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温州,这个中国的“制造业之都”如今正面临“产业空心化”的警示。
8月初,温州市召开了上半年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会议通报了温州的工业运行状况和强调节能减排之外,并无太多意外。但是会上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下称“温州市人行”)
提交的一份《金融支持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的内容令人吃惊,该文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外迁和民间资金外流,温州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温州市人行在报告里建议,政府应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空间,正确引导民间投资,防止新一轮资金大量外流或热钱化。官方如此提法,在温州历年来实属罕见。事实上,2009年,温州人均GDP仅4604美元,全省倒数第三位,不到杭州的一半,更是全省人均GDP的71%。
近年来温州热钱、温州炒房团响彻全国走向世界的背后,温州的制造业之都正在遭遇巨大挑战。
民企“天花板”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现在温州的厂房交易空前火爆。
温州平安易居房产营销有限公司业务员付小姐告诉本报,去年以来温州厂房出售、出租明显增多,最近她待售的厂房就有三四十套,分布在各大开发区、工业区,建筑面积一般在1万平方米以下。“一些企业计划迁到外地去;一些企业是活不下去了,干脆卖掉厂房不干了。”
这个现象的背后正隐藏着温州制造业的萎缩危机。
“温州已经出现‘产业空心化’迹象。”温州市人行调查统计科副科长梁茜茜透露,银行对工业信贷增长明显,但并不见工业增长大幅提升。多年来温州除了正泰、德力西、华峰氨纶等20多家企业,再没有在本土上形成有影响力的经济主体。
“除一些中小企业外迁外,大型企业也有走出去态势。”温州当地一位官员说,实际上正泰、德力西等企业,在外地的投资额、产出规模已远远大于本地,且主要为高新技术产业等。
“留下来的,是一些‘老、弱、病、残、断’企业,涉及深层次问题难以解决。”一位温州的企业家说。他认为,这几年温州的定位在不断变化,从国际轻工城——三个温州——五个工程——宜商、宜居……但并不没有形成新的支柱产业,更没能根本抑制企业外迁、资金外流。
温州市政协委员黄发静,正联合温州大学商学院老师做一个有关 “温州企业外迁和投资环境改善问题”的调研报告,计划以提案方式递交给明年的温州市“两会”。
黄发静还是温州烟具行业协会会长、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说,金融危机后,温州企业外迁、民资外流加剧,一些本地产业确实存在“空心化”的迹象。他扳着手指头告诉记者,曾占据全国产量90%以上的温州金属打火机,鼎盛时有500多家企业,如今只剩下100家左右。而在这100家中,只有30余家的企业老板在专心经营,“一些企业,已经把重心转移到其他行业,比如房地产、矿产以及第三产业。”
甚至黄发静自己也一直未断出去投资其他产业的念头。他说为何没有行动起来,只因他现在是协会会长,不能看着打火机从他这一代人手里消失。“仅凭企业现在的那点微薄利润,很难做强做大了,只有向其他领域投资。”
民营企业的“天花板”,在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温州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些企业还在继续做实业,也试图转型升级,但做得非常艰苦。”一位温州的第二代企业家邵先生说,他的一位朋友,家里是做鞋跟生意的,凭借多年打拼,企业有着固定的客户资源。然而他这位朋友并不想接班,“继续投入,不一定在温州 ‘熟人社会’打开市场;维持现状,又没有他施展的余地。”
做眼镜起家的黄仲君,上世纪九十年代转行做电镀,为此征地几十亩建厂房。由于电镀业的逐渐萎缩,黄仲君虽有先进设备,但订单不多。无奈之下,他把实业重心放在门把锁的开发上,“准备了六七年,最近两三年才投产,现在已有一定生产规模。”但是成功转型的并不多,他周边一些企业还处在停产、半停产状态。
温州眼镜行业协会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由于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一部分眼镜企业勉强维持生产,而另一些企业已处于关停状态。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温州眼镜出口同比负增长,5月至7月才开始正增长。“实际上,眼镜企业的这种生存状况,在温州其他一些行业也同样存在。”
目前温州有品牌、上规模的企业,订单还比较多,受金融危机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告诉记者,大多数中小企业订单虽比2008年有所增加,利润却下降明显,“生存并未明显改善”。据温州市经贸委掌握的情况,自今年一季度以来,该市规模工业利润增幅环比回落幅度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
“我们粗略估计,温州每年外迁的企业有1000家左右,外流的资金量更大,也难以统计。”周德文说,近年来,温州经济增速排名全省倒数,与民企外迁、民资外流不无关系,这极大影响了温州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大企业造楼,小企业炒房
“现在温州流行‘找项目’。”黄发静说,如果你还没找到项目,那别人还认为你只是一个小老板。
温州老板所找项目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领域。“大企业造楼、小企业炒房”,这已成为温州制造企业“群体性不务正业”的不争事实。
最近发布的“2010温州市百强企业”中,除2家房地产公司和6家建筑公司外,其他40多家制造业企业,无一不涉足了房地产开发,包括康奈、奥康、报喜鸟等知名制造业企业。
黄仲君也告诉记者,他还投资了房地产、高科技以及养猪等项目,“只要赚钱,我们就会去投。”2007年,黄仲君和房产商、诸多企业主联合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并于2008年在温州拿了多个地块。黄仲君说,他占该房产公司20%的股份,主要是以自有资金入股,也涉及一部分银行贷款。
据了解,由制造业企业抱团成立的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目前温州至少有7家,每家资金规模都超过30亿元。
在房价大涨带动下,黄仲君的房地产投资收益颇丰,完全盖过其主业电镀。这是巨大的利益驱动。上述企业家邵先生说,他的朋友圈里,炒房相当普遍。“老行业不会再增加投资,新行业又没有出路,于是这些闲钱就会进入房地产。”
甚至有一些老板把企业作为融资平台,用信贷资金去炒房或搞房地产开发。“大部分银行信贷是被企业挪用的。”一位负责公司贷款业务的某商业银行瓯海支行负责人透露,根据信贷员的跟踪回访,发现很多贷款被用来炒房、炒地皮,真正用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很少。“企业多以扩大产能、技改等名义,用企业资产去银行抵押贷款,然后通过账面处理,顺利进入其他高收益投资行业。”
而温州市人行统计调查科副科长梁茜茜也证实,他们听到银行或信贷员反映,企业贷款没有用于企业自身发展,而是做其他行业去了。
在实业资本的助推下,温州房价、地价一路走高。温州大型中介天浩置业数据显示,今年5-8月份温州市区商品住房成交均价约为2.8万元/平方米,位于全国各大城市之首。
一位乐清市政协官员告诉本报,去年他们做过一项调查,“低压电器之都”柳市镇的规模以上企业,70%以上利润不再投资本地产业,而是转移到外省市开发房地产、建高科技项目,也有不少资金在买楼、开矿等。
该政协官员承认,把企业作为融资平台,以此获得大量银行贷款,转而投资房地产等行业,这种现象在温州比较普遍。“一家年产值1亿元左右的企业,居然能获得银行总授信10亿元。”
温州市人行报告称,在宽松货币政策下,各银行为抢夺贷款市场份额,使一些制造企业融资渠道增多,负债过重,超过了其实际承受能力,如有些企业负债总额竟超过了其年产值规模。“这种过度融资的制造业企业往往存在跨行业异地投资行为”。
资金“热钱化”
贷款的高位增长,与民间实体投资低迷形成强烈反差。
据统计,今年5月末,温州市个人新增贷款346.98亿元,增长53.3%,占温州市新增贷款总量的62.4%,同比增长19.5个百分点。其中新增个人购房贷款101.76亿元,增长6.4倍。
与此相反,制造业新增贷款仅增长21%;交通运输业和批发零售业新增贷款则同比分别下降73.4%和53.8%。更让人吃惊的是,温州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2.13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民间投资仅增长3.0%,这比浙江全省平均水平低26.2个百分点。
那么这些新增的银行信贷,被用到哪儿去了?连温州市人行等当地金融机构都坦言无法统计。
“现在企业不赚钱,也不缺钱,更多只是一个融资平台。”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负责人说。温州市人行有关负责人撰文表示,一小部分温州民资呈现游资或热钱化倾向,它们是隐秘操作,快速流动,追求短期或超短期暴利的投机资金。
温州市人行调查统计科科长梁茜茜说,这些热钱资金组成复杂,有实业资本、民间游资,也有一部分为银行贷款。“存在银行贷款被挪用为地下资金”的行为。”她透露,之前温州市人行对担保业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资金规模比较大”。
据介绍,温州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创投企业已达300多家,大约有1500亿元的流动资金进入了创投领域,涉及医疗、旅游等行业的投资、咨询和担保业务。
温州一位做当地经济研究的官员称,温州产业、资金出现“过度金融化”,目前只有30%的温州民间资金回归实体经济,而65%则流向了股市和楼市。
事实上,自2004年以来,温州短期贷款增长一直快于中长期贷款增长,尤其是2009年表现最为突出,这与全国和浙江省贷款中长期化的倾向正好相反。据温州市人行统计,2010年6月末,温州短期贷款余额3848.04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76.2%,分别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1和41.6个百分点。
温州市人行表示,近年来由温州人主导的炒楼等一系列投机生意,不仅吸引了巨量的民间资本,也吸引了为数不少的工业资本转移,导致了温州本土经济增长潜力下降。
对此,温州的第二代企业家邵先生认为,金融、投资应该建立在强大实业基础上,而温州恰恰反其道而行,这将导致产业的空心化和资金的热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