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高考掮客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李丹
2010年08月22日14:49

  “离本科线差三分,照样如愿上大学。”张敏(化名)听到这样的消息后,喜出望外,不久前,张敏还在为自己妹妹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而发愁呢。

  张敏的妹妹今年高考的分数离本科线正好差三分,听说有此捷径,张敏觉得可以一试。

  不久前,张敏通过一位高中老师的引荐找到了河南省周口市某高中的侯主任。“侯主任在当地赫赫有名,办成的例子很多,但没有熟人引荐,他是不会轻易帮忙的。”这位老师告诉张敏。

  张敏有些半信半疑,但与侯主任通电话后,张敏有些“信服”了。

  “只要肯花钱,一般都能通过,不成功肯定退你钱,我这条线做了好几年了,没必要骗你。”侯主任信誓旦旦地表示。

  侯主任介绍,操作的方式很多,不同的高考分数,不同的操作方法,第一种方式是点招。主要针对的是过了河南省最低录取控制线或者低于控制线十分以内的学生,通过学校关系直接被学校点名录取。

  所谓点招是指分数过了省控线,但是没有达到学校招生的分数线的人,这是通过学校关系被学校录取的一种行为。一般来说,各个学校一般都有比例很少的机动录取名额。

  张敏妹妹的情况正好可以用这种方式操作。

  “不久前我刚办成了一个。” 侯主任十分有把握地说,2010年河南理工本科二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500分,一个考生实际考了497分,离二本线差3分,花了7万元,成功地被点招到了郑州某大学。侯主任还介绍,在教育系统自己上面有两个朋友,一个是河南省招办的老师,一个是该大学某院系的书记。

  “只要高考有分就能上大学。”侯主任此话一出让张敏很是惊讶。

  “如果分数太低,不能点招的话,还可以走内部计划,直接由学校录取,不过费用比点招要更高些。”侯表示。

  据侯主任介绍,每年高校都会有一些录取名额是留给自己的教职工子弟的,内部计划就是这些名额,虽然招办和学校都会对外宣称内部计划不存在,但是其实还是有的。侯信誓旦旦地告诉张敏:“某某学院,十万块钱,保证录取。和正规录取的学生一样,都有录取通知书,有学籍。”问及付款方式,他说,“先付一万元作为定金,等收到通知书,再付另外的钱。”

  除了以上两种方式,还有另外一种更为普遍的方式,就是冒名顶替他人入学。

  “这种方式又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建议首选买通知书上学的方法。”侯主任说。

  侯介绍说有一部分考生对自己考上的学校不满意,想再复习一年考取更好的学校,他可以帮助落榜考生买这类学生的档案和通知书。

  “如果入学的时候查出来怎么办?”张敏反问。

  在张敏看来这种风险是很大的,比如前几天曾报道的“罗彩霞事件”,讲的就是有人冒罗彩霞之名上大学后被查出的事情。

  “学校那边我会打通关系,保证不会被查出来。”侯主任表示,而对于卖档案的人,也有办法重新为他们办理户籍、档案,以使其来年顺利报考。

  “卖档案和通知书的学生,一张纸能换一叠钱,买的学生,又可以圆了上学梦,这是各方都得益的一件事,何乐而不为呢?”在侯主任看来,自己办的是善事。

  侯主任胸有成竹地表示,罗彩霞的事情是前些年,操作市场还不成熟,操作者没有操作好,找他办理这类情况绝对不会出现。他可以在学生入学的时候介绍他认识学校里的一位领导,这四年里,这位领导会一直照顾这位学生,不仅不会查出来,还可以在评奖学金、入党等方面帮到学生。

  当然,若办成收费也是不菲的,一般的二本学校,大概需8万元,好一点的学校,需要10万元或者更多,具体的价格还要看卖通知书的考生的要价,侯表示,自己赚的就是买卖双方的价格差。

  还有另外一种2+2的模式,即在某某大学读两年自考,毕业后可选择几个指定大学中一所院校修第二学位普通本科,成绩合格颁发学位证书,费用四万元。

  听完侯主任的介绍之后,张敏很感叹侯主任的能力。

  张敏听引荐的中间人说,在河南周口,做这种事情的不只侯主任一个,高考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生财之道,录取的违法违规操作也已形成了一条有系统、有组织的产业链。

  这个“生意”收入颇丰,不光是侯主任这样的人收入丰厚,帮侯主任介绍“客户”的中间人收入也颇丰,“每介绍一个学生会给予中间人五千元到一万元不等的介绍费。”听说这是市场行情,张敏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克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