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政策·监管

清理地方融资平台需深度变革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7月27日08:59
  近日,银监会首次披露,目前占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总额27%的约2万亿元的贷款项目,可以偿还本息;而约占比达50%的4万亿元左右地方贷款存在第一还款源不足问题,属于可疑类贷款;另外,占23%比重的地方负债存在严重风险隐患,简易匡算其风险敞口达1.76万亿元,而同期银行系统拨备金仅1.3万亿元。财政部、发改委、央行和银监会等拟将择日联合发文,针对《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更具操作性的细则,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问题。

  目前这份拟将出台的细则最突出的亮点是,对融资平台公司新增债务,地方政府仅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若债务人无法偿还全部债务,债权人也应承担相应责任。可以这么说,这对截至6月末持有7.66万亿元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银行系统而言,不啻为预警不良资产将反弹。

  我们认为,引入政府会计准则理顺政府资产负债结构、促使政府财报的标准化和定期披露制,并修改《预算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出台《政府破产法》等规范地方债乱象,是很重要的,但是只是技术性的,真正解决之道在于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久拖不决,制造了当前巨额地方负债风险敞口。这意味着面对日益垒高的政府负债,一旦政府无法或无力践行偿债承诺,其所拥有的强大权力将限制投资者对政府违约起诉的可诉性。目前政府、国企和银行未能彻底根除的软预算约束,既引发了各级政府或隐或显的“疯狂”举债,又牵制了对地方债务风险敞口的管控。

  之于地方融资平台,这些融资平台的主要任务更多地是借款,至于还款责任则并不清晰,有财政显性或隐性的担保,而且很多地方融资平台借款是一个公司,项目运作又是一个公司。显然,这使得地方融资平台的偿本付息面临着相当突出的预算软约束。融资平台不顾及偿还能力的巨额借款,更多以委托建设运营的项目公司没有还款义务和责任,很容易导致其对从地方融资平台调配的资金进行无关效率的使用。可见,这必然导致地方融资平台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敞口风险。

  而拟发布的细则将地方融资新增债务,地方政府仅以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虽符合《公司法》,但却清晰地把地方融资平台软预算约束风险显性化,使银行最终承担了可能的损失。而银行之所以甘愿贷款给曾经一次次使其陷入技术性破产的地方融资平台和国企,同样根源于银行系统的软预算约束。一方面,虽然银行经过股改上市,但银行的软预算约束相当突出——银行相信自身一旦出现巨额不良资产面临技术性破产,政府将给予救助。另一方面,银行敢于向地方融资平台集中巨额授信贷款,也源自银行管理层认为地方负债就是中央政府的或有负债,地方负债最终需要中央政府承担;而在当前给面临产能过剩的私人部门贷款,则无法获得国家信用背书。

  由此可见,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事实上牵涉到如何隔离中央与地方政府信用混用的政府治理格局问题、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型问题以及如何斧正政府、国企与银行等的软预算约束问题等,唯有在这些领域变革,才能从根本上重塑一个具有市场独立性的地方融资平台。 (来源:刘晓忠)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