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针对今年以来不断出现的中国“人口红利”即将枯竭的说法,在日前的宁波港口文化节论坛上,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带来一组数据:中国的劳动力还有20%至30%可由“农”转“工”,继续带来人口红利。
“从各国经验来看,以农业为主要收入的劳动力占比下降到10%左右时,可以说工业化基本完成。”樊纲说,“到时候中国才真正进入收入差距缩小的阶段。”
他表示,按照学界新近的共识,中国务农劳动力占比在20%至30%之间,还有部分人口红利尚待释放。“美国的农业劳动力只占全部劳动力的1.7%了,欧洲大概2%左右的水平,日本应该是4%,中国还有转移的潜力。”
樊纲认为,中国的经济现有的增长方式仍将持续数年,但外贸的重心逐步从欧美转向新兴国家,“美国经济大家都知道什么情况,欧元主权债以后,大家发现欧洲的经济问题比想象的多,近期难以恢复。未来"金砖四国"所占的市场比例会越来越大。”
而今后几年,新兴国家的投资需求也将是全球经济最亮眼的部分。“国外有人唱衰中国,说投资需求增长过快,会形成过剩产能。其实中国主要投在基础设施上,不形成当期生产力,没有这一问题。”
樊纲称,在劳动力的持续迁移中,沿海的、有港口的城市仍是最重要的经济集聚地,因为水路的交通运输成本最小。“我们无法想象兰州能发展得像杭州一样。即使修了路、修了桥,通了高铁,兰州运输成本还是很高。”而劳动力向沿海集聚的结果,是中国人的收入趋向均等化。(记者曾颂,通讯员顾霄扬,实习生黄丹婷)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