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全球经济

中美PMI超预期 海外股市上演“一日狂欢”?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2010年09月03日01:22

  因为中美两国好于预期的制造业数据,美欧股市周三出现了久违的大涨,美股三大指数均跳升2.5%以上,道指创年内第五大单日涨幅。周四的亚太市场也深受鼓舞,主要股市纷纷上涨1%左右,一项地区基准股指升至两周来的高点。

  分析师表示,意外强劲的制造业数据,暂时减轻了投资人对经济大幅滑坡的担忧。不过,从美股温和的成交量来看,市场人气仍待凝聚。在传统的“黑色9月”到来之际,股市后市还可能随着时好时坏的经济数据而持续波动。

  美股创两个月来最大涨幅

  周三的美股可谓强势逼人。三大股指在开盘后即直线拉升,涨幅很快超过2%,此后便一直在高位运行。至1日收盘,道指涨幅定格在2.5%,报10269点,创7月7日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同时也是今年迄今为止的第五大单日涨幅;标普500指数更是大涨2.95%,报1080点;纳指也涨了2.97%。

  同日,欧洲股市也呈现普涨格局。三大股市中,英国、法国和德国股市分别收高2.7%、3.8%和2.7%。欧洲斯托克600指数周三收涨2.7%。

  市场人士指出,当天股市暴涨,主要受到中美好于预期的制造业数据刺激。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制造业活动意外出现反弹,就业人数强劲增长。8月份,美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由7月份的55.5升至56.3,连续13个月位于扩张状态。更值得一提的是,最新数据明显超过了市场的普遍预期,此前经济学家预计8月份的PMI会出现环比下降,降至52.5左右。

  同日早些时候,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发布的报告显示,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达到51.7%,比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一举结束了此前连续三个月的下降势头。分析人士认为,PMI指数小幅回升,预示中国经济增速回落势头已显著放缓,经济出现深度回调的可能性减小。

  来自另一发达经济体——澳大利亚的经济数据也帮助提振了人气。澳大利亚统计局周三公布,该国二季度GDP增长1.2%,创三年来最高水平。此前市场普遍预期仅为增长0.9%。

  “黑色9月”威力不可轻视

  分析师表示,制造业数据向来是一个反映经济走向的领先指标。中美两大经济体的最新PMI数据好于预期,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如果这样的情况能够延续,将能够帮助改善就业,进而带动经济进入加快复苏的良性循环。

  受美股带动,亚太市场周四普遍收高。MSCI亚太指数周四东京尾盘大涨1.1%,创8月19日以来最高收盘价。地区股市中,日本股市涨幅最大,达到1.5%。中国香港股市涨1.2%,中国台湾股市升0.7%。

  对看多人士而言,对市场利好的最大因素可能是经济的持续增长,而最新的一些数据都强化了经济不会重陷衰退的观点。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上月底公开表示,预计美国经济下半年会继续增长,只是步伐较为缓和。

  美国Wells资本管理公司的投资策略主管鲍尔森表示,如果美国经济能够免于再一次陷入衰退,那么标准普尔500指数接下来六个月有望涨到1300。鲍尔森认为,市场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可能大幅减速甚至再现衰退的利空,而他认为这些情况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

  有意思的是,周三美欧股市的大涨,出现在了9月的第一个交易日。在以往,9月对美股投资人并没有留下什么太好的记忆,自1950年以来,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在9月份的平均跌幅为0.7%,而道指的平均跌幅则达到1%。

  对美国股市来说,每年的9、10月间向来都是“凶多吉少”。从劳动节(9月4日)到万圣节(10月31日)的这段时间,美股往往容易出现大幅下跌。鉴于此,一些人将其称作“鬼节”效应。

  德国一位管理着2200亿美元资产的基金经理表示,目前,股市上涨的根基依然很不牢固,经济仍在降温趋势之中。考虑到人气仍未充分激活,避险情绪仍可能随时卷土重来。另一方面,投资人对9月的预期一向不高。

  短期市场可能再现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周三股市大涨,但成交量依然未见明显放大,而其他一些信号则依然显露出市场的谨慎情绪。

  1日当天,纽交所、纳斯达克和美国证交所的总成交量仅为81.2亿股,低于去年日均成交的96.5亿股。Seaport证券的机构交易部董事韦恩伯格表示,股市的上涨缺乏成交配合,投资人正在进行一场“危险的游戏”。

  而在期权市场,追踪标普500指数和纳指的ETF看跌期权超过了看涨期权,暗示投资者担忧周三的大涨能否持续。即便是非常看好后市的鲍尔森也表示,股市未来一段时间的波动仍可能十分剧烈。对股市投资人来说,在经过了财报季节之后,接下来的眼光可能要更多放在经济数据方面。至少在眼下,各项数据依然是参差不齐,且相当一部分都发出疲软的信号。

  尽管中美两国的PMI好于预期,但从更广泛的范围看,大多数经济体的制造业活动依然低迷。摩根大通参与编制的全球PMI指数从7月的54.3回落至53.8,而8月英国的制造业增速亦大幅下滑,欧元区制造业增速则降至6个月低点。分析人士认为,这反映出新订单增速放慢以及补库存带来的提振效应逐渐减退。

  在美国,经济状况还远远谈不上乐观。周三出台的报告显示,8月份美国民间就业人口意外减少1万人,而7月建筑开支则降至10年来最低水平,均显著弱于市场预期。

  本周,美国还将出台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数据,特别是8月份的非农就业报告,很可能显示失业率继续上升。

  即便衰退不会重现,但至少业界对此的担忧在增加。根据美国机构对33位经济学家的最新调查,分析师的预估中值显示,美国经济再一次陷入衰退的概率升至25%,而7月初的预估还只有15%。
(责任编辑:黄珂)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