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新能源汽车路在何方?

来源:《投资有道》杂志 作者:邓若楠
2010年08月05日17:41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他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本策划从产业链角度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走势作了梳理。结论是,未来三条腿走路的可能

性较大,具体哪一种车型会成为主流,还要视技术创新和行业标准具体怎么制定以及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而定。

  《谁杀死了电动汽车》(WhoKilledtheElectricCar?)是索尼电影电视公司在2006年拍摄制作的一部纪录片电影,曾在圣丹斯等几个电影节上获得广泛好评。但之所以至今少为人知,是因为影片在上映之初就遭到了几大汽车公司的联合抵制,导致最终没能公映。

  这部纪录片电影的主角是通用汽车公司曾经推出市场的一款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电动车1号(EV1:ElectronicVehicle1)”。当它“在一场阴谋中被谋杀”后,影片中依次“调查”了“嫌犯”:石油巨头、汽车制造商、消费者、立法者和作为其竞争对手的氢能源技术,试图发掘出“真凶”。

  这部意味深长的电影背景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通过《零排放法案》,规定1998年加州出售的新车,零排放汽车要达到2%,2003年达到10%。于是通用汽车在1996年投资10亿美元研制出商业化纯电动汽车产品EV1,汽车核心部件是电池,无需汽油和更换机油,没有消声器,很少进行制动维护,其典型的定期维护检修仅包括补充风档刮水器液和轮胎换位。在能源日益紧张的社会里,它与燃油车、混合型动力车和氢燃料电池车相比,拥有“环保节能费用低廉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上市后曾一度引起轰动。但是,仅仅6年后,EV1“神秘死亡”,充电站像墓碑一样结满灰尘和蛛网。

  电影最后“真凶”是谁,以及故事架构立场不需赘述。此时提及这部影片是因为,在目前石油等能源危机和气候变暖等环境危机的双重挑战下,纯电动汽车又开始成为全球瞩目的新兴产业,上下游产业链也成为各级市场投资宠儿。而今天这一产业链上下繁荣的蠢蠢欲动,发生在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

  “弯道超车”的理想

  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两个事件特别引起关注。

  一个是“股神”巴菲特斥资18亿港元入股内地在港上市公司比亚迪股份(1211.HK),比亚迪股价应声大涨17%,并创出上市以来股价新高。随后就传出戴姆勒汽车公司与比亚迪合资建厂共同生产电动汽车的消息,如今这一消息已尘埃落定,比亚迪-奔驰电动汽车项目正式落户深圳。分析称,这两个“国际大鳄”看中这个中国车界“小字辈儿”的,无非是其相对成熟的铁锂电池及电动车动力驱动技术市场前景。

  在比亚迪与奔驰“联姻”后两个月,沉寂多年的车界风云人物仰融,通过其香港公司正道集团,在今年5月以1.8亿元收购一家浙江“小民企”——佳贝思绿色能源,在国内锂电池供应商中引起轰动。这家成立仅三年的公司专职研发制造新能源车所需的电能动力总成,“拥有一项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权”。仰融此举被认为是通过收购锂电池企业曲线挺进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收购消息公告后,正道集团股价三个工作日内大增20%。

  “目前全球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碳氧化合物等已占城市空气污染物的70%至80%,汽车节能减排的确是大势所趋。”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参事徐锭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现在来看,新能源汽车领域混合动力车生产技术基本成熟,依然会是近期市场主流。纯电动汽车虽然有技术基础,进入市场推广仍需时日。燃料电池汽车可能会成为未来主流,但眼下难以产业化。”

  政策层面,“十五”期间我国曾把燃料电池汽车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十一五”期间又转向尽快实现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

  今年上半年,在接连出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实施细则》之后,《2010-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7月正式提交国务院审批,有望年内出台。

  显然,这一时间跨度长达十年的规划,才真正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及其相关政策导向明晰。

  “起码在十年内,我国将优先发展电动汽车,而混合动力(非插电式)等节能汽车将得到一定的支持。”徐锭明说。

  在今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连做事一向稳健的”大众汽车也带来了两款电动汽车——高尔夫和朗逸,集成大众的蓝驱技术,各自带着一个重达315公斤的锂电池组。

  “中国有电动车发展所需的锂电池制造原料,技术基础与国外基本一致,发展纯电动车可以让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更重要的是,电动汽车的发展将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因为这个产业不仅仅是电动汽车,还要有巨大的储能装置。人类发明电以来,有一个基本规律就是即发、即送、即用,未来将改变这种状态,这是一个新型战略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目前全球锂资源储量达3000万吨,折合1.6亿吨碳酸锂,中国锂资源储量占全球17%,是世界主要的碳酸锂生产国。过去的6年中,由于锂在电池领域的需求扩大,导致碳酸锂价格上涨了4倍。中国可观的锂资源储量和碳酸锂生产能力,为电动汽车发展带来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特约专家郭宇峰长期研究低碳金融与投资,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尽管国内电动汽车在核心技术方面尚与国际有差距,但这个差距“肯定比内燃机技术要短”。

  谁会消费新能源汽车?

  对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上海项目负责人王利民博士来说,他理所应当是新能源汽车的拥趸。2008年,他在上海买了第一款在国内生产和销售的油电混合动力车丰田普锐斯。

  “上海当时只有两家店销售,其中一家店还是一辆试驾车,因为试驾的人太少,才打算卖掉。拿到车去上牌时,他们在数据库里找不到这辆混合动力车的任何数据指标,只能让我自己先去检测。第一次去保养,4S店工作人员似乎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购买这辆混合动力车花了他将近30万元,这个价格比美国市场高出10万元左右。

  普锐斯的国产化率只有3.4%,“只有风挡玻璃和轮毂是国产的”。

  而纯电动车产业尽管国产化率高,但据记者了解,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电池,现在普遍采用能量密度更高的锂离子电池取代铅和镍氢电池,锂电池具有重量轻、储能大、功率大、无污染、寿命长、自放电系数小、温度适应范围宽泛等特点。但缺点是价格较贵、安全性较差。

  目前锂动力电池成本约3000到4000元/千瓦时,而新出台的国家补贴对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补贴标准为3000元/千瓦时。

  “生产成本如果居高不下,纯电动汽车未来市场定价也不可能很便宜。”王利民说。

  全球真正实现量产电动汽车的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经理杜国忠向记者透露,比亚迪预计在今年下半年上市的纯电动车E6,市场价格为29.98万元。

  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5月31日联合出台的《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最高补贴6万元。补贴资金拨付给汽车生产企业。

  “而深圳市政府对购买纯电动车也将补贴6万元,两者相加,最终私人在深圳购买E6价格估计将在18万元左右。”杜国忠说。

  而记者日前在上海国际汽车城举办的第二期“低碳之道”环保沙龙上了解到,在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推出后,也只有2.73%的消费者愿意在一年内购买新能源车,认为价格区间应在8万元到14万元的受调查消费者达到63%,只有1.8%的消费者接受车价高于22万。

  “押宝”产业链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超过1350万辆,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2010年上半年我国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达到847.22万辆和718.53万辆。国家发改委预计,到2012年,财政补贴推广节能汽车400万辆以上,实现年节油7.5亿升、减排二氧化碳330万吨,推动节能汽车消费4000亿元以上。

  “电动车能源转换的效率远远高于内燃车能源转换的效率。内燃车的发动机能源转换效率一般是汽油18%,柴油23%,电动汽车可以达到65%。”郭宇峰对记者说。

  “但电动汽车主要问题是能量力度比较低。按照现有技术,车载锂电池充一次电需要7小时左右,最高时速80公里,续航里程最多100公里。未来十年,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展顺利与否,将取决于我国自主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的突破,并与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息息相关。”

  在这一产业链上尽管中国企业具有一定优势,但“核心部件方面国外企业更有优势。”

  国内企业多以生产电子产品的锂离子电池起家,但制造汽车电池所需的电池组合技术和一致性的生产工艺,不是靠投资和规模提升就能很快获得的。日产汽车锂电池的产品一致性技术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才最终完善。

  徐锭明对记者表示:“电动汽车的核心在于电池技术,谁掌握这项技术,谁就掌握了电动汽车。现在全国很多电池企业、汽车企业和地方政府都说自己第一,我不太相信。比亚迪公司我也去考察过两次,我感觉还是要脚踏实地地开发技术。”

  国家电网、中石化、中海油、南方电网、中石油等大型央企早已纷纷投资电动车充电站及相关基础设施,地方企业也在这场“投资大战”中加速圈地、抢建充电站、抢占产业链。

  事实上,眼下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统一规划尽快出台,“这次补贴细则没有按时出台就是因为几个部门多头管理、各干各的,相互之间利益博弈。”

  “目前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准入方面的45项标准、以及25项安全标准都在制定当中。”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汽车标准化研究所总工程师周荣在面对记者追问时匆匆表示,“我现在只能说,标准体系完善后,我国至少在电动汽车产业领域的标准是全球最多的。”

  但几年前通用在纯电动汽车产业开拓失败,证明了扭转整个行业和一个庞大利益群体的惯性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决断力。

  眼下国内电动汽车产业链市场蛋糕的确很大,但从目前发展情况看,不免得套用一句股市常用语:“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