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官员称供求关系变化系生姜价格上涨主因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0年09月06日09:44
  记者来到生姜产地山东,在田间地头探行情——

  姜价涨农民有话说

  北京新发地市场。7月5日生姜批发价格还在3.6元/斤,8月17日就涨到了5元/斤。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姜价上涨了40%还要多。生姜涨价背后的原因在哪里?山东省的生姜产量占全国的20%左右,日前,记 者赴山东莱芜市、安丘市等生姜主产地,探究原因。

  气候异常,产量下降,供求关系变化是主因

  山东莱芜产好姜,块大皮薄,丝少肉细、辣浓味美。今年生姜价格高,让姜农分外高兴。谈起当前的大姜价格,莱芜市农业局副局长许洪彪认为,最根本的,还是国内外市场转好、大姜需求量大。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

  受去年天气影响,莱芜生姜产量下降。由于今年的鲜姜要到霜降才能大规模收获,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姜都是去年产的黄姜。根据该市农业局的统计,去年莱芜大姜种植面积为10.29万亩,比前年减少1.57万亩;产量则由前年的28.95万吨减少到去年的24.27万吨;今年种植面积比去年又减少2400亩。据了解,由于天气和病虫害影响,其它地方的产量也有所减少,潍坊市去年秋收生姜减产10%左右。

  另一方面,姜的市场需求不断走高。今年4—6月份,莱芜姜出口量不断增加,分别为0.6万吨、0.7万吨、1.1万吨。而每年生产大约60万吨姜的安丘市,今年上半年姜出口同比增长二至三成。

  对游资投机炒作的说法,许洪彪持保留态度。“不排除有部分投机者炒作,但有没有社会上一些人猜测得那么严重?”

  质量提高、成本增加,按质论价不能简单说贵

  在许洪彪看来,姜价涨的背后,还与近年来不断提高的农产品质量有关。

  “一亩地的成本从原先的四五千元上升到八千元”。莱芜市大埠头村村民郝雷掰着指头估算,他种了2亩生姜,去年由于枯死病,本应达13000斤的产量,减产到约9000斤,损失不少。今年每亩用600斤姜种,按当前价格算,大体是2400元;改用氯化苦替代甲基溴“熏地”,并用油纸覆盖,种上后还要用地膜覆盖,又是2000元。再加上用黑油纸为姜遮光,以及肥料、浇水等,加起来有8000元。

  安丘市探柳庄村的村民陈强介绍,他在大姜害虫产卵前,给姜罩上防虫“蚊帐”,投入增加更多,一亩地需要近万元。据了解,安丘在全国率先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实行无公害生产。姜品质提高,价格自然提高。目前安丘已建起无公害姜基地10多万亩,其中认证姜有机基地和绿色基地4万多亩。“按质论价,不能简单地抱怨说贵不贵。”一位长年做销售的王先生说。

  (责任编辑:高蕾)
(责任编辑:思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