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房地产

供需上演“拉锯战” 上海楼市仍胶着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2010年08月03日01:43
  ⊙记者 朱楠 ○见习编辑 艾家静

  刚刚过去的7月上海楼市成交仍显胶着。据相关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7月上海商品住宅供应量及成交量与6月几乎持平,依然在低位徘徊;成交均价却稳立19000元/平方米以上,环比6月甚至出现微幅上涨。僵持、观望依然是上海楼市7月的关键词。

  佑威及楼市专评网联合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7月,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43万平方米,环比6月略微增加2.38%,而与2009年7月相比,仅为其整月的23%,成交量依旧处于相对的低位徘徊。与此同时,7月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仍高达19313元/平方米,环比6月微幅上涨0.76%,

  从环线来看,外环以内区域成交出现量升价跌的态势。7月全市外环以内区域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9.3万平米,虽只占总成交量的五分之一,但环比上月大涨了44.7%。与成交面积大涨相对应的是均价的大幅下跌,7月外环以内商品住宅均价仅为31065元,环比上月大跌16.2%。“上海滩大宁城”等均价低于3万元的项目大面积成交,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的数据显示,自4月底楼市调控政策出台以来,4-7月上海商品住宅的月供应量分别为128万平方米、94万平方米、51万平方米和55万平方米,成交量分别为106万平方米、31万平方米、42万平方米和43万平方米。这两组数据表明,在调控效力释放了3个月后上海楼市的供需量仍在低位徘徊,买卖双方对下半年楼市走势的不确定性,造成了目前双方胶着、观望情绪依然浓重。

  但开发商在经历了一轮推盘滞消后,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推盘策略,试探市场的意图也愈加明显。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陆骑麟认为,7月楼市与6月出现了相类似的成交“前低后高”情形,月初成交相对不足,月末开发商则加大供应并通过各种优惠促销手段,集中成交造成局部热销的假象。7月最后一周(7月26日-8月1日),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达到15.4万平方米,环比前周大涨34%,自4月26日以来首次突破15万平米。7月下半月上市的项目基本上是都能获得80%的去化率,这表明大量购买力积压,浓厚观望情绪的背后是购房需求正在等待房价的回归合理。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分析师薛建雄也认为,购房需求不能获得释放,积压过久必然反弹;而成交量一旦反弹,目前库存量并不大的开发商必然会再度提价,这也给调控增加了难度。因此,目前调控的关键在于是如何大量增加供应量,逼迫市场上的空置房源大量抛售,以及通过大量保障房的入市,来缓解市场上积压的刚性需求,从根本上巩固调控效果。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田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