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政策·监管

银行拨备率拟升至2.5% 遏制银行膨胀的放贷冲动

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作者: 冯哲
2010年09月13日06:24

  监管层通过引入拨备率等创新工具,遏制银行膨胀的放贷冲动,亦使银行步入新的估值体系

  9月7日,“银监会拟年末引入拨备新指标”的消息传来,兴业银行南京银行深发展A、宁波银行随即下挫逾2%,持续仅几天且难得一见的银行股行情便迎头向下。

  消息的起因

是银监会在一周前召开的一次内部会议中,银监会高层谈到,为实现拨备和资产规模的硬约束,监管当局正在讨论今年年末商业银行按照减值准备对贷款总额(下称拨备率)2.5%的比例计提拨备,此前银监会并未有此硬性要求。

  “该方案还在内部讨论中,需要与包括财政部在内的有关部门协商。”接近监管当局的有关人士称。

  不过,由于该次会议的参加人员扩大到了各商业银行,消息很快在市场蔓延开来。随即,来自投行的分析一致认为,新要求一旦实施,对大行影响有限,对中小银行压力较大,直接冲击的是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如从更宏观的层面判断,按照贷款总额计提拨备,受影响较大的绝不止几家小银行,因为此举将撼动银行业依赖存贷利差为生的盈利模式,这也是很长一段时期以来,银行估值低迷的主因之一。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引入这一指标有利于实现拨备和资产规模的硬约束,从而限制银行的放贷冲动,从长期看,还是为了限制不良贷款的激增,做好风险抵补,哪怕牺牲一点股东的短期利益。

  “我都不知道怎么写对银行股估值的影响了。”一位投行分析师表示,“从短期看是负面的;从长期看,有负面也有正面的影响;总体上看,这样的监管措施,还是出于审慎的目的。”

  接近几大行大股东中央汇金公司的人士亦表示,对拨备率提高持理解态度。“监管怎么规定就怎么做。”

  拨备补缺

  “现行银行拨备覆盖率虽然较高,但受贷款高增的影响,并不能真实反映潜在的不良水平。”前述接近监管人士表示。2010年6月末,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拨备充足率分别达到146.4%、125.3%和125.9%。

  “总的来说,引入拨备率,对拨备覆盖率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汇信资本董事总经理叶翔表示。拨备覆盖率是减值准备对不良资产的占比。拨备覆盖率只是对既有不良贷款的一种静态准备,并不能反应未来的风险,而拨备和贷款总额比率则侧重动态的、整体的反应未来的可能产生损失。

  而银监会想引入的拨备率指标,分子依然是减值准备,而分母是所有贷款。国信证券研报就认为,拨备覆盖率结合拨备率等指标能较充分反映银行风险抵御能力。

  数据亦表明,美国银行业目前的拨备率水平是2.3%,中国银行业的整体拨备率水平是2.4%。考虑到美国银行业的风险主要是交易型资产,而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则主要是信用风险,中国的拨备率水平更高是符合逻辑的。

  “在危机过后,可以预见以后监管者会在拨备上有更大的话语权。”年初,即有一位银监会内部人士对本刊记者坦承,扩充监管工具箱,将是今年银监会工作推进的重点。

  一位大型银行风险部门人士介绍,银监会已通过邮件和口头通知的方式对各家银行初步调研,意见正在反馈整理中。其中,针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实行区别对待,前者预计按2.5%计提,后者有可能按2.4%计提。

  “监管者、银行、市场等各方还有许多调研工作需要完成,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接近监管人士强调。“为了监管实现灵活性,也应该考虑针对不同类型贷款有差别提缴拨备。”前述接近监管人士表示,可以针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房地产贷款等风险较高的行业有差别的计提拨备,提高政策针对性。

  双重打击

  “如果拨备新规在今年底执行,那今年的利润就没了。”一位股份制银行高管如是坦承。在他看来,一方面银行用近百亿元补足既有的存量拨备缺口,另一方面新增贷款成本也相应增加,可谓双重打击。

  以受影响最大的中信银行为例,若新规年末执行,则中信银行要补足133亿元拨备,而该行上半年利润为106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但按目前贷款规模简单框算,此政策的推行将使上市银行陆续多计提税后净利润中的约800亿元,作为一般准备的增加部分,对净利润和股东利益的折损程度较高。

  2010年半年报显示,五大行中,只有刚上市的农行拨备率高达3.15%,盖因循大行在股改上市首年提取拨备较高的惯例;另外建行2.49%,工行亦有2.39%,中行和交行则缺口较大。

  在股份制银行中,除华夏银行和南京银行,其他银行均低于2%。

  交银国际最新研报显示,如果按照 2.5%的贷款准备金率,由于股份制银行不良率和关注类贷款占比较低,受影响较大。按照贷款准备金率2.5%的要求,深发展和中信银行全年盈利将下降约一半,其次是兴业银行和宁波银行,全年盈利下降约40%,民生银行和浦发盈利下降 30%左右。

  由于现行银行存贷利差在3.3个百分点左右,如新规执行,则相当于将贷款第一年的利差压缩至不到1个百分点,虽然不影响随后年份的利差,但对银行的放贷欲望是较大的约束。

  对此,交银国际认为,2.5%的下限要求偏高,监管层可能是参考历史上中型经济衰退期银行的平均不良率,和监管层对下轮经济衰退期不良率的预判,但逆周期拨备监管的目的在于平滑经济周期拨备计提的压力,而非在经济繁荣期承担全部或大部分的拨备压力。

  国信证券研报则认为,无需放大这一政策对银行股估值的冲击。目前银行板块估值较低,已部分体现对上述计提拨备和存款利率可能上升两大利空的预期,未来银行板块更多还是随宏观经济和政策预期的波动行情。上半年15家可比上市银行虽实现净利3365.63亿元,同比增31.7%。但银行股的估值却一直低迷不前,反映了市场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调控等较为悲观的预期。

  动态拨备悬疑

  政策出台背景仍是银行业汹涌的放贷原始冲动和潜在的不良贷款危机。

  “上半年,各家银行都体现为拨备覆盖率进一步提高,但真实的情况并不乐观。”国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坦承,贷款增长、不良率下降、拨备支出减少是上半年银行业绩超预期的主因。

  最新同业交换数据显示,8月工、农、中、建四大行新增人民币贷款2188亿元,仍高于去年同期。

  一位接近银监会的人士表示,以往每次经济过热,政府调控的基本方法都是直接控制其贷款行为,简单地实现了宏观调控目的,但却没有发展成一种机制、框架或制度,把监管者、被监管者与市场的中介机构,都纳入这种机制中。

  他解释说,当贷款增加到一定速度后,拨备就会迅速提高,过快的增长速度不仅不会增加当期的利润收入,甚至还会降低收入,这就会抑制银行为增加短期利润而扩张的冲动。

  “目的是为了让银行在经济增长期的时候,为未来衰退期可能出现的高额不良资产预备了资金,使得银行在经济衰退的后期,能为有效益的企业提供贷款。”上述接近银监会的人士如是说。

  以中信银行为例,截至今年年中,该行贷款总额约1.2万亿元,不良余额为97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70%,超过150%的监管标准;但如果经济出现波动,其不良率上升1个百分点,则不良贷款就会增加到约220亿元,此时原有的约170亿元的拨备就不能覆盖贷款风险。

  不过,受压最大的股份制银行也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减少核销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临时措施。”

  前述股份制银行高管表示,即可以在拨备覆盖率达到 150%以上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核销以提高拨备率。

  这意味着,各种监管指标之间永远存在漏洞,仍有各种操纵的余地。

  本刊记者温秀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克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