总额仍小于市场普遍预期,截至今年5月,香港人民币存款达到847亿,仅为香港各种货币总存款余额的约1.2%。

  这主要是归咎于香港人民币缺乏控资渠道,存款利率过低——大部分香港银行6个月存款利率仅为0.4%至0.865%。因为在《清算协议》修订前,香港银行持有的人民币资金只有与中银香港清算,而清算银行支付的清算利率固定在0.876%的低水平,这限制了香港商业银行提高人民币存款利率的动力。

  此次修订中,备受关注的银行之间的平盘新安排,则将改变这一现状。

  在《清算协议》修订之前,香港银行的个人兑换或企业跨境贸易结算的兑换只能够与清算行即中银香港平盘,但随着跨行人民币转账限制的取消,银行之间将可以作人民币平盘交易。

  这项新安排,实际通过允许商业银行间进行拆借交易,推动香港人民币存款利率逐渐市场化,银行将会以更高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吸纳资金,而拆解活动的活跃,则有利于香港发展同业市场,形成人民币定价系统,长远而言,有助于人民币在海外市场的价值发现。

  产品抢滩

  《清算协议》修订之后,市场反应热烈,香港各金融机构纷纷抢推人民币产品,包括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恒生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近日都推出多只人民币投资产品。

  拔得头筹的是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两行在《清算协议》修订公布当日即宣布推出人民币投资产品。其中,汇丰银行推出“人民币外汇挂钩存款”,推出首日零售已获足额认购。

  与此同时,多家保险公司也推出以人民币结算的保险计划,这种保单有别于香港现有的“人民币保单”——以人民币计价、以港元结算,而是以人民币计价和交收。

  7月21日,交通银行中国人寿海外推出“十年期人民币储蓄保险计划”,是香港首批以人民币结算的理财产品,回报率高达2厘,连同红利,总回报率预计达到2.8厘,为全港最高。

  至于人民币定存市场,多家银行均以高息吸纳人民币存款。7月19日,中信银行国际推出年息可高达1.8厘的1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是目前香港最高的人民币存款息率。

  除了存款和保险产品,投资股票的人民币基金,正待内地有关部门的批准。

  曾任职于金管局、中金分析师张智威认为,由于在香港发展人民币定价的金融工具对政府,企业,投资者都有利,因此预计未来会迅速发展。

  不过,中信银行国际中国业务首席经济师廖群则指出,在今后二至三年内,人民币的开放步伐依然是缓慢的,因为中央政府的注意力将继续集中在全球经济的稳定性及对中国内地经济的影响方面。

  回流期待

  相对于香港业界的热火朝天,《清算协议》的修订在内地似乎并未泛起太大涟漪。

  前述香港银行界资深人士表示,虽然这次修订是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的一大突破,但是在最关键的问题上,即个人兑换以及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的融通、两地资本的连接方面,并未有任何推进。

  “简言之,这次是香港本地市场自己玩,并不太涉及跨境往来的问题。”如修订后的《清算协议》,个人账户每人每日兑换2万元人民币的限制仍然维持不变,陈德霖表示,这是人民币仍未完全自由兑换的一个限制表现。

  但两地市场的融通实则是业界最为关注的。李小加7月20日在上海出席金融论坛时表示,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要先走三小步,再走两大步,依次分别是走出去、离岸流通、可回流、增量和扩容。李小加解释说,只要完成头三步,各种人民币业务均可在香港推出。

  李小加指出,《清算协议》修订后,目前已经走了“两步半”。但由于人民币仍只能在有限的渠道有限度地回流,因此这也导致香港的人民币流动性不足,令上述活动受到限制。

  任志刚在接受访问时也表示,“下一步就是把人民币业务按照香港的惯例,按市场化去操作。然后,资金逐步回流内地,这样就可以让香港这个离岸市场搞活”。

  上述接近人行高管的人士表示,“跨境贸易结算是人民币走出来,但走出来以后,资金需要划转结算,配套的结算系统要跟上,关键是现在开始起步了,这是很重要的。”

  本刊记者张宇哲、实习记者胡翼婷对此文亦有贡献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财新网https://www.caing.com 

(责任编辑:李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