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三季报报喜背后有隐忧 整体业绩增速在放缓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10月09日17:32
  三季报的披露工作将于10月12日拉开序幕。截至昨日,除去8家三季报业绩不确定的上市公司,两市共754家上市公司对2010年三季报作出预测。预增公司家数最多的行业集中在机械、电子元器件和金属非金属等。预减公司家数最多的前三个行业则分别为机械、化工和房地产。扭亏公 司家数最多行业为机械、金属非金属和化工。亏损家数最多的行业为化工、机械和信息技术。

  逾七成公司三季报“预喜”

  据统计,已公布三季度业绩预告的754家上市公司中,共576家上市公司三季度“报喜”,占比超过76%。其中大幅预增223家,略增195家,预盈87家,扭亏71家。此外,共有32家上市公司预减,85家续亏,22家首亏,30家略减。

  在预增的489家公司中,增幅超过100%的公司达178家,其中有17家同比增幅超过10倍。其中,因重整完成ST深泰(000034)三季度预计大幅扭亏,业绩大幅预增超过984倍。同时,上述17家大幅预增的公司中还包括ST重实(000736)、ST中冠(000018)等两家扭亏公司。此外,更名后的东凌粮油(000893)、芭田股份(002170)和长电科技(600584)净利润增幅分别高达563倍、267倍和156倍均位居前列。而在上述489家公司中,有251家公司在预告前三季度业绩增长的同时,今年上半年业绩已超过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

  而在“报喜”公司中,中小板或创业板公司共326家,占比过半,且大部分公司预增幅度在30%~50%之间。在公布业绩预告的135家今年上市的新股中,前三季度预增的为92家,预亏或预降的17家,“报喜”占比为68%。但预告大幅增长的仅有太极股份(002368)、双林股份(300100)和东方日升(300118)等个别公司,占比不超过5%,大部分新上市公司预告前三季业绩增幅在30%左右。相反,已公布业绩预告的203家2008年前上市的中小板公司里,有142家前三季度预增,占比近70%,且其中29家业绩增幅超过100%占比超过两成。“老牌”中小板公司业绩水平高于整体,如远光软件(002063)、湘潭电化(002125)等公司业绩增幅超过200%。

  从行业分布来看,上述业绩预增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子元器件、汽车及零部件、有色金属、钢铁、零售等行业。汽车行业增幅较大的有万丰奥威(002085)、银轮股份(002126),而零部件行业预增幅度明显好于整车行业。有色金属则以小金属为主,尤其是稀土行业抢眼,包钢稀土(600111)预测净利润同期大幅增长。钢铁行业也预告喜人,宝钢股份(600019)、鞍钢股份(000898)等一线钢企业绩预增幅度都超过100%,包钢股份(600010)等3家钢企则实现大幅扭亏。

  备受关注的房地产行业则出现分化。37家房地产公司中,扭亏或者预增的依然占大多数,共计23家,深天健(000090)、深深房嘉凯城(000918)等增幅均超过200%,上述公司或者拥有丰富土地储备,或积极四处拿地;报忧的数量为11家,如重组未能完成的ST方向、主业开展缓慢的国兴地产(000838)等。

  三季报行情或存变数

  虽然今年上市公司的三季度业绩预期仍以报喜为主,大部分预喜股近来也走势强势,但三季度业绩预期“喜中有忧”却不容回避。

  “今年的三季报行情存在一定的变数。”广发证券(000776)策略分析师王立才告诉记者,对比上市公司半年报和三季报预告所透露的净利润增速,可以发现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增长速度正在放缓,相关个股的业绩炒作想象空间有限。而据统计,在576家报喜的上市公司中,有140家上市公司三季度预测净利润同比增速相比半年报下滑超过10%。

  海通证券(600837)策略分析师舒菱也认为,大多数上市公司的中报业绩会成为年内的相对高位,下半年企业盈利能力会有所下滑,上市公司的三季报若无太多的亮点将很难得到市场的关注。总体而言,今年的三季报行情将相对平淡,主要以个股的结构性机会为主,特别是上半年净利润增长较快的新兴产业类上市公司三季度可能面临较大的业绩回落风险。

  东北证券(000686)策略研究员唐亚韫则相对乐观地表示,三季报向来是主流资金优选跨年度个股的时间窗口,这主要因为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基本上可确立全年业绩大局。从中短期市场表现来看,三季报预喜股往往能够整体跑赢大盘,投资者首先应从主营利润增长入手。依靠主营业务增长而不是仅靠投资收益等偶然因素的上市公司,才是三季报选股的基本条件之一。如广联达(002410)、康强电子(002119)等一批公司因行业景气向好、成本控制以及销量增加等而实现主营利润增长。

  但唐亚韫表示,部分公司三季报预喜是由于上半年利润大增,但第三季度业绩可能滑坡。典型的如银行板块,其半年报平均同比增速将超过32%,但下半年的业绩预期下降。另一些仅靠投资收益、卖资产、债务重组收益等实现三季报大增的,如ST南方虽然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倍以上,但主要是因为通过转让子公司股权获得1.73亿元现金,如没有该笔所得其主营几乎亏损,此类股票在估值和炒作价值方面将大打折扣。(深圳商报记者黄炎) (来源:深圳商报)
(责任编辑:思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