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民生经济

配额制能否顺利送风上网 警惕电网企业反弹

来源:新华网 作者:潘洁
2010年10月28日11:54

  实行配额制,关键在于指标如何定。可以将初步建立智能电网的地区,作为配额制推广的实验地,而其他地区因地制宜,逐步推广

  10月27日,记者了解到,政府部门已经明确,将对电网企业实行配额制,以促进新能源尤其是风电上网。相关消息称,在一些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将对电力系统接纳风能的比例提出明确目标,要把消纳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作为电网企业的责任。为此,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新能源发展中出现的并网瓶颈,有望随着电网企业实施配额制得以缓解。

  入“十二五”规划

  事实上,根据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然而,“并网发电”等障碍却挡住了其发展的步伐。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上述障碍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实施新能源配额制,落实新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以及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等系列措施得以清除。

  据了解,最近几年,我国新能源尤其是风能快速扩张,电网面临的瓶颈开始显现。最主要的表现是,一些已建成的风电场无法及时并网,一些已并网的风电场,则时常被电网限电。

  记者了解到,配额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配给电网公司,要求其在收购的电力中有一定比例的电量来自可再生能源;另一种是配给发电企业,要求其全部发电量中有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电量。

  “一定要让两个配额统一起来,如果不统一,会导致地区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衔接不畅。”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让人担忧的是,目前,我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大规模发展后,可能面临风电并网的挑战。

  “为了提高风电并网相关企业的积极性,政府采取了配额制,不过这只是行政手段,对于风电并网的效果有限。”宋亮说,风电最大的障碍就是储电、并网,由于电流不稳定,所以对电网损害很大。而并网需要对相关设备和电网进行改造,需要的资金量很大,因此电网企业对并网有些“感冒”。

  “一方面风电产能建设过快,而另一方面配套智能电网建设滞后,两者十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强逼企业并网,成效不高。”他说。

  加快智能电网建设

  据了解,此前,我国曾在一些规划中提出过配额制,例如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首次对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规定强制性市场份额目标。

  而近期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实施新能源配额制,落实新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

  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对新能源的配额制一直没有实施。在谈到风电上网面临的难题时,宋亮表示,我国的风电多建于西北地区,这些地区本身经济相对落后,电力需求量相对较小,发出的电多通过电网输送到东部地区,这无形增加了电力成本。此外,这些电输送到东部地区,还需要建立更多的高压电网线路。

  “实行配额制,关键在于指标如何定。”宋亮指出,可以将初步建立智能电网的地区,作为配额制推广的实验地,而其他地区因地制宜,逐步推广。

  要想真正推行配额制,宋亮坦言,一方面应加快智能电网建设,让更多地方实现风电并网的条件。在新能源优势地区,优先建立智能电网,并加大新能源配额,给予地区新能源转型发展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而另一方面,根据电网区域内接受再生能源电力的能力大小,来分配风电并网配额。接受能力大的电网多分配些,接受能力小的电网少分配些。

(责任编辑:姜炯)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