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房地产 > 政策风向渐转 楼市又到调整时? > 楼市政策调整新闻

楼市博弈升级 调控进退两难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张明
2010年09月18日08:43

  犹如近日的天气,一场秋雨过后出现的“回暖”显然打乱了楼市的步伐。

  70余个大中城市房价震荡向上,成交量全面上扬,土地市场上的“地王”又适时来凑热闹。

  今年四月以来“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失效了吗?二次调控政策会否出台?这成为困扰包括政府、开发商、

购房者的共同难题。

  回暖潮

  “从8月20号开盘,我们的优惠促销政策只持续了三天就中止了,而现在300多套房源只剩下不到50套,接下来可能会有一定的提价。”9月15日,成都南部新城一项目现场,销售人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显然,他们充满了涨价预期。

  而杭州、武汉、重庆、广州等地进入9月中旬后日渐增多的“日光盘”和排队潮更应证了“金九银十”的到来。

  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3%,涨幅比7月份缩小1.0%,房价环比继续基本持平。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较上年同比下降10.1%,但较7月份增加6.5%,商品房销售额比7月也高出近15%。此外,包括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住宅投资、土地购置面积等在内的多项数据都比7月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很多开发商在对后市并不很乐观的前提下8月份就加紧推盘,仅成都当月的供应量就超过了100万平方米,持续出现的成交量上涨分流了9、10月份的销售压力,开发商有理由对未来有所期待。”在成都天爱地产顾问机构总经理何欣看来,近段市场持续在回暖,原因有几个:一个是前段时期的观望客户、刚需入市,对成交量有很大推动;其次是开发商在价格方面优惠力度加大;再次,供应量的加大会直接导致成交量上扬。

  在售楼部现场,记者发现,持有“现在不买,又怕错过买房时机”心态的购房者并不在少数。楼市宏观调控“屡调屡涨”的历史让他们有理由担心。

  难道此轮以“限贷”为核心的调整真的失效了么?

  治标不治本

  日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就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情况和调整的艰难性,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要花两三年的时间慢慢做。

  因此,一切的结论都为时过早。也许回暖现象的背后,只是调控再次给了市场一次解脱的机会。

  事实上在“新国十条”出台之初,就有开发商向记者表示,此轮调控是行“堵”拒“疏”、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楼市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供应量上,如果有效地增加供应,需求量得到满足、市场竞争更充分过后,市场自然就回归理性,房价也会很理性。”御风行地产营销公司总经理兰飞如是总结调控的效力。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包括万科保利、龙湖等地产巨头的认同。“情况虽有所好转,但还不是涨价的时候,我们坚持的还是快速销售。”保利地产一位营销经理表示。

  “提前到来的回暖将让秋交会感到尴尬。”在尺度兴业地产总经理尹平看来,8月的放量入市和成交量上涨已经为秋交会做了提前分流泄洪,“避免了秋交会价格战的同时,也分流了刚性需求的量。”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认为:“今年的金九银十相对于2009年,只能算是镀金、镀银。今年与去年相比,同比多半是下降的。但从环比看虽然有所回升,‘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在陈晟看来,如果开发上一味追求涨价,恐怕事态还会有所反复,“10月份之后,甚至就在‘金九银十’期间,房价就会进入下行趋势,至少是持平。”

  世联地产研究发现,8月各大城市楼市的成交都是以90平方米左右的中小户型为主,置业群体多位于30~40岁的年龄段,“属典型的自住型需求”,这一波的市场回暖不能简单认为楼市已进入上升通道。

  何欣认为,此轮调控的目的本来就有诸多疑问。“抑制部分地区房价过快上涨的短期目的达到了,但多大幅度的上涨算过快上涨,政策本身没有明确。”

  这也是此轮调控诸多争议中的焦点。

  十字路口

  争议声中,北京、上海这些原本被视为重点调控对象的城市涨声一片,背后的信号意味强烈:一线城市尚且如此,二三线城市上涨更加理所当然。

  开发商果真在与政策的“对抗”中赢了?

  “这轮调控并没有真正的赢家。”在四川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吴祥云看来,虽然房价上涨的态势已得到遏制,但房价趋势性下跌的概率较小。除了有经济基本面的支撑外,被压抑的需求蠢蠢欲动也将是推动未来房价上涨的动力。“8月份的统计数据和9月份延续上涨的态势表明,房地产调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更加严格的执行监管,以及其他政策的配合。”

  事实上,从8月中下旬开始,一系列对开发商不利的消息已经在市场上蔓延。

  在广东和山东开始执行预售资金的监管之后,北京市等地也开始酝酿商品房预售资金的监督管理办法。之后,市场又传出包括农行、建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均接到监管层口头通知,暂停发放房地产贷款的消息。而后,更为严厉的贷款收紧及可能启动物业税、房产税等传言又纷沓而至。

  事实上,截至记者发稿时,相关各部门均陆续否认有进一步的调控政策出台。唯一不确定的是央行何时加息。

  “收紧开发贷和控制预售金只能让开发商更加难以启动新项目,从而导致供应紧张。”何欣认为,遏制供应同样会强化后期市场反弹的预期,而加息已经在历次调控中被证实了是把双刃剑。

  在多家房地产机构看来,经过4个多月的楼市消化,投资需求受到挤压,而自住和改善需求不可能长期自我抑制。“在9月份开发商大规模推出新盘的带动下,房地产成交将更为活跃,不排除一线城市重新出现房价阶段性大幅反弹的可能,届时也可能是政策进一步收紧之时,即使是继续坚持调控,预计房价有可能在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出现稳中有降的情况。”

  “此时如果再加码调控,难免有些纠枉过正。”吴祥云认为,今年对房地产的调控很可能会影响到明年的经济增长任务,“毕竟眼下,房地产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在这两个月的供应增加下,房地产投资也呈现同比10%的负增长。”

(责任编辑:克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