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资金回流银行理财产品旺销 短期理财更重流动性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0年10月13日11:39
  “有大量资金回流银行”是绝大多数银行人士对目前资金流向的共同看法。CFP供图

  楼市成交急剧降温,挤出的大量资金除进入股市外,同时也开始明显回流银行,使得近期深圳市场上的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畅旺,基本不需要理财经理出马去动员和说服客户 ,数亿甚至十几亿元额度的产品几天内就销售一空。记者昨日采访市内多家银行发现,无论是短期还是期限超过100天的中长期理财产品,眼下都成了“不愁嫁的好姑娘”。

  资金追产品成普遍现象

  昨日一天,记者分别走访了中国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获知节后的理财市场延续了节前的旺销惯性,各种期限的产品都非常好卖。

  一家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由于产品买得好,昨日一度出现了“断档”现象——前一期原本预计发行十天的一款产品,结果短短五天就销售一空,以至于后续产品来不及接上。另一家银行的理财经理称,有一款总行的产品,分到深圳市场的额度只有1亿多,面市五分钟就被两个客户“瓜分”了,迅速“结束了战斗”。另一个戏剧性的场景是,两位客户排队买产品,前面一位买到了,后面一位就被告知“抱歉,请您等下一期吧!”

  记者观察到,目前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期限多呈“长短结合”的格局,超短期和短期产品从一天、七天到20天不等,中长期则以6个月、9个月至372天最为集中。在收益方面,前一类收益水平一般在活期存款利率的4倍以上,后一类产品常常因客户认购数量划分不同档次的收益。如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超短期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1.58%,高于七天通知存款,是活期利率的4.39倍。另一家区域性股份制银行期限为372天的产品年化收益为4.02%,133天的产品为3.0%。同样是1个月的产品,客户认购5万元预期收益为2%,认购20万元收益提升至2.15%。

  尽管难以得出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总的销售规模,但“有大量资金回流银行”是绝大多数银行人士的共同结论。与前几个月银行狂推理财产品所不同的是,当时是银行在存贷比压力下的“主动出击”行为,意在以产品实现吸储的目的;而眼下的产品热销是由投资者需求所推动的。对此,投资者伍小姐描述得很形象,“前一段我手机上天天收到几条产品信息,我的客户经理常常给我打电话推荐产品。现在却不同,他们消停多了,我却总追着问有没有好产品可以买,有时看中的产品动作慢了还买不到。”

  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CPI涨幅不减迫使市民加强资金管理不甘于让钱“闲”下来,楼市调控力度大挤出了较多资金,而股市出乎意料的强劲上涨使部分谨慎投资者获利出场,多种因素合力形成了资金追捧产品的市场转变。

  短期理财产品更重流动性

  “回流银行的资金其实是在观望和等待时机,所以最看中的是资金的流动性,要确保能够灵活调动。”业内人士强调。因此,目前市场上活跃的周末(假日)理财产品、夜间理财产品、7天理财产品、自动滚动性理财产品等,突出的就是填补客户资金在周一至周五股市操作之外的空白期。如周末(假日)理财产品让客户在放假休市时也能小赚利息,夜间理财产品更是会在次日一早就将客户本金和利息返还到证券账户。

  有市民感到疑虑,银行卖得热热闹闹的短期和超短期理财产品收益并不如看起来那么高。比如购买10万元年化收益率为1.8%的某款短期理财产品,10天的收益只有49元;一款8天期的保本浮动收益型假日理财产品,5万元按年化收益率1.65%计算8天赚了18.1元。对此,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要注意区分这类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并不等于是“短期收益率”,那些资金在不同投资渠道间快进快出的投资者,把这类产品作为“转场”之间的过渡是合适的,但长期看就不合算了。如果是长期闲置资金,应该选择长期期限的产品,错买短期理财产品反而会降低收益。

  投资前景未明

  港人持现比例超过四成

  据新华社香港10月12日电 美国万通10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受投资前景不明影响,港人中只有35%对未来6个月持正面展望,期间将增加投资金额的仅占2成。当前港人的银行存款和储蓄保险资金占比分别为44%和12%,显示风险意识仍处较高水平。

  为了解港人在“后金融海啸时代”的投资策略,美国万通于今年7至8月委托香港大学调查了约1000名香港市民。

  结果显示,受访港人虽对前景信心不足,但投资参与率却未下降。约7成受访者在过去一年曾参与投资,与金融海啸前相当;其中72%港人投资股票,较海啸前微跌2个百分点;投资基金的则保持59%不变;目前港人平均投资金额约占全年总收入的1/4。

  在投资策略上,港人则呈两极化现象。约4成表示会采用风险较低的“定期定额长线投资”;其余则选择“捕捉市场时机”的策略,分别有4成采用“趁低吸纳”及2成采用“短线炒卖”;另外,港人平均将86%资金投放本港及内地市场,显示未能适当分散地缘风险。 (来源:深圳特区报)
(责任编辑:李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