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轮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解包还原’刚刚结束,现在又要重新甄别、排查风险。”8月6日,一家上市银行授信部人士表示,本已安排的休假计划,也成为泡影。“何时结束,还很难说。”
银行业知情人士透露,7月底,监管层在北京召开了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查
甄别工作的座谈会。8月初,监管部门即以特急通知的形式,发文部署新一轮平台贷款的清查工作。今年上半年,各家银行按照“解包还原”的要求,开展了平台贷款自查整改工作。基本摸清了平台贷款底数,并逐步落实风险缓释措施。“但在数据采集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详细分类的基础数据统计仍不足。”一位银行业人士直言。
核算平台贷款的详细数据,成为新一轮清查工作的重中之重。前述知情人士透露,监管部门要求各家银行,逐户建立台账,并对不同类别的平台贷款进行定性甄别、分类处置,以有效缓释和化解平台贷款风险。
8月6日,一位熟悉清查工作的人士称,工作安排非常紧凑;8月15日之前,完成银政企及监管部门的四方对账;月底之前,完成风险类别的划分;9月10日之前,汇总全国数据。
现金流法则:谁需要追加担保
“此番再启动调查,强调以现金流对还款本息的覆盖程度为重点。”前述上市银行授信部人士表示,新一轮清查工作的重要变化体现在平台贷款的风险划分标准上。
在这份8月初的特急通知中,监管层要求派出机构和各家银行按照风险“四分法”,即“全覆盖、部分覆盖、基本覆盖、无覆盖”的标准对平台贷款划分风险类别。
而在7月底,最近一次关于平台贷款,还是按项目三分法,即“现金流全覆盖、不能全覆盖但第二还款来源充分、以及第二还款来源不充分”进行分类。
业内专业人士告诉记者,此番风险划分的依据为借款人自身现金流占其应还本息的比例。其中,全覆盖,这一比例在100%及以上,借款人自身现金流充足;基本覆盖,这一比例在70%-100%之间,有少部分依靠财政担保;半覆盖,这一比例在30%-70%之间,部分依靠财政担保;无覆盖,这一比例在30%以下,借款人自身有少量现金流,但大部分依靠财政担保。
根据这份特急通知的清查工作安排,在明确风险分类后,各行将四类平台贷款进行分类处置。银行业人士透露,首先,针对全覆盖类平台贷款,采用整体划转方式,即符合或整改后符合商业贷款条件的,纳入一般公司类贷款。
其次,属于半覆盖类的平台贷款,通过项目剥离、公司重组、增加新主体,经验收合格后纳入一般公司类贷款。
对主要以地方财政为担保、以财政收入为还款来源的地方融资平台,在保持原有债权债务关系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担保主体,追加土地、优质企业股权、有效收益权等合法足值的抵质押品,缓释信用风险。
第三,对无覆盖类,闲置不用、挪作他用以及潜在风险较大的平台贷款,将采取清收或退出措施。
前述知情人士透露,监管层如此重视现金流对还款资金的覆盖比例,乃是因为目前“平台贷款”高增长势头虽然有所缓解,但“平台贷款”整体代偿性风险较大,表现为现金流不能完全覆盖本息的贷款占比较高。
“从有关部门掌握的情况看,在平台贷款中,项目没有现金流、财政保障能力较弱、或者贷款本身不规范的,大概占到20%多一些。”业内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一位银行人士分析,这部分贷款应属于此次提出的“无覆盖”类平台贷款。
多位银行人士称,如何执行好风险“四分法”、项目“三分法”将是一个挑战。
“因为借款人的现金流与项目的经营性收入之间有差异,有些项目享受省级政府补助,这部分收入是否计算在项目现金流之内,需要给出执行标准。”8月6日,一位大行公司业务人士直言,再如,一个平台公司同时运作多个项目,或者项目本身就是包装出来的,如何一一对应。
清查“六步走”
“今年以来,我们分行持续的进行‘解包’,目前还没有结束。”上述大行公司业务人士告诉记者,该减退的贷款,都已上报了计划。“监管部门经常发来报表,一个平台公司要填几十项内容,而且有好几套表。”
但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上半年的“解包还原”中,出现了银行对“平台贷款”的认定标准等认识不一的问题。监管人士也指出,各银行机构在整改工作中的进度和力度差异较大,详细分类的基础数据统计仍显不足。
这正是这份特急通知发起的新一轮清查需要解决的问题。“关键时点为8月底和9月10日。8月底,商业银行需要完成对风险类别的划分;9月10日完成汇总报表工作。”业内人士给出了一份“时间表”。
本报记者获悉,此轮清查将细分为六步。
第一步,分解数据。7月底之前,监管部门将上半年各行自查的平台贷款数据分解到各派出机构,后者再将有关数据分解到辖内银行机构,并组织各家机构按照要求逐户建立台账,落实整改保全措施。
第二步,四方对账。8月15日之前,各行总行应分别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各级分支行、各监管部门派出机构就当地平台贷款的有关数据进行核对,确保数据准确。
第三步,8月底之前,各行和各派出机构按照“全覆盖、部分覆盖、基本覆盖、无覆盖”的标准对平台贷款划分风险类别,提出处置方案,明确牵头银行。
第四步,汇总报表。9月10日之前,各地分支行将清查工作报表分别上报监管部门派出机构和各行总行。
第五步,统一会谈。银行人士称,此项工作一般是由各地银行业协会组织,按照平台贷款余额孰大的原则,指定余额最大的债权银行担任组长,牵头组织各债权银行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商谈并确定整改保全和分类处置方案。
第六步,现场检查。今年下半年,监管部门的各级派出机构将对辖内平台贷款整改情况进行专项现场检查。
与此同时,“银监会的要求是准确进行贷款分类,足额提取拨备,争取在三年时间内通过保全和核销逐步化解大部分风险。”银行业人士表示,如果在三年内逐步化解分险,就不会对银行盈利带来较大冲击。
银政“博弈”
据本报记者了解,一大型银行今年发放的项目贷款中,90%以上为续建项目,新上项目占比微乎其微。
这是今年以来,“平台贷款”一直处于重压之下的结果:新增部分几乎全部用于续建项目,新上项目寥寥无几。
一位大行东部分行人士告诉记者,当地尚无出现平台公司不还钱的案例,“但地方政府会要求银行续贷,能够新增当然更好,不过今年基本没有新增平台贷款”。
与政府需求相左的是,根据前一轮清查结果,银行正在制定“平台贷款”减退计划。但减退谈何容易。
“据我们的客户反映,在贷款到期后,有的银行会象征性的压缩一部分,如2亿元的贷款,会压缩100万、200万元左右,大部分还是会续贷的。”上述东部分行人士直言,“银行在地方,还是要看政府的”。
他向记者进一步透露说,虽然在监管部门的安排下,每个平台公司都有一个主办银行,他们会拿出一个处置意见,逐步压缩贷款规模。但一般是属地原则,由当地银行机构与政府谈,“这怎么谈,所以只能是象征性的压缩一点”。
这是银政博弈下的无奈之举,也是“平台贷款”积重难返的真实写照。
“平台贷款几乎不太可能退出,只能说逐步减少,或增速放缓。”上述东部分行人士直言,“有些地方政府的负债超过全年的财政收入,银行马上要求退出,政府没钱,你说怎么办?加上政府投资的项目有持续性,不能建到一半就停了,有些项目还是省级政府,乃至中央的项目,需要地方财力配套的,是不能停的项目。”
在7月底监管层召开的座谈会上,监管部门也强调,防止在建项目出现“半拉子”工程。对此,2010年6月30前,经相关投资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并已开工建设的项目,可妥善安排后续资金;对于符合法律和国务院规定可以融资的项目,以及经国务院核准或审批的重大项目,可暂继续执行既定融资计划,如城市轨道交通类在建项目。
“经过清理,下半年,融资平台贷款会适当有所反弹。”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