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闻证监会发布第二阶段改革,这四大措施分别是,进一步完善报价申购和配售约束机制,网下可摇号配售;扩大询价对象范围;增强定价信息透明度;完善回拨机制和引入中止发行机制。
但仔细一看,还有很多真正能够改变中国股市“寻找最大笨蛋”的性质根本没有,鱼吃鱼
的特征还将持续,不禁让人感到失望。
上市公司圈钱索取很多,却一个个成了名副其实的铁公鸡。无论业绩好与坏,主动分红的很少。2008年人们对于上市公司不分红还大搞圈钱融资,大小非减持挟持市场的记忆犹新。高市盈率、大量融资对我们股民伤害的太深,对于股市的本身发展也是一种讽刺。公司和股票两张皮的现象,很严重。
八月初,有518家公司发布中报,业绩增长的近八成,但分红的仅有22家。也就是说,大部分公司都铁公鸡,一根毛都不愿意拔。著名的铁公鸡,媒体已经总结两个:一个是
*ST金杯,从1992年挂牌至今,18年来*ST金杯没有进行过一次现金分红,其间有过三次配股。以其财务数据看,至今披星戴帽的金杯不具有潜在派现能力,恐怕将一如既往的一毛不拔。另一个是从1998年10派1之后,
美菱电器已连续11年不分配了。尽管业内猜测美菱去年动用盈余公积金将未分配利润“扭亏”,此番又大肆扮靓业绩,是为了给今年分红创造条件,但11岁的铁公鸡美菱,至少在今年中报还是没有宣布分红。在A股市场,不分红的公司比比皆是,根本就不能体现股东的收益性,你的收益就在差价上,没有差价你等于白投资。
根据Wind数据,最近三年从未有过分红的公司多达630家,其中包括沪市2009年6月IPO重启以来发行股票的新上市公司,若剔除未来得及分红的因素,仍有618家上市公司近三年没有任何分红。这个数字占到了全部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一左右。那些实际上并不差钱的上市公司,差的是回报股东的责任感。实际上,有两种行为更加受到投资者口诛笔伐:一是上市公司不分红的同时,上调高管薪酬。二是出于再融资的需要,有些股票可能会在发布业绩的同时公布分红方案,给人一种高成长高分红的印象,进而刺激股价飙升,以达到按较高的股价进行再融资的目的。
不分红还要再融资,致使公司的股票与公司形成两张皮。就出现了2008年的
工商银行世界最赚钱,股票反而和别的股票一样,跌得很惨。这样的环境下,谁敢价值投资呢?
股改到现在,离强制分红的距离还很远,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重要方式,是投资者实现合理投资回报的有效渠道。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尚不健全,一些上市公司分红主动性不足,约束力不强,有的上市公司少分红甚至不分红,回报股东的意识薄弱。没有硬性约束的情况下,哪个公司愿意分红,哪个公司愿意回报股东,股民获利的方式就是鱼吃鱼,吃差价。
这根本违背了股票的本意:股东凭其持有的股票,有权从公司领取股息或红利,获取投资的收益。股息或红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公司的盈利分配政策。股票的收益性,还表现在股票投资者可以获得价差收入或实现资产保值增值。通过低价买入和高价卖出股票,投资者可以赚取价差利润。但现在我们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搞差价,业绩和盈利水平,没有分红机制,都成了空谈了。
正是因为如此,A股的扩容圈钱速度快的出奇,反正圈了钱又不用分红,这比银行贷款还爽,银行贷款还要还,股市圈钱扩容就不用还,股价跌到一毛钱也不干我的事,反正我已经把钱圈进来了。而且,还很方便,股市就成了上市公司的印钞机,不过印的不是钞票是股票。缺钱了大小非减持一下,不够用的就扩容,至于分红,就算了,公司还要发展嘛。在这种情况下,哪个公司不愿意上市?这么的好事哪里找?所以,我们就看到,很多公司在排队等着盼着上市,等着监管部门大笔一挥就能圈钱了。上市的目的是圈钱,不是为了发展自己壮大业务。
因此,应将审批权下放至交易所,建立市场经济,就应该进一步发挥交易所的功能,从目前的审批制走向注册制。同时,对所有违法的行为,应该提高造假成本,加大惩罚力度。不能掩护公司造假圈钱,上市就应当是正正当当的上市,促进企业的真实成长。
中国股市应改变投机性质,不改变这些,就还是企业圈钱的工具,投资者互相厮杀赚取差价的赌场。 (来源:朱大鸣)
(责任编辑:刘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