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整个外贸影响不大 “预计下半年中国出口形势也将继续向好,此次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不会对这种趋势造成多大的影响。”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主任赵玉敏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赵玉敏分析说,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尚存多种不确定因素,各国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财政、金融、就业等问题,人们的资产财富在不断缩水,这种情况下,各国更有理由追求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也就是说,越是在经济形势不稳定的时候,越有利于中国商品的出口。物美价廉就是中国出口商品最大的竞争力,这个最基本的判断支撑着中国出口的增长。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决定从7月15日起取消钢材、医药、化工产品等406个税号的产品出口退税。
这是继去年6月份第七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之后,政府部门首次反向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有评论称,这标志着我国外贸政策转向,可能影响刚刚有所好转的外贸形势。但赵玉敏却认为:“此次外贸政策调整,顺应了整个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大趋势,并不会对中国整个外贸形势造成大的冲击。”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439.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4%,其中出口增速明显加快,接近50%。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大氛围之下,中国的进出口呈现出强劲的恢复性增长势头。
此次退税取消受冲击最大的当属钢铁业。据了解,此次取消出口退税的406个税号产品中,涉及钢铁产品40多个税号,基本涵盖了所有热轧产品和部分冷轧产品。在整个钢铁出口市场中,中小型钢企八成以上都是生产出口热轧产品,出口退税也一直是它们最主要的利润来源,那么这次出口退税钢材市场又将面临着怎样的变化?
“总的来说,下半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将在目前低位运行的基础上受通货膨胀和原料高位运行的作用,钢厂也不可能在亏本的情况下运行很长时间。”一业内分析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如果钢材现货售价长期运行在成本以下,钢厂必然会控产保价,从目前来看,近期钢价底部震荡的走势还将维持一段时间,在七月中下旬,随着原有低价库存的消化和市场做多情绪的酝酿,钢材市场将展开试探性的反弹,随后钢材市场价格将拉升,近期全国范围内洪灾超预期,一方面,洪灾对钢材资源的正常流动造成严重影响,局部地区的钢材资源流动不平衡也将推涨钢材市场价格;另一方面,传统的灾后重建加上经济适用房的大规模建设,下半年的钢材需求将有一定的保证,所以对下半年的钢材市场价格还是要有一定的信心,下半年钢材业并非因出口退税而萎靡不振。
赵玉敏也认为:“取消出口退税,虽然不会对中国整个出口增长形势造成严重冲击,但是对部分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影响还是较大的。”有一些规模较小、盈利水平较低的企业出口盈利主要依靠出口退税来维持,一些小企业将面临经营不下去甚至破产的困境。
那么,应如何看待一些小企业因出口退税的取消而陷入困境。
“两高一资”浴火重生 “取消出口退税最大的利好就是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赵玉敏说。“与汇率调整相比,出口退税调整更有针对性一些。这次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也主要集中在"两高一资"产业,凸显了政府进行结构调整的意愿和决心。政策红利取消后,落后产能势必无利可图,无法生存,企业必须迅速扭转粗放经营的惯性,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工艺改造中去,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坚持不懈地运用新型实用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产品升级改造。”
赵玉敏分析说,在中国的出口结构中有很多商品都属于高耗能高排放资源密集型商品,很多企业都是从国外进口原料,在国内进行加工出口,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是企业盈利不高,还把环境污染留在了国内。“从世界能源发展趋势、从环境保护的层面讲,中国在出口结构中都不应该再支持这种"两高一资"产业,需要进行结构调整。” “对于这种"两高一资"产业的出口政策扶持不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形式,反而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赵玉敏认为。“当前形势下进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表明了中国政府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同时也表明了政府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促进结构调整的决心。”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市场对非熟练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业已趋于饱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进口国消费者对此类商品的质量预期越来越高,有些产品的质量预期已非一般熟练劳动力所能达到。尤其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过度竞争格局已经使得东亚国家处于“与邻争食”的状态之中,这种过度竞争使得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大幅度下跌,并屡屡招致反倾销指控。并且,附加值低的产品即使出口了,所获利润也极低。那种单纯为了换取外汇就是赔本也要出口的政策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外汇稀缺的条件下是可以的,但目前已快达到两万亿美元。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杜莹芬认为:“这种单纯为出口而出口的做法已经没有必要。”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发布的《2009—201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在这一报告的竞争力排名榜上的位置还处于29位。
“改变单纯模仿而不重创新,提高技术的竞争力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问题。”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杜莹芬分析说。对我国企业来说,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条件,反过来,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也必将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我国供给与需求质量的提高。从长远来看,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杜莹芬进一步认为,出口退税的取消还能大大促进外贸企业的改革。
此次出口退税机制改革,不同企业受到的影响有所差异。下调出口退税率后,很多外向型生产企业和外贸流通企业的经营业绩都会受到较大影响,但是,与生产企业相比,专业外贸公司在此次退税率调整后将受到更大冲击。
对外贸流通企业来说,外贸流通企业的利润率远远低于生产企业。因此,外贸流通企业对退税率下降的反应要敏感得多。由于退税率下降导致的利润率下降,作为中间流通环节,理论上可以通过向供应商压价和向客户提价的方式来抵消。但是,经过多年来的外贸体制改革,我国外贸经营门槛大幅降低,获得进出口自营权的生产企业快速增长,生产企业、海外进口商和批发商的选择范围都大大增加,外贸流通企业对上下游的要价能力越来越低,供销两头挤压将使外贸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难题。外贸企业面临的困境迫使其与生产企业更好地进行沟通。提高生产企业通过代理制扩大出口的积极性,将有助于我国外贸代理制的完善和发展。
相关 商品出口与退税高依赖或成历史 我国出口退税调整的历史证明,商品出口与退税率紧密 相关,出口退税率的变化会及时、敏感地反映在当年出口额的变动上。1985年4月我国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1988年开始实行出口产品零税率,直至1993年。但这一时期,在旧税制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工商统一税,出口退税额按照产品分类,由于存在重复课税问题,很难计算退税的数额。所以这一时期出口退税不高。1994年税制改革,增值税取代了工商统一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出口商品的增值税税率为零,对于出口商品,不但在出口环节不征税,而且税务机关还要退还该商品在国内生产、流通环节已负担的税款,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新税制施行后,出口退税急剧增加,当年商品出口额也比上年增长了31.9%,而1993年的商品出口只比上年增长8%。由于中央财政出口退税负担沉重,1995年、1996年,政府两次调低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的调低给出口带来了负面影响。1996年的商品出口仅比上年增加了1.5%,而1994年、1995年分别比上年增加32%和23%。随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中国出口环境恶化。1998年、1999年商品出口分别比上年增加0.5%和6%。为了推动出口,政府在1998年6次提高了出口退税率。1999年又2次提高了出口退税率。两年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推动了出口的增长。2000年出口比上年增长27.9%,2002年比上年增长22.3%。 “随着我国出口退税的逐步取消,我国产品的逐步升级和竞争力的增强,产品出口与出口退税的高度依赖关系或将成历史。”这已成为业内共识。
我国历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一览: 2010年7月15日: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包括部分钢材和有色金属加工材,玉米淀粉及部分塑料及制品等。其他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还有部分橡胶、玻璃及制品,银粉、酒精、农药、医药、化工产品等。
2009年6月1日:提高部分机电和钢铁制品以及玉米淀粉和酒精的出口退税率。将合金钢异型材等钢材、钢铁结构体等钢铁制品、剪刀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9%,并将电视用发送设备、缝纫机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
2009年4月1日:将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6%,此次调整共涉及3802个税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3%的有合金镍条、型材,镍丝,镍管;铝合金制空心异型材;不锈钢热轧条;外径25mm的其他精炼铜管;部分橡胶及其制品、毛皮衣服等皮革制品、日用陶瓷、显像管玻壳、金属家具等制品。
2009年2月1日: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此次调整涉及3325个税号。
2008年11月1日:一是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二是提高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分为5%、9%、11%、13%、14%和17%六档。
2008年8月1日: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
2007年7月1日: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经过这次调整以后,出口退税率变成5%、9%、11%、13%和17%五档。
2005年:分期分批调低和取消了部分“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适当降低了纺织品等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重大技术装备、IT产品、生物医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2004年1月1日:调整出口退税率为5%、8%、11%、13%和17%五档。
1998年:提高了部分出口产品退税率至5%、13%、15%、17%四档。
1995年和1996年:第一次大幅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由原来的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调整为3%、6%和9%三档。 (来源:中国商报)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